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期待可能性理论滥觞于"法律不能强人所难"古老名言,但是其理论形成与发展实际上是思辨产物,它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并没有获得肯定答案。本文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蕴含着仁和宽容精神品质,它从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角度承认了人性中普遍存在脆弱一面,并认为法律如果不能对人性脆弱成分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便会丧失人类应有的怜悯之心。因此在今天中国研究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丰富中国刑法学内容,提高中国刑法学研究品位,并且能够与世界、特别是大陆法系刑法文化进行对话,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不过我们还是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只能作为价值观念在刑事司法领域加以引导和推广,并且要受一定程度限制;同时由于缺乏必要技术支持,因而没有必要进入到刑事立法层面。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刑事立法 实践批评
  • 简介:近日,有网友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朝阳路遇到城管队员在执法时给小贩发烟,于是在本地网络论坛中“曝光”了此事,引发网友关于城管执法“该软还是该硬”热烈讨论。据了解,发烟是天宁茶山城管中队一名组长,他这么做正是为了方便与小贩做通工作,消除不良影响。

  • 标签: 城管队员 城管执法 检讨 批评 网络论坛 不良影响
  • 简介:笔者曾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则有关东吴法律人报导,那是为编纂《英美法词典》而对于老东吴法律人一次采访-“被遗忘三十年法律精英”.①文章中所提到那些非常显赫的人物,如今大部分老境颓唐.而他们却曾经身世学历显赫,这究竟是为什么,除了一代知识分子(不仅仅是法学者)在遭遇文革后盛年已衰命运写照,更具体而细节表达是以英美法作为法律传统和知识传统法律知识人在时代命运面前无奈.中国法律道路向何处去?

  • 标签: 知识分子 知识传统 法律人 批评 《南方周末》 中国法律
  • 简介:2016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总草案》)。草案将民法中最为抽象一般性规则予以规定,包括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以及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就该草案第九章“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规则,笔者认为仍有改进和完善之处,

  • 标签: 诉讼时效制度 民法总则 草案 批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简介:语言与认知处于互动关系。一方面,语言符号形义结合是有理据,是人类认知结果;另一方面,影响着人类认知语言,对认知具有反作用。语言认知性表明,语言势必反映了人类对现实认知,包括对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认知,即对生态问题认知,从而使得对语言系统进行生态批评具有了理论上可行性。而语言对认知反作用则使得这一批评具有了存在必要性。由此可见,语言与认知互动为语言系统生态批评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 标签: 语言系统 认知 生态语言学
  • 简介: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已于2005年4月2日从青岛启程,开始了远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执行环球大洋科考任务。其主要目的为采样和调查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该环球航次必将推进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包括发展我国大洋事业。笔者认为,有必要论述该环球航次活动范围——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在论述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前,应先论述其基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地位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排他性权利,投资者和开发者就无法实施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活动;并进而无法实现商业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目的。因此。研究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必要

  • 标签: 区域制度 海底 国际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区域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 简介:区域协同立法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立法体制创新。这一创新过程实质是代表各利益主体立法机关之间复杂博弈,既有基于观念分歧立法理念“博弈”,也有基于利益冲突策略型重复博弈。针对可能出现博弈困境,应建立学习与交流机制以提升各方对区域协同立法认知水平,并充分照顾到各方正当利益,以提高各方协作意愿;应以促进区域市场有效运作为导向规范各行政区立法行为,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逐步提升协同立法水平。

  • 标签: 区域公共问题 协同立法 博弈困境 破解
  • 简介: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存在理论方面的先天不足,所以,新时期以来二十年间,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走过了一条尝试建构理论艰辛之路,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创作实践对批评理论呼唤、对概念与范畴讨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译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初创。其中收获是批评注入了鲜明女性本体意识,但还存在批评中缺少科学和理性等问题

  • 标签: 新时期 中国女性文学 批评
  • 简介:在大陆法系成文法领域,先贤们早年创立犯罪构成"三阶层模式"是一种革命性创举,由此犯罪被视为是符合构成要件(即该当性)、违法(即违法性)而有责(即有责性)行为。这一创举对于近现代大陆法系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刑事成文法制定和犯罪成立理论具有奠基性重大意义。由于受前苏联影响,新中国政权建立后将民国时代已经生根落地、开花结果大陆法系"三阶层模式"予以抛弃,移植了前苏联"四要件模式"。而随着历史条件变化,当下中国刑法学又一次改信大陆法系"三阶层模式",但"三阶层模式"同样存在着理论不足和实践障碍。因此,通过比较、鉴别和扬弃吸收,中国刑法领域完全可以重构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不过是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客观行为构成某一犯罪所应当具备主客观要件有机整体,即只有能够反映行为人主观罪过主观要件和体现客观行为客观要件才是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犯罪主体资格是犯罪构成得以成立前提,而犯罪主体身份则是行为已经符合犯罪构成后必然现象。

  • 标签: 犯罪构成 反思与批评 三阶层模式 四要件模式 二要件模式
  • 简介:<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均质(homogeneous),区域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采取正是区域不均衡发展路径或模式,显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积留了一些问题,其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各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且协调机制不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区域立法是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重要内容之一,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重要切入点或突破口。区域立法研究是一项系统工作,其中首先要解决是如何理解区域立法含义。本文从区域概念界定入手,通过对区域立法与中央立法、地方立法和区际立法比较辨析,较为全面地揭示区域立法内涵及相关特征,进而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立法重要意义。

  • 标签: 地方立法 区域比较优势 立法研究 立法主体 区际 区域发展理论
  • 简介:南海区域安全实现及区域合作机制优势决定了有必要建立南海区域搜救合作机制。虽然国际上一些公约对合作搜救作了规定,但或因南海周边一些国家没有加入这些公约,或因公约规定并非强制性,使南海区域搜救合作机制构建法律基础存在缺陷。目前南海周边国家在搜救方面已开展了一些合作,但尚不全面,存在临时性及不一致性,为此,有必要通过签订区域搜救合作协议等方式,在搜救责任区划定、信息交换等诸多方面加强合作。

  • 标签: 南海 搜救 区域合作机制
  • 简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实现必由之路,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法制保障。在地方法制统一实现困难和国家统一法制无法充分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情况下,法制协调呼之欲出。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背景下,结合东中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特色,区域法制协调可以构建中央协调和地方协调相结合协调模式。法制协调是破除地区封锁、平衡各省发展利益、明确各方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权责有效路径。以法治原则、利益协调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以及社会责任原则为指导,建立和完善立法协调、行政执法协调、司法协调等协调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法制保障。

  •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 法制协调 协调机制
  • 简介: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对区域性犯罪治理提出了迫切要求,研究区域性司法协同问题对于区域性犯罪治理意义重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公平有序市场机制,必须要有法治支撑。检察机关担负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使命。区域内各地检察机关应当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模式,共同思考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地区法治建设与检察工作协同发展和创新发展。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协同治理 京津冀区域 金融犯罪 协同发展战略 “一亩三分地”
  • 简介:国家在勘探开发国际海底区域过程中应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问题。国际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对此问题咨询意见围绕着“谨慎处理”这一核心义务展开。“谨慎处理”义务要求国家须在其法律体系内采取一切必要和适当措施,其内容还可以从国家承担直接义务中进一步揭示出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平等地承担“谨慎处理”义务和直接义务及其责任,但发达国家应在能力建设上援助发展中国家。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谨慎处理”义务 海底争端分庭
  • 简介: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下中国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法学上对之关注较少。从法理学角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以法理考量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法治起点,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应当重视基础性问题,有助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法律规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法治化,使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得以共享。

  • 标签: 社会整体效益原则 公平 效率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自组织理论通过对不同学科共同规律总结,揭示了自组织形式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演化而形成一种优良方式。根据自组织理论,我国区域发展已经具备了自组织条件和特征,是真正意义自组织形态。因此,在区域法制构建过程中,要按照自组织自身规律来推动区域法制发展,要减少不必要外在干预,充分发挥地方立法主体在立法协作中作用。要按照自组织运行规律,加强区域内地方立法主体间协同作用,提高立法协作程度,采取紧密型地方立法协作方式,包括共同制定“区域规章”来实现地方规章间紧密协作,引入示范法方法来加强地方性法规间紧密协作,赋予一定级别的政府协议以法律效力来创新地方立法协作形式,建立交叉备案制度来加强地方立法完成后相互监督,最终实现区域法制和谐、统一、协调,加速实现区域一体化。

  • 标签: 自组织理论 区域法制协调 紧密型地方立法协作
  • 简介:我国区域立法应定位为介于中央与地方立法之间又主要依托于地方立法、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特殊立法形式。区域立法主要由主体、权限、程序和协调机制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以区域立法为视角观察,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央立法过于集权却未形成足够权威、地方立法权配置失衡以及中央与地方立法权运作缺乏完善协调机制。区域立法对于调谐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有着特殊而重要意义。

  • 标签: 区域立法 中央立法 地方立法 调谐意义
  • 简介:为适应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要求,发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2005年海关总署确定上海、宁波、深圳、天津等11个试点海关开展区域通关改革。区域通关改革简化和规范了转关监管。在现有的跨关区快速通关作业系统基础上,企业可自主选择报关地点,海关计算机系统自动审核企业转关申请。守法水平较高企业,可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口岸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转关运输三种模式办理通关手续。

  • 标签: 海关总署 通关改革 显著成效 跨关区快速通关 自主选择 环渤海地区
  • 简介:<正>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1999年国家首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中央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中央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已形成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内东、

  • 标签: 区域合作 汇总纳税 财政转移支付 老工业基地 财政平衡 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