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诉诸直观自身艺术所传达人在自然、历史人类密码中所解读东西。人于密码中解读超越存在并基于完美性而使纯然沉思得以持存之处,便出现了作为介质领域艺术。只有形而上思考中,人才会通过反省意识洞察到艺术对密码严肃解读,进而使人精神始终向其生存根源开放。正是人能够触及生存根源之处,生存天赋才终于合二为一而成其为天才。艺术中,密码要么作为超验直观而达至其直观性,要么作为内在超越而在现实本身中变成可见,迄今为止,那些最伟大艺术家总是想方设法把上述两种可能性结合起来。艺术这个大家庭中,由于音乐、建筑、雕塑、绘画、诗等门类表现密码方式各不相同,艺术便呈现出多种多样面相来。

  • 标签: 艺术 密码 生存 超越存在
  • 简介:康德论及纯粹理性法规时,提到了理性纯粹运用"最高目的"最后目的",但未给出明确界定。学者们对此有不同解释。康德此处论及理性纯粹运用"最高目的"并不在于人德行(德性)幸福,而在于推出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与此密切相关,理性纯粹运用"最后目的"也并不在于人德福相称统一("圆善"意义上至善),而在于由人意志颁布无条件地有效道德法则命令。康德指出,意志自由这一"最高目的"确保了人理性能够为意志颁布道德法则,换言之,意志自由是道德法则直接"存在根据";灵魂不朽这个"最高目的"担保人行为能够自觉遵守道德法则要求(出于对法则义务而展开行动,做自己应该做、不是配不上幸福事情);上帝存在这个"最高目的"则担保人做了自己应该做事情之后能够享受到配得上德行幸福,即给人德行(作为原因)以幸福结果。"最后目的"则是为人实践提供普遍道德法则。

  • 标签: 康德 最高目的 最后目的
  • 简介:《乌托邦精神》(1918/1923)、《希望原理》(1959)、《哲学论文集》(1969)等著作中,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聚焦音乐乌托邦、音乐语言表达方式、音乐社会、音乐家乡等主题,集中探讨了音乐节史学、音乐形式语义学旋律语义学等一系列音乐哲学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伟大音乐作品语言表达方式,布洛赫全面阐述了自身关于音乐史音乐理论根本见解以及音乐艺术本质:"音乐最年轻艺术"。音乐既是最年轻艺术,也是最高艺术,因为音乐把人类永恒"希望"自身作为其讴歌内容。音乐既置身于生活之中,又超然于生活之外,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超越性",音乐创作才最直接地表现作为乌托邦显现"自身相遇"。音乐乌托邦意识显现和尚未形成现实象征。音乐倾听未来"家乡"回响,谛听源自人直观根源象征性声音。

  • 标签: 音乐哲学 音乐语言 青春 乌托邦 家乡
  • 简介:康德的人格(Person)跨此岸彼岸、跨越现象界本体界身体灵魂结合;人格性(Personlichkeit)则是完全属于彼岸世界“理知世界”。当我们把人性置于人格中来考察时,由于人格本身跨两界性质,人性本身也就被提升到了具有人格性尊严高度,甚至凭借人格性而上帝意志联结起来了。人格使一般人性被提升到人格性本源要素,它使人不仅具有此岸主观目的价值,而且具有彼岸、理知世界中绝对价值;人格使人性提升到人格性中介。目的公式要求我们把人性当作手段同时记住有一个最高限制性条件,就是把人格中的人性当作目的。人性也具有双重性,所谓人“本性”(Natur),一个指人自然性、自然本能,一个人性本质,其中包括理性能力,也就是自由地设定目的能力。但人性只是理性设定一般目的能力,人格性则是特指理性设定道德目的能力。人性与人格虽然都具有双重性,但人性还属于此岸世界,而人格则通过人格性跨入了彼岸世界。如果没有人格人格性,人动物区别仍然只在于人“高级动物”,而不具神圣性崇高性。目的公式中“人格中的人性”应该指把行动者本体设立道德目的能力考虑在内的人性,一种从两界统一来看的人性,或者说,一种具有完善化可能性的人性。所以有限理性存在者有两类目的,第一类目的一般目的,即主观目的相对目的;另一类目的单凭理性给予目的,即客观目的绝对目的,又叫作“自在目的本身”,这类目的没有掺杂感性东西,具有绝对价值,所以这样一类客观目的对所有的理性存在者都有效。人格中的人性一方面具有设定道德目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将自�

  • 标签: 人格 人格性 目的公式 自律公式
  • 简介:机械"有机",它们目的论批判所借助一种重要思考媒介,参照目的原因性"远距离类比"。目的原因性倚赖目的论判断力这一认识机能,归根到底不考虑任何经验性自然规律而只通过理性才可能。由于整个现象界都可通过机械作用而生成出来可能性不能排除,康德只有假定引入物自体并配以智性直观可能世界,才能给有机体目的因果性提供彻底可能性。合目的性原则作为一种理性批判原则,对于辨别合目的性或者目的滥用弃用形态仍然有借鉴意义;但康德把自然最终目的定位于人主观性状形式方面,可能也错过了以感性为出发点一种目的方向。

  • 标签: 康德 目的论批判 有机物 机械 合目的性
  • 简介:"什么哲学"提问方式本身,就已经在用传统方式回答了哲学是什么。但是,海德格尔扭转了这个提问方式,即哲学不是任何意义上已经被准备好了前提现成东西。他把"什么"或者"提问方式,变成了关于对这种提问方式如何出场问题研究,将存在的话题转化为时间的话题,用时间问题引导空间问题,从此改变了哲学研究方向。

  • 标签: 哲学 存在 时间
  • 简介:雅斯贝尔斯哲学中,存在大全。大全思维中,雅斯贝尔斯构思了一幅存在图像。思维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这幅图像,因为这个非对象性东西本身当作思维被想象对象。在这幅图像中,同时编入个别单词图像。就此而言,这是来自图像无图像一种图像,但是,这不可能来自隐喻其他标志一种聚集体,相反,这是存在一种构成性改写。自身改写中,存在球形地、飘忽不定地显现出来;它是动态地,然而严格地被整理过,它成梯级形状并编织状地联系在一起,按类别归类并相互交错地联合起来。它被分离并相互统摄着,它可以一览无遗,但它不是封闭、突破联合。不过,它总是轻微、透明,就像在某种巨大三维丝网里一样,到处都被截获自身关系之中。

  • 标签: 哲学逻辑学 存在 存在图像 大全 大全样式
  • 简介:谢林认为费希特对反思性自我把握逻辑困境批判陷入了循环论证。为了克服这种循环,谢林让自我意识跨越了主体性界限,作为“第一性东西”,这种绝对自我意识使认知,而且使对反思直观成为可理解。谢林称自我意识对自身这种“认知”为“智性直观”,智性直观之被反思只有通过想象力审美活动才是可能。谢林把对艺术产品审美直观也称作哲学工具论凭证。为了能够系统地理解人类自由本质问题,谢林给出了一种有生命、实在自由概念,为一种不仅把善,而且把恶开启为人类自由选择权哲学提供了空间,在此意义上到达了唯心主义边界。

  • 标签: 谢林 唯心主义 智性直观 艺术 自由
  • 简介:康德《判断力批判》中以隐喻方式提出了两种国家政治模式,即机械模式有机体模式,这种隐喻并非单纯着眼于修辞学上效果,而是着眼于其哲学上造型功能,甚至哲学思考言说本质。后世哲学中"概念隐喻"康德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帮助建构他自己全新哲学思考。类比思维不只是达到语言效果一种辅助手段,而且正规哲学思维方式,它表达无法用逻辑规则来限定哲学思想。图型法象征论康德那里把概念直观联结起来两种不同方式,虽然后者被当作前者补充,为涉及理性概念(理念)时补知性范畴(概念)图型之不足,但它本身也成为建构一个超越于认识论之上哲学领域(实践哲学和美学及目的论)所必不可少枢纽,它在理知世界原则无法使自己显现为直观情况,以现象上可了解方式得到了描述。类比法《纯粹理性批判》中已被采用了;《实践理性批判》中则以类比"模型"代替了"图型"作用;而在《判断力批判》中,有机体自组织概念为政治哲学中那些理念提供了实在性证据理论支持。康德自然机械产物、人工制品(艺术品)有机体之间所做区别使政治实体等级上凌驾于自然物之上,并通过将有机生命目的性原理转用于政治体制方面,而论证了民主共和体制对于专制独裁体制优越性,而这种优越性并不在于那种外在表面的政治形式,而在于内在精神实质。康德身体政治学也不同于古代由一部分(头脑心灵)支配其他部分(肢体)身体政治学,而是主张每个平等成员都先于国家,而国家同时也先于每个成员,它既不是回归古代整体主义,也不是后现代极端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而是指向现代共和主义进步方向

  • 标签: 图型法 象征论 隐喻 有机体 国家 政治体制
  • 简介:本文讨论关于《实践理性批判》中“纯粹实践理性动机”一章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核心在于“动机”是否为实践理性批判引入了某种心理学机制从而造成了这项批判不一致。对此,笔者认为纯粹实践理性动机”实际上指理性法则规定行动时,有限、感性理性存在者具有的整体状态。我们既不能将其看作道德法则规定行动时依赖心理因素,也不能将其看作理性法则依据因果法则在主体中产生经验心理学后果。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道德法则作为动机“道德情感敬重作为动机”这两种说法一致性。整体状态观点,道德法则道德情感可以被看作有限理性存在者在理性法则规定意志时不同方面,它们可以在这种意义上获得一致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将作为道德情感敬重否定方面肯定方面纳入到统一理解之中。第三个问题处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动机”含义一致性。笔者认为“动机”一般指意志主观规定根据,《实践理性批判》中则专指理性法则成为意志主观规定根据时我们作为有限、感性理性存在者所处状态。这些著作动机使用上并没有原则上分歧。

  • 标签: 动机 状态 实践理性 道德情感 敬重
  • 简介:情感问题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既重要又常常被忽略问题,本文致力于对康德道德哲学中情感进行一个全面的挖掘、整理阐释,并为情感康德道德哲学中角色给出一个合理定位。基于康德道德哲学发展内在逻辑,康德道德哲学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道德形而上学酝酿阶段、奠基阶段、完成阶段“应用及扩展”阶段。酝酿阶段,康德道德哲学尚未成熟,哈奇森卢梭先后对康德产生了巨大影响。后面三个阶段都属于成熟阶段,在其中每一个阶段里,康德道德哲学目标各不相同,与此相应,每个阶段都有一种主要类型情感被突出出来,服务于该阶段目标。与此相应,成熟时期康德道德哲学中有三类情感,即作为动机道德情感、支持性道德情感道德目的非道德情感。作为动机道德情感主要是敬重感;支持性道德情感包含良知、爱、同情友谊;而道德目的非道德情感又包含三类:其一为本身道德情感相类似的非道德情感,比如审美情感宗教上虔敬;其二为本身具有两面性非道德情感,比如荣誉感;其三本身在道德上为负面的非道德情感,比如权力欲激情。

  • 标签: 理性 情感 动机 有限理性者 道德目的论
  • 简介:康德道德目的论系统不仅是其目的论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实践哲学中一个独立理论。在结构上,这个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作为形而上学基础目的王国系统作为形而上学理论道德目的学说及实用目的学说。在内容上,目的王国系统一个资格体系,其质料作为自在目的理性存在者,其形式定言命令目的公式,其完整规定类比于自然王国系统。虽然人能够目的王国中作为自在目的而实存,但是他毕竟是有限理性存在者,现实中要实现自己道德性必须克服感性欲望按照道德目的去行动。以此为基础,道德目的学说质料作为德性义务"同时义务目的",其形式德性学说至上原则,其系统建构以德性义务系统为基础。从属于道德目的学说实用目的学说以实现幸福为最后目的,以经验性明智原则为形式,并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 标签: 目的王国 自在目的 道德目的 实用目的
  • 简介:词源学哲学视角,文章首先分析引证了"gemein"为什么会是"下流""无耻",阐述了没有个性下流无耻关系。文章力图借助词源学方法揭示出,杰出就是意味着对起规范作用边界进行挑战和游戏;而真正天才总是可能冒着被时代误解风险。

  • 标签: gemein 下流 变态 天才
  • 简介:康德历史哲学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不可或缺有机组成部分,更有学者将其视为三大批判同样重要"第四批判"。但相较于康德知识论、道德哲学和美学等思想,康德历史哲学受到重视依然不够,这是与其重要地位很不相称。康德历史哲学并不是出于对历史兴趣而对其进行专门论述,而是康德目的论思想具体表现。康德正是通过历史哲学阐明了作为理性自律普遍法权道德受制于自然因果必然性的人类中如何可能,这一以法权道德为目的先验历史观康德完成自己关于理性建筑术构想、最终统一自由必然关键环节。

  • 标签: 康德 历史 自然 法权 道德 目的论
  • 简介:本文核心目标讨论意义问题,但这个探讨是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工作为前提,在他视野,意义问题“语言使用”密切相关,所以本文重心就转向考察“使用”这个基本概念。这个考察首先从分析维特根斯坦提出“使用”概念背景开始:“使用”概念相对于传统语言意义观被提出,它提出为我们描述了另一种看待意义问题方式——把意义看作语言使用。这构成了本文第一部分论述内容。第二部分中,笔者接着转向讨论“使用”概念本身所蕴藏东西,这一讨论以“理解”“规则”为两个角度分别阐明它们使用”之间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考察来揭示“使用”自身内涵,进而呈现“意义”内涵;通过深入挖掘“使用”概念,我们也进一步解释“语言意义”这种现象所蕴含两个基本内容。本文最后一部分,笔者将批判地分析上述两个基本内容,论证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紧张关系,最后尝试予以回应。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使用 意义
  • 简介:美德知识关系问题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充满争议问题。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中“知识”尽管也包含道德知识,但主要指的是理智知识,不仅如此,他这一思想经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提升成了一般哲学层面上观点,并且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特征。区分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基础上,康德区分了具有自然必然性自然世界具有自由必然性道德世界,以及区分了研究自然世界自然形而上学研究道德世界道德形而上学,据此,他一般哲学意义上把真善区分开来,把求真(它以知识为目标)求善(它以美德为目标)区分开来(它内在地包含了伦理学意义上把知识美德区分开来),实现了美德知识问题上对于传统形而上学超越。康德超越其实是休谟区分事实命题价值命题之思想进一步发展,它是对美德知识关系正确处理,但是,如果不像康德那样把伦理学仅仅看成形式主义动机伦理学的话,那么,像康德那样把理智知识完全排除道德特别是道德判断之外做法也会对伦理学造成某种伤害。

  • 标签: 美德 知识 等同 不等同 超越
  • 简介:胡塞尔以近似于数学坐标系上线性变化直线来表征时间图式不能充分展示内时间多样性,其静态性秩序性遭到德勒兹批判,主要原因在于那些直线受外在统一坐标框架限制。数学中流形论微分几何脱离统一外在框架处理多元性问题理论,这一理论微分动力学演化模式被德勒兹拿来探讨多元性观念演化,作为多元性观念时间应该显示一种游牧不可预期生成性特征。由于胡塞尔时间描述中最为重要滞留迭代模式可混沌理论中“虫口模型”相类比,所以展示内时间生成特征最佳形式混沌理论中分形图形。

  • 标签: 内时间 多样性 游牧
  • 简介:本文首先要探讨,布伦塔诺如何尝试根据存在之类比学说这一线索,来对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展开系统化。对存在者及其多重含义追问集中于范畴分析。海德格尔对布伦塔诺解释中这一决定性要点解读,极具批判性。他批判经历了不同阶段:首先是对传统判断理论(作为真理位置)解构,然后对存在(ousia)时间性解释,最后存在真理含义明确提出。布伦塔诺不同,海德格尔尝试以一种源初发生方式揭示范畴发生行为,这取代了布伦塔伦提供一种“范畴系谱学”或者一种“范畴演绎”尝试。自此,重要,将构成希腊之现成范畴背景原初经验加以突出:希腊存在论源始规定是从制作(poiesis)范畴中派生出来。同时,要批判性地探讨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阐释可能性界限。

  • 标签: 存在之统一性 类比的统一性 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 布伦塔诺
  • 简介:精神成就创造过程中,难免地伴随着精神力量衰败。这种衰败在哲学领域体现即经验之路展开,以及超拔之思隐遁。嘈杂声音之后,精神救赎路何在?如果连探寻的能力都丧失了,得到答案之途愈发遥远。

  • 标签: 在者 《形而上学导论》
  • 简介:康德之后现代哲学中,“时代”(时间)意识不断得到发展强化,其中最典型代表就是黑格尔“历史哲学”海德格尔《存在时间》。黑格尔历史哲学把“时代”理解为“理性”得以聚集“成型”根本原则,并由此将哲学理解为“被把握思想中时代”。而海德格尔《存在时间》不仅把整个“存在”都“时间化”了,也将“时间功能“实践化”了。而刘小枫先生不久前发表《如何认识百年共和历史含义》一文中对“启蒙”观念批判对“德政”颂扬之所以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争议,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现代哲学首先应该具备“时代意识”,没有对“当代中国”“中国传统”“(后)现代西方”所处“时代”差异做出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认识百年共和对我们(当代中国人)“历史含义”上局限性。

  • 标签: 历史哲学 时代意识 现代性 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