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禁忌”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具有感召力的.然而,“禁忌”理论本身存在诸多矛盾和谬误之处.不使用核武器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禁止性规范,“禁忌”也无法削弱核威慑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尽管自广岛、长崎之后核武器再也没有被使用过,但许多决策者都有过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只是根据理性分析、权衡利弊之后放弃了这一选择.而从政治心理学的层面分析,“禁忌”理论显然夸大了单一规范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尤其在不同的利益相互冲突的场景下,国家安全往往具有压倒性的地位.事实上,冷战后的全球态势发展并没有受到这种禁忌的束缚,却时而出现倾向于使用核武器的势头.近年来,美国正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并积极研发新型核武器.以美俄为代表的核大国也通过调整自身的核战略为可能实施的核打击大开方便之门.似是而非的“禁忌”实际上反而增强了核威慑的必要性.虽然“禁忌”在推动一系列军控条约以及扩大无核武器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单纯依靠观念的力量并不能引领人类走向无核世界.只要引发地区冲突和安全困境的政治根源得不到化解,核武器作为战争的工具之一就有可能被使用.而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稳定,核威慑的必要性在短期内仍然无可替代.

  • 标签: 核禁忌 核威慑 核伦理学
  • 简介:照相机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利用粒子束对目标物体照相。它已广泛地使用于生产燃料棒束时研究燃料芯块完整性,检测空隙和水进入等缺陷,以及检查由反应堆取出已燃烧过的燃料元件。它还使用于检查航天组件以及炸药和起爆管等军...

  • 标签: 照相机 燃料元件 燃料棒束 燃料芯块 军工产品 反应堆
  • 简介:内贾德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立场趋于强硬,其动因可从伊国内政治变化、“自主”目标、构筑“谈”新平台的动机等国内因素,以及核不扩散机制、大国博弈、国际形势等国际因素诸方面考察。综合国际大局以及伊朗的权力体系、外交传统、新总统的个人特点,可以推知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主要是一种策略,而非根本政策。伊朗“外交”政策不会一味强硬下去。

  • 标签: 伊朗 内贾德 核外交
  • 简介:当今世界,国际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核扩散风险、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核电发展带来的诸多安全挑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需要中美等大国协调应对,解决安全管什么、谁来管和怎么管的现实问题。习近平主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把安全列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在2014年海牙峰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安全观,明确了未来国际安全合作的方向。值此2016年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国际安全问题,以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深层思考。

  • 标签: 核恐怖主义 核安全 全球治理 核峰会
  • 简介:苏联解体前夕,特别是“八一九”事件后,苏美交涉频繁。其中有关核问题的交涉,双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布什1991年9月27日的讲话和戈尔巴乔夫10月5目的回应,奠定了双方有关核问题尤其是战术核武器处理的基础。苏联转型时期的安全得到了较好维护。

  • 标签: 战术核武器 苏联 美国 核裁军
  • 简介:当今世界,国际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核扩散风险、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核电发展带来的诸多安全挑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需要中美等大国协调应对,解决安全管什么、谁来管和怎么管的现实问题。习近平主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把安全列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在2014年海牙峰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安全观,明确了未来国际安全合作的方向。值此2016年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国际安全问题,以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深层思考。

  • 标签: 核恐怖主义 核安全 全球治理 核峰会
  • 简介:冷战后时期,防止核扩散已成为国际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1996年9月全球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使“我们的世界朝着更为安全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然而,印度不仅逆世界潮流而动,拒签《核不扩散条约》和《全面禁核试条约》,而且在世纪末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进行核试,从而成为“完全的国家”。因此。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探讨一下印度的成因并分析印度的核战略和核政策,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核不扩散条约》 防止核扩散 核战略 国际安全 冷战后 核政策
  • 简介:虽然美国国防部2002年1月9日对美国'态势评估报告'做了介绍,但许多内容并没有公开.3月美国媒体进行了曝光,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反响.报告不仅暴露了美国当前在反恐进程中再度行使'恐吓',也昭示了美国未来核战略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媒体所披露的美国准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七个国家进行核打击、以及将核武器用于地区战争和常规军事行动的提法,说明布什政府的核政策同以往历届政府相比,出现了实质性的区别,其结果必然给21世纪的国际安全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 标签: 核战略 反恐 国际安全 行使 核武器 布什政府
  • 简介:美印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印度连续进行核试验而成为事实上有国家以后,美国通过“海德法案”,继而“供应国集团”有条件批准美国向印度(至今未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提供核技术和核燃料,更为美印两国合作扫清了法律障碍。美印合作使国际管制体制原本存在的许多缺陷得到放大,从而更加削弱了国际管制体制的功能和相关机构的运转能力,使防止核不扩散陷入困局,给世界持久和平带来了“阴云”。

  • 标签: “海德法案”美印核合作美印关系
  • 简介:当今世界,国际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核扩散风险、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核电发展带来的诸多安全挑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需要中美等大国协调应对,解决安全管什么、谁来管和怎么管的现实问题。习近平主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把安全列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在2014年海牙峰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安全观,明确了未来国际安全合作的方向。值此2016年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国际安全问题,以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深层思考。

  • 标签: 核恐怖主义 核安全 全球治理 核峰会
  • 简介:2006年3月,布什总统访问印度,印、美两国政府宣布就印度核设施分离计划达成共识,为去年7月签署的印美民用合作协议划上了句号。充满讨价还价与妥协的谈判过程集中体现了两国国家利益的异同。从现阶段看,印、美展开民用合作还存在不少障碍,具体内容有待明朗化,值得进一步追踪观察。但可以肯定,美印在民用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是美国对印度政策的重大转变。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现阶段的印美合作协议都可视为印美两国在战略层面推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并必将对双边、地区和全球格局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标签: 印度 美国 民用核合作 战略利益
  • 简介:9.11事件后,印度立即表示'无条件支持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立场,积极加入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由于美国对印度的反应采取冷淡的态度,反而把巴基斯坦作为反恐怖主义的前线国家,印度表现出无奈、担扰和愤怒.通过冷静的思索后,印度反映出对美国许多的奉劝、呼吁和要求,加强多边双边的外交活动.

  • 标签: 9.11事件 印度 思索 反恐怖主义联盟
  • 简介:"洞朗事件"的最后结果对中印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是中方强调的互利共赢外交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印新一轮战略博弈的开始。中方需要深入反思这一事件的成因及处理过程。作者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中方没有进行战略优势转化并在战术层面缺少一线战术规则;二是中方需要调整完善国家安全体制以实现对应急突发事件的跨部门机制性处理;三是中方应当针对印方战略动向和后续影响做好战略战术层面的调整。

  • 标签: 中国 印度 战略 战术 “洞朗事件”
  • 简介:学界普遍默认朝鲜对外政策难以预测,因此大量研究始终停留在“事后”诠释的水平,缺乏预判性、前瞻性研究。作者挑战了这一成见,建立了关于朝鲜核试验和导弹试验行为的短期预测模型。通过以2006~2018年朝鲜媒体国际新闻报道为数据集,以每月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样本构建最优特征集,应用朴素贝叶斯方法,建立了朝鲜行为的预测模型。经过测试,模型对朝鲜历史行为的“预测”整体准确率超过80%。预测效果良好,且模型具有稳健性。根据统计结果建立的预测朝鲜行为的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时段实时监测朝鲜动向。为解决报道搜集相对滞后的问题,运用SARIMA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模拟补全出未来六个月的特征集数值,估算数据在统计上具备可信性,预测准确率高。研究发现,朝鲜行为远非外界印象中那样无章可循,事实上,朝鲜在相当长时间段内的行为呈现出高度稳定的模式化倾向。即使像朝鲜这样信息极度封闭的国家,采用适当方法仍然可以对其行为做出较准确的预测。这种建模方法能够为发展关于国家行为预测的一般方法提供启发。

  • 标签: 朝核问题 核试验 贝叶斯方法 预测方法 对外政策研究
  • 简介: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大国关系保持基本稳定,全球性核战争威胁明显下降。然而,当今世界核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并有可能随着核电复兴浪潮的到来变得更加复杂:恐怖主义威胁凸显.构建稳定安全环境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新的重点;导弹防御系统及外空武器化有可能造成国际战略态势的失衡和复杂化,并激发新领域的军备竞赛。改善全球安全环境任重而道远,不仅有赖于核武器国家核裁军的推进和核战略的不断调整,还有赖于领域国际法的健全和相关国际机制的不断增强,更需要和平、发展、合作国际潮流的不断巩固和推进。

  • 标签: 全球核安全环境 国际核战略态势 核扩散 核恐怖主义
  • 简介:"9.11"后,在美国安全观和全球战略部署发生重大调整的大背景下,日美关系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后在美国扩大反恐战争中,日美合作将经受考验,相互协调与摩擦难以避免.

  • 标签: “9.11”事件 日本 美国 外交关系 反恐合作
  • 简介:菲律宾女佣事件的前因后果施雪琴最近,菲律宾与新加坡外交陷入新的危机。3月22日、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宣布召回菲驻新加坡大使,并将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关系,新加坡也召回了驻菲大使,总理吴作栋推迟了计划于4月10至12日对菲律宾的访问。菲新关系为何突然紧张?导...

  • 标签: 菲律宾 新加坡警方 拉莫斯 女佣 菲律宾人 工作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