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60年代美国的青年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两场有所重叠但完全不同的运动:其一是被称为"新左派"的民权运动和言论自由运动,以及持续多年的反越战抗议运动;其二则是从冷战时期技术官僚统治的压抑中努力突围的"垮掉派"文学、禅宗佛教、行为绘画、大麻和LSD迷幻剂、公社主义、直至演变成一股计算机革命的潮流。前者可以说走的是政治行动的外向路线,后者走的则是寻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内向路线。鲍勃·迪伦60年代早期的民谣歌曲,成为了外向的青年抵抗运动的象征;而60年代中期向摇滚乐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当时美国青年文化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本质。迪伦的歌曲创作,不仅影响了青年反文化运动,也深刻影响了另一条路径的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浪潮。
简介:青年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态。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区别,重要的不是教育场所的不同,而是教育含义的差异。教育概念是说明教育事实的工具,从不同角度看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社会教育持有大教育观,具有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为丰富和宽广的含义。青年社会教育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既可以是直接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间接的社会影响;既可以有特定的教师,也可以没有明确的教师;既可以是他人教育,也可以是自我教育。这些教育含义超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范畴,为青年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视野。明晰青年社会教育的含义,有利于人们更完整、更准确地认识青年社会教育的本质,运用更新的教育手段、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开展青年社会教育。
简介:对于作为人性教育的一环的“道德治愈”的讨论,必须以对“道德性”和心理或性格问题的关系的理解为前提。所以,本文首先考察心理学上的性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把最近流行的“意义治疗”当作道德治愈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关注。儒学把很好地控制自己并且向道德本性回归作为最终目标,所以非常重视使人能以真实的自我去生活的修养方法。把儒家的修养论用现代的学术用语去表达,可以叫做哲学性治疗或心理咨询。实际上,儒学内部也曾在治疗的角度上解读修身,并且可以找到通过治愈学习者的内心实现恢复人的道德本性的事例。儒学中说的“心病”,其含义是和身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截然不同的,是把它理解为道德本性的丧失,并把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自我,并且恢复真实自我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本文中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讨论了“道德治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