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玄奘访问印度时,正是印度民间怛特罗流行的时期,也是印度佛教密宗走向成熟的前夕。《大唐西域记》中提供了印度密的多方面信息,其中包括陀罗尼在印度流行的情况、民间密神明的崇拜及怛特罗的流行情况等。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密教 怛特罗教
  • 简介:梵社是'近代印度之父'罗摩·摩罕·罗易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为宣扬其宗教主张和政治主张而创建的.它是罗易所领导的一个强大改革运动的最显著的产物,而这项改革明显是针对传统印度自身的弊端,同时为了应对英国政府所施加的巨大压力而展开的.梵社运动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改变了印度社会的某些传统,革除了部分弊端,改造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为印度的独立创造了条件.

  • 标签: 罗摩·摩罕·罗易 梵社 萨蒂 民族主义
  • 简介:<正>相传耆那有二十四代祖师,依次列下:1.利夏普德武,又名阿迪纳特或利夏普。2.阿吉德纳特,又名阿吉德。3.森帕武纳特或森帕武。4.阿皮南登纳特或阿皮南登。5.苏默迪纳特,又名苏默迪。6.苏柏德姆纳特,又名柏德姆布尔普。7.苏巴尔希武纳特,又名苏巴尔希武。8.金达尔布尔普。9.布希布登德,又名苏威提纳特。10.希达尔纳特,又名希德尔。

  • 标签: 纳特 信徒 巴尔 印度 祖师 沃尔特
  • 简介:古代印度人的宗教和世俗生活的大部分环节涉及方位原则。汉译佛经中就记载了印度'东为初方,南为右方,西为后方,北为胜方,殿堂皆面东,说法多面东'的方位观念。在《往世书》和工巧明文献中,种姓制度与方位观结合,四种姓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方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城镇布局。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方位尊卑观,第二部分追溯其理论源头。

  • 标签: 印度 方位观 印度教 种姓
  • 简介:印度美学的最高范畴就是梵,本文主要讨论了梵在印度美学中的主要意义,其中包括梵的无限性、梵的显与不可显以及梵之和谐美等几个主要方面。

  • 标签: 梵美 无限 可见 不可见 和谐
  • 简介:哈尔滨基督青年会创建和发展于20世纪上半期俄国侨民聚集和后来为日伪统治的哈尔滨。它不仅同哈尔滨党组织的早期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积极组织反帝爱国运动。同时。在哈尔滨基督青年会的俄国文学和绘画等知名教师的熏陶下,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画家、演员、翻译家等。这些成就的取得是难能可贵的,哈尔滨基督青年会是基督青年会全国协会中的一朵奇葩。

  • 标签: 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 俄侨 哈尔滨
  • 简介:长期以来伊斯兰世界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肆渲染,伊斯兰几乎成了暴力恐怖活动的代名词,这种状况阻碍了人们对伊斯兰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日本讲谈社2000年12月出版了伊斯兰问题专家宫田律的一书,全面分析、介绍了伊斯兰政治运动的产生、发展及现状,认为它将成为21世纪全球影响最大的力量.

  • 标签: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教势力》 政治运动 原教旨主义 经济体制
  • 简介:除了几个值得注意的例外之外,伊斯兰在中东以东地区的扩张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研究题目。如果我们意识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居住在卡拉奇以东,那么这一点就显得尤其突出。然而,并不难理解人们为何忽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第一,阿拉伯中东被视为伊斯兰的中心地带,这使得关注文化传统如何形成的古典学者们自然选择这片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伊斯兰教 皈依 印度 研究题目 中心地带 自然选择
  • 简介:19世纪,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宗教史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萨满这种奇特的宗教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多年里,这些德国学者为弄清萨满的来源,对萨满流行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进行过广泛调查,收集到许多珍贵资料,发表了大量关于萨满的著作和文章.

  • 标签: 西伯利亚地区 萨满教 德国 学者 宗教形式 19世纪
  • 简介: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伊斯兰国家之一,伊斯兰国议题成为执政党巫统和反对党伊斯兰党争取马来选民支持、寻求政治合法性和打击对手的重要手段之一.华人政党也加入伊斯兰国的争论,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政体、民主、种族平等和多元宗教等大问题.在马来西亚政党架构、政党斗争、多元宗教和多元种族的特定条件下,伊斯兰国议题成为近年马来西亚伊斯兰政治化的集中体现.

  • 标签: 伊斯兰教国 巫统 伊斯兰党 马来西亚
  • 简介:拜占庭基督传入对罗斯文化具有积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拜占庭文化具有先进性,即广泛的文化来源、进步的社会制度、体系完备的一神教和卓越的文化成就等。文化传播的条件在于两国统治阶级积极倡导推行基督和拜占庭-罗斯文化的亲缘性。基督对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文字、教育、文学、建筑和艺术等诸多方面。

  • 标签: 基督教 拜占庭 罗斯 文化
  • 简介:东南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伊斯兰对穆斯林占人VI多数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穆斯林An占少数的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认为由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不同,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有较大不同,而且东南亚国家间亦有较大差别,表现出伊斯兰与现代化关系的多样性。

  • 标签: 伊斯兰教 现代化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 简介:马科斯政府时期,由于菲律宾基督教教会活跃的“人世”表现,加之马科斯政权实施军管法引起人权状况恶化,以及政府对基督教人员、财产等权益的侵犯,菲律宾政府与基督组织的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到对抗的变化。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待菲律宾基督组织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忽视到逐步重视,从观望到接触、援助、施加影响,而菲律宾基督组织也希望借助美国政府向马科斯政府施压,推动结束军管并恢复正常的政治局面。美国政府力促菲律宾基督组织恪守“政教分离”和“非暴力手段”的原则,关注并默许基督组织与反对派势力合作,最终菲律宾在1986年通过“人民力量革命”实现了政权和平过渡。

  • 标签: 美国政府 菲律宾 基督教组织 马科斯政府
  • 简介:一、三种宗教关于战争的最基本态度的比较和平是宗教的祷词,仁爱、宽容与忍耐是宗教的普遍立场。但是,在这个一走向极端就碰上悖论的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毫无条件的东西。对于宗教而言,和平也好,仁爱也好,都还须服从一个至少同样普遍和基本的准则,此即(神的或法的)...

  • 标签: 《摩诃婆罗多》 印度教 战争观 个案分析 史诗 《奥义书》
  • 简介: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在宗教文化的差异和影响、印穆两大教派利益冲突以及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穆斯林社会伊斯兰民族主义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宗教信仰与民族主义思潮相结合极为广泛地动员了广大穆斯林民众参与巴基斯坦运动。

  • 标签: 印度 伊斯兰教 民族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 简介:婆罗门传人东南亚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时期。对女权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吠陀文明促进了中南半岛母系社会礼俗的发展,直到素可泰时期,泰民族仍然盛行女权文化。自阿育陀耶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初期,泰民族统治者借鉴古高棉的做法,较大程度上吸收了婆罗门文化。婆罗门对泰人原初的女权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男尊女卑在礼法制度上体现出来,但由于传播的局限,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中上层社会。

  • 标签: 泰国 婆罗门教 女权文化
  • 简介:在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伊斯兰和民族主义是两面重要的旗帜,伊斯兰集团和民族主义集团是两股重要的领导力量,双方在抵抗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上目标一致,相互合作;但在领导权和立国理念上意见相左,互有冲突和争论。最终民族主义占上风,建立了以“潘查希拉”为基础的共和国。本文主要探讨印尼独立时期伊斯兰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重点在于双方的争论和结果。并分析其根源。

  • 标签: 伊斯兰教 民族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尼西亚
  • 简介:本文考察与分析了20世纪初期基督在菲律宾传播的政治宗教因素,指出基督在菲律宾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归因于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带有浓厚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19世纪以来基督海外传播运动所倡导与实践的“三自”传教策略与教会本色化方针。基督教会通过其积极倡导与实践的自立与本色化的传教策略,促进了基督在菲律宾的发展,同时对维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新殖民主义 基督新教 自立与本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