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实际上,学佛有赵州禅师说的“吃茶去”一句话就够了,吃茶以后就行脚,明白了道理就去实践,把握自己的心。由于是生活禅,我们把它放在生活中去阐述,使它更有生命力与说服力,其实到最后还是一句“吃茶去”。

  • 标签: 学佛 禅师 生活 实践 道理 思维观念
  • 简介:近年来,宗教成了冷门中的“热门”,宗教文化研究逐渐呈现繁荣之象。笔者因对宗教文化有亲近之感,常常翻阅此类著书,觉得不乏厚重之作,但此类著作很多是理论阐释晦涩、史实考索冗繁,方法使用随意,所以,对读者来说,要么为历史淹没,要么被理论迷惑;而那些浅显易懂之作,常因为资料支撑的单薄,理论指导的残缺,行文逻辑的失范,实在不足以餍服人心。这里固然有笔者的偏见,但如何掌握好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这的确是宗教文化研究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宗教信仰 学术范式 观音信仰 古代 印度 文化研究
  • 简介:作为首先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卓有成效的神学家中的一位,赵紫宸先生以其践履躬行的每一步,无不体现出他努力矫正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苦心与维艰。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赵紫宸先生前后期思想的特点和转变来考察当时的处境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是如何在时代中阐发自己观点的。限于篇幅,只能

  • 标签: 前后期 人本主义 神学思想 宗教 人本思想 神学家
  • 简介:本文立足于相关的一手西方文献材料,对二战后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兴起与表现做了翔实细致的历史考察,从国别的角度揭示了西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实然状态,为研究西方历史人类学及其兴起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窗口。本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在于:ethnohistory不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领域,它与民族学学科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长期孕育之后,ethnohistory逐渐兴起于美国学界,于20世纪50~70年代成为显学。在该阶段,组建了ethnohistory的专业学会(AmericanSocietyforEthnohistory)、定期召开年会,还出版了其专业期刊ethnohistory,并一直延续至今。不少民族学家投身其中,一些历史学家也陆续加盟,并展开了初步合作。印第安纳大学成为战后ethnohistory凸显于美国学界的第一个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自身拥有的良好的跨学科学术传统,尤其是沃格林(ErminieWheeler-Voegelin)等为代表的教职人员的诸多努力以及政府部门的鼓励与合作密不可分。相对二战前而言,既有概念诠释的新拓展,ethnohistory意味着'依靠档案、口述和考古学资源,以及社会人类学的洞察力和概念框架,对一些非欧土著族群进行历史研究,这些研究试图重构土著族群与欧洲发生碰撞前与后的历史';同时,也有经验研究的新尝试。这些新拓展与新尝试,突出表现了以民族学为主但不局限于民族学、兼有民族学与历史学双重含义与互补的特点,强调了由非土著提供的档案证据的重要性,强调了档案、田野等各种证据互参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学文化过程理论的重要性。兴起与凸显阶段的ethnohistory,虽然组织机构、学科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具体做法也需要不断更新,但还是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ethnohistory的日渐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ethnohistory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

  • 标签: ETHNOHISTORY 美国学界 西方历史人类学
  • 简介:2013年3月1日,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传印长老在此次政协会议中,给两会提交了《关于解决佛教寺院的法人地位的提案》.他表示,因为没有设立法人,佛教寺院迄今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所以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而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办法,佛教寺院已具备了设立法人的所需条件.但正是因为寺院有方丈、无法人的尴尬境况,佛教寺院无任何法理依据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才会被各种利益集团侵犯导致商业化.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解决,希望引起全社会重视,健全法治.

  • 标签: 人间佛教 佛教僧人 佛教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