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周易》有“大道之原”的美称,虽非诠释造物之道,却包含“造物之道”。楚国制器工艺是对《周易》哲学思想的具体阐释和应用,是《周易》“道器说”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衍生、规范了传统制器工艺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美学思想。发掘《周易》楚国制器工艺的内在联系,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独具特色的“道器”文脉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周易 工艺设计 制器尚象 天人合一 阴阳和合 道器一体
  • 简介: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发展型社会政策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并倡导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探索此项工作,对改革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意含和实践价值。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现有的两种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模式(“呼图壁模式”和“通江模式”)各要素的异同,对其实质分别,以“质押委托贷款”和“质押自营贷款”两个核心概念涵括之。随后,本文从模式设计初衷、基金管理方式、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形塑上述两种模式的主要因素。在萃取各模式精华的基础上,论文第三部分具体描绘了作者对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的愿景及其实现方式。最后,本文就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三个问题(配套政策、风险认识和功能定位)请教各界同仁。

  • 标签: 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 模式比较 理想设计
  • 简介:大易深处是科学──易卦区组设计研究王俊龙易卦组合设计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自然是相互的:已有的组合设计理论及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易卦的认识,同时,易卦所具有的无穷启悟功能也引导着我们从某种特殊的角度对组合设计作进一步地研究。怎样在易卦的启发下进行...

  • 标签: 区组设计 二进制数码 格雷码 乘法规则 易卦 组合设计
  • 简介:文化工业作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性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科技加以整合,它的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的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的现代性转型,人本身能动性、创造性、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的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 标签: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工业 创意工业 设计哲学 整合
  • 简介:本文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我国经济先发达地区也应该成为三个文明率先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并就区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目标作出了较深入的理论探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现代化的四个战略重点和深化文化体制、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等七项战略举措.

  • 标签: 文化现代化 文化产业 文化经济一体化 区域文化 文化体制 江苏
  • 简介:荀子的礼法家的法看似接近,都具有制度化、成文化的特征,实则非常不同。荀子的礼治仍是在孔子的思路上,即良治是按照周朝的制度遗存进行改良,而且其礼学的关注点是普遍的人。法家的法治则认为周朝的礼制已经不适合新的政治形势,所以要用君主集权的法治来统治社会,而其法学正是为此而进行的特殊性思考。这种差异决定了法家之学具有的是特殊的时代价值,而荀子的礼学则更具有普遍性意义。

  • 标签: 荀子 法家
  • 简介:在柏拉图哲学中,关于知识、智慧和名称的讨论,一直是国内外柏拉图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柏拉图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长足的积累,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古典学在国内学界的兴起,关于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论题讨论域日渐深入精专。

  • 标签: 柏拉图哲学 “智慧” 知识 语言 古希腊哲学 中国学界
  • 简介:在休谟那里,所有情感都属于次生印象或反省印象,亦即情感不是外在感官或肉体受外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而是源于心灵的反省或思想,虽然生理反应也许是任何情感的基础。

  • 标签: 情感 想象 生理反应 印象 反省 休谟
  • 简介:从古希腊起,哲学家们似乎就把“趣味”、“审美”的专属权赋予了视觉和听觉,把它排斥于味觉的范围之外。其因由首先在于,视昕两个感官是主要的认识器官,心灵相关,因此在五官中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其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人们认为视听两种感官对象之间没有物质性接触,是比触、味、嗅更纯洁的感官。

  • 标签: 审美 味觉 “趣味” 技术条件 古希腊 哲学家
  • 简介:<正>对朱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已有不少评论。褒者常常引用美国R.A.尤里达教授的话:“现今的科学大厦不是西方的独有成果和财富,也不仅仅是亚理士多德、欧几里德、哥白尼和牛顿的财产——其中也有老子、邹衍、沈括和朱熹的功劳。”(《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和自然观》,见《美国物理学杂志》43卷第2期)李约瑟也说:“从科学史的观点来看,或许可以说,他(指朱熹)的成就要比托马斯·阿奎那大得多。”(《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2卷506页)贬者则认为当程朱理学被奉为官学以后,统治中国七百余年,在此期间,我国科学技术就由宋元高峰渐趋跌落。十六世纪以后西方近代科学革命骤起,距离越来越大,造成了一百多年来的落后局面,以至今日之艰难,对此,理学难辞其咎。这是一个颇为令人困惑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朱熹 李约瑟 托马斯·阿奎那 中国科学技术史 物理学 自然科学
  • 简介:殿试代表着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科举考试四书、五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历代殿试中,策问或对策或多或少提到了,到明清尤清代时出现较多.这说明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殿试 《管子》 策问
  • 简介:<正>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联系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通常是由科学家提出来的,同时又经过实验的验证和检验,当然归根到底科学来源于实践。人类认识自然、洞察规律的能力来源于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把握规律,提出科学理论所运用的语言、逻

  • 标签: 爱因斯坦 普遍性 信念 中世纪 马克思 价值取向
  • 简介:<正>战国纷争,各国诸侯招引知识分子以为智囊,谋求富强之道。其中以齐国的稷下学宫经历时间最长,人才最盛。稷下是个百家汇聚的学术沙庀,它里而包括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各家。荀况以儒家巨子游于稷下,曾经三为祭酒。儒家的经学赖荀子得以传布,清代汪中曾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述学·荀子通论》)《荀子》正式提出“经”的名称:“其数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劝学》)这里所谓

  • 标签: 荀子 春秋 儒家 荀卿 六艺 知识分子
  • 简介:11月15~16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由山东大学易学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就《周易》古经的解读、《周易》研究的典范转移、易学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建、《易传》儒道关系、哲学视域中的易学三才之道、清华简《筮法》的学术史意义、乾嘉学派的解释学、人文易与民族魂、先秦的心性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当前易学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给予了反思批评,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方法作了积极探讨。

  • 标签: 当代中国哲学 哲学视域 易学 中国哲学研究 山东大学 论坛
  • 简介: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彼此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督教思想儒家思想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生态智慧而言,二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或相同之处。首先.二者在建构有机整体观念时都选择了同样的策略,即为宇宙万物预设一个共同的创生源头久而将人类纳入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二者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定位也基本相同.使其既优于万物,又不脱离自然。最后,二者给人类在自然中安排的角色也颇为相类:基督教将人视为上帝委派的看管者,儒家则把人视为天地的辅助者。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能做到既尊重人类的能动性,又可抑制其个性的过度膨胀;既能保障人类满足自身要求的正当权益,又可尽量避免生态失衡。

  • 标签: 基督教 儒家 生态观
  • 简介:南宋中期政治家周必大理学的关系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在思想上,他最初理学亲切认同,后来随着张拭讨论、辩论、争论的进行,他逐渐转向北宋儒学注重实务的立场,最后提出“守道不如守官”之论,明确反对理学所崇尚的道;在政治上,他最初理学派相互合作,共同反对近幸势力,但后来他逐渐妥协于近幸,并接近、融入官僚集团。从这一意义上讲,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认定周必大为理学士大夫的观点值得商榷。

  • 标签: 周必大 理学 思想 政治
  • 简介:2014年11月15日至17日,“视域方法:易学中国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周易学会主办。

  • 标签: 中国哲学 易学 论坛 视域 综述 山东大学
  • 简介:光武中兴后,在易学领域,古文费氏易学渐兴,但属于今文的象数易学特别是的象数易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吸收、借鉴之说,构筑了一个以太初、太始、太素、三光、五行为次序的宇宙生成模式.它曾称述"汤武革命"之说,强调改朝换代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倾心于的天尊地卑、乾坤定位之说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系统阐述了三纲六纪理论,目的在于营造一个上下各安其位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天人整体和谐的文化价值理想.

  • 标签: 《白虎通义》 易学 《周易》 东汉
  • 简介:该书是孙以楷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家中国哲学”的最终成果,由孙以楷教授、李霞教授、陈广忠教授、陆建华副教授等十二位学者用十年时间撰成。它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道家哲学研究为主体,探讨每一历史时期道家哲学与其他中国哲学流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厘清了

  • 标签: 中国哲学 道家哲学 主体 时间 学者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