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工会正在遭遇重大危机,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组织建制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中国工会“一枝独秀”,工会组织建制率和职工入会率不断攀升.但是中国工会不能在数字面前盲目乐观、高枕无忧,应警惕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危机,强化中国工会群众性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危机与其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其不断弱化的群众基础有直接关系.中国工人阶级呈现“国际重组”的队伍特征、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觉、自为”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工人阶级组织化呈现多条途径,工人阶级出现的这些特征变化都要求中国工会强化群众性基础.扩大工会会员范围、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职责、创新工会服务职工的活动内容是强化中国工会群众性基础的路径策略.
简介: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列宁首次提出了阶级定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仍然存在阶级斗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社会主义观的成功运用和实践证明。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上曾经走过弯路,犯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我们要吸取教训,掌握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伟大目标,实现国家消亡、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简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中党的领导问题,需要从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设想到制度加以认识和把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确立党的领导的是列宁.列宁不仅阐明和实现了党对革命的领导,而且论述和推进了执政条件下党的领导.在列宁构建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力量,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领导一切.按照列宁主义原则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和执政以后,探索形成了党领导一切的国家制度,并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一切的国家制度是历史形成的,理论上得到阐明,制度上明确规定,并通过党组织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覆盖、以及掌握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主要干部的人事权得以实现.作为一种权力构架,党领导的国家制度是闭合的,受到多方面的主要是内部的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集中体现为党的领导的组织化和党的领导的制度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制度形式.
简介:中国共产党是运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杰出典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第一次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成功的专政典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建设社会主义新模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贡献了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全新的时代内涵。建党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出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简介:<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帝国主义的国有垄断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的提高,使得国家与私人垄断企业密切结合,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加强了应付危机和困难的能力;垄断资产阶级实行了某些改良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帝国主义承认了原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缓和了和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以上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战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长较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是我们看待任何事物不能只注意它的表面,帝国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并没有消除它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追求高额利润的本性并未改变.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必然要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必然要剥削发展中国家人民,必然要彼此之间进行争斗.这些新变化及其暂时的稳定和发展,不能说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正在走向“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