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奥斯丁困境"的起因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适用社会规范引起的合法性问题。"奥斯丁困境"的提问方式及其问题可以转化为:通过什么样的判例上的制度性操作能够缓解"溯及困境"并达成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德沃金和哈特关于"社会规则理论"的争论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命题在决定判例法规则方面的重要性,而普通已经发展起来的司法基本原则、标准、推理模式和制度性原则则为"溯及困境"及判决的公正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实践上的保障。

  • 标签: 判例法 社会规则 公正性
  • 简介:由于、德民法典所具有的制度化典范作用,它们在颁行之后被众多国家及地区效仿扣移植,直至今日。然而这两部法典本身各具特色,它们对外传播的规模和力度有很大差异。法国民法典基于法国武力征服、开创近代法治基本原则、独领时代风气和简洁易读等诸多优势而在法律制度史上独占强势地位,但20世纪它的影响有所削弱,此时德国民法典以其精湛的编纂技术和学术内涵而备受推崇。这两部法典虽然都几近“全球化”了,但种种原因导致它们的传播殊为不同。

  • 标签: 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 法律移植 原因比较
  • 简介:垄断的认定直接关系到目标企业的切身利益与反垄断的实施,准确与否至关重要。我国刚通过的《反垄断》第19条的规定,过于强调了规模在垄断认定中的地位,容易给人以误导。在垄断的认定过程中,首要的考虑因素是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其核心是确保相关市场界定的准确性;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该相关市场进入的难易程度、技术与技术创新的可行性以及国家的国际竞争等诸多其他因素。

  • 标签: 相关市场 潜在竞争 技术创新 国家竞争力
  • 简介:传统保险运用“近因”理论对一因一果及“链状”因果关系探讨较多,其本质是寻找“有效的和居支配地位的原因”.但实践中往往存在“多项近因”,因果关系呈“伞状”特征.对于“伞状”因果关系下的保险责任问题,借鉴“原因”规则是一种新的路径.具体适用时需根据原因大小,将“伞状”因果关系细分为“复合原因”、“并存原因”和“混合原因”,再按照“绝对比例”规则,并与举证责任分配相结合,来解决是否赔付及赔付范围问题.

  • 标签: “伞状”因果关系 原因力 绝对比例规则
  • 简介:《劳动合同》第14条引起了广泛争议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争议的焦点是有关年限的规定是否具有溯及的问题。依据不溯及既往原则,《劳动合同》原则上不具有溯及,但由于《劳动合同》的立法意图旨在保护劳工利益,加之《劳动合同》吸收了《劳动》的有关规定,因而使某些有关年限的起点具有溯及。这样把握既不违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同时也保护了劳工的正当权益。不过应该有个过渡办法,《劳动合同》实施前企业对劳工的福利欠债可以考虑由政府“埋单”而不能完全推给企业。

  • 标签: 法不溯及既往 《立法法》 《劳动合同法》第14条 吸收效力 过渡办法
  • 简介:在日本禁止垄断中,"市场支配"是解释"实质性限制竞争"这一必要条件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确立"实质性限制竞争"这一解释基础的是高等法院对东宝斯巴鲁案件的判决和高等法院对东宝、新东宝案件的判决。关于哪种行为属于不当排除等,不同案件采取了不同的解释,从以前的决定、判决等来看,对于不当排除行为很难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最近欧洲委员会发布的讨论稿,根据过去的事例指出了向明确化努力的方向。

  • 标签: 禁止垄断法 市场支配力 排除
  • 简介:我国《合同》和德国《民法典》均规定要约对要约人具有拘束,但实践中存在要约人排除拘束的情况,本文对此排除拘束的意思表示的性质进行分析,建议将其界定为准要约,并对中德民法对要约撤销权的不同规定作出评价,探究我国民法典编纂中应否采取德国有关要约形式拘束的立法模式。

  • 标签: 排除拘束力 撤销权准要约意思表示
  • 简介: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哲学体系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与政治国家形成一对范畴,从市民社会到政治国家的提升体现了伦理实体自由的理念.法律也由此在这个脉络上得以界定.黑格尔一方面肯定了市民社会中的法律对个体权利的张扬,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其工具性的狭隘.因此在市民社会之上建构了政治国家的领域,从而赋予法律本身实质性的价值.简而言之,他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法律圆满生命的图景.

  • 标签: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伦理实体自由 法律生命力
  • 简介:近日,印度推出了一部严格的公司责任法案,该法案既适用于国内公司,也适用于外国公司。该法案要求年利润7800万美元及以上公司,应至少将利润2%用于社会发展项目。如果公司不这么做,并没有给出可信的理由,将被罚款,主要责任人还会被判监禁。

  • 标签: 公司责任 主要责任人 国内公司 外国公司 社会发展 法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20世纪,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带入一个或多或少频繁相连的关系中。我们不假思索地宣告世界经济、世界技术、世界范围的交流,世界组织、世界科技、世界文学、世界学术、世界旅行、世界体育运动已经来临。我们极尽自信地宣称,一个世界社会正在形成,尽管民族的和地

  • 标签: 世界体育运动 世界学术 世界旅行 世界技术 世界组织 世界文学
  • 简介:全书以"致力于建立中国的哲学与社会学的学术传统"为宗旨,精选了我国法学领域及国外著名学者论述"哲学与社会学"的文章,以中、英、德三种文字出现,基本上反映了中外学者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 标签: 法社会学 法哲学 学术传统 最新成果 法学领域 中外学者
  • 简介:作为的最高抽象形式的理论表达,哲学首先是对人的一种关怀,它是从的角度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哲学理解和对人的理想性存在的终极关怀。因此,哲学是一种人学。在的理论体系中,哲学无疑居于最高层次,成为法学的元理论。就功能而言,哲学始终是针对法的现实(的实践与理论)的一种理性批判。这种实践批判又必然导致哲学在理论层面的自我批判。所以,批判性也就构成了哲学的内在本性

  • 标签: 法哲学 人学 元理论 批判
  • 简介:<正>一诉讼是根据国家审判权作出公权性的法律判断,是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为目的的,而终局判决正是这种判断。因此,一旦终局判决使之在诉讼程序中失去以不服声明方法被撤销的可能性而被确定,就成为最终解决纠纷的判断。它不但拘束双方当事人服从该判断的内容,使之不得重复提出同一争执,同时作为国家机

  • 标签: 一事不再理 既判力 民事诉讼理论 法律判断 谢佑平 中国刑事
  • 简介:救济的严格程序法定限制了私权保护,其所依据的法律的正当性决定了人们对私救济的选择。法理上,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使公救济无法提供正当的评判依据;法律实践上,实体法提供的评判标准不正当:适用法律不当,赔偿制度及赔偿标准的制定失当、缺乏客观公正的特别证明,致使人们抛弃公救济。

  • 标签: 公力救济 私力救济 极端方式 制度性缺陷
  • 简介:监察委员会权力来源的多元性以及集"党纪处分、行政监察与刑事调查"于一体的反腐工作模式,使得"法纪贯通""衔接"成为理论界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案件何时开始适用刑事诉讼更是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既不能以统一的监察立案作为适用刑事诉讼的时间起点,也不能以监察委员会移送案件作为与刑事诉讼衔接的时间标志,而应当考虑在监察委员会内部设置党纪政纪调查部与刑事调查部,在监察委员会调查程序中区分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分别设置监察立案与刑事立案两套立案程序,以便解决监察案件"衔接"环节的诸多问题。

  • 标签: 监察法 刑事诉讼法 法法衔接 刑事立案
  • 简介:经济与劳动的关系、经济在法律分类中所处的位置等,均是经济在最初发展阶段被广泛思考的问题,对于推进对经济的认知大有启益,迄今反思这一问题仍然是经济法学理论研究不容忽视的关键所在。民国时期学者就继受德日学说,将经济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由此廊清民法、行政法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证成经济作为部门法存在的合法性。社会所谓的“社会”,自始就有“部分社会说”和“全体社会说”两种认知取向。目前,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属性的争论,仍然与这种社会观有关。在实现社会实质公平方面,经济的积极平等观与社会的消极平等观相互协调。所谓社会本位的法律,不过是权利本位法律的调整。其基础还是权利,仅是有目的地予以限制而已。其法律的目的虽转向增进社会大众的生活,但着手处仍是在保护个人权利。

  • 标签: 经济法 社会法 社会本位 权利本位
  • 简介:《竞争示范》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下属的政府间竞争与竞争政策专家组研究国际竞争的最主要的成果,它及时因应了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立法、协调各国竞争立法进行了有益尝试。

  • 标签: 竞争法 示范法 述评
  • 简介:每一个国家的职能部门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以便有效地保证履行、遵守各国自愿做出的各种国际承诺。在国家主权的基础上,通过整理、修改、废除或者新颁布各国自身的各种法律规范文本,各国已经“促成”了国家法律和国际的和谐。

  • 标签: 国际法 越南法 和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