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毛泽东诗词中,通过"我"的形象的塑造,寄寓和传达了作者的浓郁情感。毛泽东诗词中"我"的形象,有一个从小"我"向大"我"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现了毛泽东从一个憧憬革命的热血青年,到投身革命实践熔炉,再到成长为革命领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诗词中大"我"形象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具有高度的自信,这种自信,表现为人生自信、革命自信、建设自信,并最终实现了由个人自信向民族自信的跨越。之所以有这种自信,就毛泽东的思想来说,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找出多种原因,但回归毛泽东诗词进行分析,要归结于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情结。

  • 标签: 毛泽东诗词 自信 人民
  • 简介:改革开放使中国以崭新的国际形象走上世界舞台,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这一成就的取得,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的深入思考密不可分。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进行的理性反思,是对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更是对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重塑国际形象的新认识。"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变化",中国逐渐将一个和平开放、一心一意谋发展、独立自主的积极形象展现于世界舞台。可以说,邓小平对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塑,为此后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赢得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 简介:德勒兹所推崇的弗朗西斯·培根的艺术属于具象写实与纯粹抽象之外的第三种艺术:"纯形象"艺术,也是处于路途中的"半抽象"艺术,这种艺术显示的是德勒兹欲望生成性和游牧精神,也是其越界政治哲学附身的肉体和"无器官身体"。

  • 标签: 纯形象艺术 抽象艺术 现代艺术 越界 游牧
  • 简介: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政治传播和外交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外交政策不仅要服务于国家利益,而且应效力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从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关系的规律性分析入手,通过梳理国际关系学以及国际传播学中的有关论述,从理论诠释和案例分析两方面来说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与其外交政策的相关性问题。

  • 标签: 中国 国家形象 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学 国际传播学 社会价值观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在外事工作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宣传策略,打破国民党的新闻舆论封锁及负面宣传报道,将中共真实、良好的形象宣传出去,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是国内外媒体第一次大规模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为宣传中共形象提供了极重要的机会。在记者团访延期间,毛泽东采取种种努力,包括:高度重视访问团的准备接待工作,对国民党污蔑阴谋的及时反驳与揭露,阐释与实践中共抗日、民主、团结政治理念,展现在与国外记者交往中个人的魅力等,极有成效地完成了宣传工作,促使国内外,尤其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共的真实政治形象及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予以客观认知和必要的重视。

  • 标签: 毛泽东 抗战时期 国外媒体 中共形象
  • 简介:政党的政治形象是政党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和集中展示,是政党的政治实践内化为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政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形象问题,他关于党的建设的系列理论表述和实践举措,使党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更加健康向上。

  • 标签: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习近平
  • 简介:本文通过对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中的美学形象'巧云挑担'的讨论,阐发一种'缺陷性'的美学形象,并讨论这种形象和指向具体历史情境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美学的内在关联。这种形象不同于完善性的'理念'形象,它揭露而不是掩盖理念体系和具体的物的世界之间的缺陷和距离,通过'缺陷性'形象的'典型化'的努力,能发挥一种卢卡奇强调的总体化的批判功能。在对这个美学形象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重新阐释乌托邦概念,借用本雅明的'微弱的弥赛亚'的提法,本文试图将这种在历史的具体中寻找希望的乌托邦和那种理念化的、绝对主义的、工具性的乌托邦区分开来,并把它称为'缺陷性'乌托邦。

  • 标签: “缺陷性” 典型 乌托邦 汪曾祺《大淖记事》
  • 简介: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出于为费尔巴哈辩护的目的,对费尔巴哈哲学做出了唯心主义的定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施达克的辩护方式提出批评,认为施达克没有看到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又找错了地方.施达克对费尔巴哈哲学形象产生错误判断的原因在于,他沿袭了庸人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性质定性,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划分标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于施达克关于费尔巴哈哲学形象错误的批判,在今天对我们的研究和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我们要对讨论主题做更深层前提分析,要对哲学家展开辩证分析.

  • 标签: 施达克 费尔巴哈 恩格斯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