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谋求建立地区永久合作机构的运动将受到几个层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地区主义受到国家能力的限制.一般来说,弱国与弱国不会成为很好的伙伴.在地区层面上,人们普遍认为霸权能够产生坚固的合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寻求建立使其主导地位制度化的地区机构而其他地区国家则寻求避免不顺从的代价;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选择抵抗,它们的反霸权行为将阻碍正式或非正式地区机构的发展.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也有助于促进合作,而缺少这种互补则可能减少追求合作并使之制度化的动力.另外,跨边界资源(如水资源)的共享也会导致合作或者竞争.跨国挑战的出现(如恐怖主义、毒品交易、移民、环境恶化等),也会使国家在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选择加强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这样的挑战也将激起其他一些国家的敌对反应.在跨国层面上,共同的文化和价值也将促进合作.没有共同的文化或更有甚者--重要文化差异的存在也是阻碍合作的重要因素.
简介:一直以来,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的中日主导权之争被认为是阻碍东亚地区合作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东亚地区主义的历史表明,虽然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日的地区主导权竞争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由于两国在推动自由贸易与对亚洲国家发展援助等经济议题上具有利益一致性,双方的竞争不但不会“撕裂”东亚,反而会刺激东亚地区主义运动,促进多边合作的深化。因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中日两国在第三国的民间合作的未来值得期待。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是左右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重要变量,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行动随时可能会影响中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
简介:地区主义是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中间形态,是当代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选项。地区主义的核心要义是超越国家层面,以地区的视角、思维、方式解决地区层面的公共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盟以及因海上争端而致局势紧张的东亚所代表的东、西两大地区主义进程均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地区主义远未过时。相反,它正从短暂的退潮中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推动这轮地区主义浪潮及其研究兴起的主要动力是亚洲作为一个地区的崛起,从而使这一波地区主义“浪潮”具有明显的亚洲特色,被称为“亚洲地区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应具备地区思维,并以地区主义视角解决周边外交中的矛盾,以地区为平台担负起大国责任,以地区治理为切入点化解全球治理失灵的问题。
简介: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手段成人化,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与社会腐败现象、道德滑坡、文化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毒品蔓延、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等有着密切联系.当前城市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机构,责任难以落实;没有专门的帮教队伍,帮教工作流于形式;帮教形式简单,经费无来源等方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帮教工作格局应当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在学校和街道设置专门组织机构和建立以志愿者为主体的预防、帮教队伍,形成司法机关积极指导、社会各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