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但根本的成就是催生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波澜壮阔,经验十分丰富。以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可概括和总结为:改革开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说,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学说,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简介:印度佛教大师身边有一个整天喜欢发牢骚的弟子,一天.大师吩咐这个弟子去买些盐。待弟子回来后,大师让这个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师问道:“味道如何?”弟子咧着嘴说:“苦!”大师又让他再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盐倒进湖里后,大师又让这个弟子再尝尝湖水,弟子尝后.大师问道:“现在味道如何?”弟子答道:“很新鲜!”大师接着问道:“你尝到咸昧了吗?”弟子摇摇头:“没有。”这时大师对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一把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因此,当你处于痛苦的时候,应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简介:对于中国理论界而言,2018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纪念节点。如何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也是理论界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究竟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马克思思想的哪些理论观点对改革开放中重大课题的回答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形成了重大创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上取得了哪些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成效?在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简介: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要取得进步,除了从我们当前的国际政治实践中、从古代及近现代中国的战略经验和战略讨论中汲取营养外,还需要了解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主要大国的国际战略及其研究状况。在这方面,美国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美国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要更为发达,这体现在其众多的研究机构、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充足的研究经费、丰富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健全的研究体制等诸多方面。而且,从其国际战略的实践来看,既有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和在冷战中拖垮苏联这样的成功之作,也有深陷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泥潭这样的深刻教训,故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提供借鉴。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文明交流的推动者、地球家园的保护者等角色定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始终坚持合作共赢,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始终坚持共建共享,既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互学互鉴,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不同文明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既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又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简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五千多年来鼓舞和动员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爱国是体现在情感、思想、行动的相一致。应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有爱国之情的,但是,现实中又出现如西安打砸事件等极端的现象。这是爱国情感与爱国思想、行动的背离,明显体现出很多人虽然有深厚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在思想和行动层面经常出现"零"思维和"道德暴力"。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问题,爱国主义并没有过时,我们要在坚持爱国主义的同时,研究开放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这对于抵制狭隘民族主义,拓展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凝聚大学生报国力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