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煤矿运输事故所涉及工种,包括主提升机司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信号工、把钩工、机车司机、输送机操作工(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班组长、安全管理员及其他人员等,通过对部分煤矿运输事故统计分析,这些工种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诸多不安全行为如绞车司机违章操作、失误操作,未检查提升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信号把钩工未严格提升信号操作;把钩工违章操作,人料混装不制止,大型设备、材料运输措施不落实;员工违规搭乘矿车等占有很大比例。造成不安全行为的总体原因主要是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欠缺、长期违章恶习未得以纠正等。对此,应根据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对各类工种,按照国家及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培训,重点是通过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纠正不良操作行为,减少和杜绝各类运输事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环境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路径,为护士安全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所省属三级甲等医院、1所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1 24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共发放问卷1 243份,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1.42%。结果1 012名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总分分别为(134.96±16.28)、8(16)分,两者呈负相关(r=-0.48,P<0.01)。软件(β=-0.45,P<0.01)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并通过积极影响护士来间接影响用药不安全行为(β=0.24,P<0.01);人件(β=-0.54,P<0.01)、护士(β=-0.96,P<0.01)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具有直接作用;硬件、环境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无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β值分别为0.08、0.56;P<0.01)。结论用药环境是用药不安全行为的预测因素,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改善护士用药环境,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以减少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护理安全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实习生更好地参与患者安全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11—12月对21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方面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的总分分别是(3.83 ± 0.81)、(3.70 ± 0.65)、(3.93 ± 0.79)分。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安全态度均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82、0.75,P<0.01)。与带教老师具有相同的排班、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和安全态度对护理实习生的安全行为具有影响作用(F=67.81,R2=0.753,ΔR2= 0.742,P=0.00),共解释总体74.20%的变异量。结论安排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相同的排班,加强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增加对护理实习生的安全态度培训,是提升护理实习生患者安全行为的重要举措。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护理安全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实习生更好地参与患者安全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11—12月对21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方面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的总分分别是(3.83 ± 0.81)、(3.70 ± 0.65)、(3.93 ± 0.79)分。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安全态度均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82、0.75,P<0.01)。与带教老师具有相同的排班、临床实践指导满意度和安全态度对护理实习生的安全行为具有影响作用(F=67.81,R2=0.753,ΔR2= 0.742,P=0.00),共解释总体74.20%的变异量。结论安排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相同的排班,加强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增加对护理实习生的安全态度培训,是提升护理实习生患者安全行为的重要举措。
简介:由于眼的复杂性,任何一点点地破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从而对患者、家属及整体社会带来不可弥补的影响。因此,研究出有效的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护理风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经过仔细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眼科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此,我们制定出具体的应急预案,以达到最佳的结果。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航班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的空域也越来越密集,这个就为航空的安全飞行带来隐患和弊端。在管制范围内由于管制员的人为因素所引起的不安全事故逐渐增多,这些都是给国家以及人们带来生命安全的隐患。也是使得我国民航业不能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带来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空中交通管制引起的不安全事故在不断上升,这个就使得在空中交通运输管制这一块出现了新的任务和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监管因素所造成的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分析和研究。为防止和控制机场管制区内因规管原因而发生的不安全事故,我们建议采取具体措施,从"管理"、联络人和机场管制系统三部分之间的联系开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性取向对既往HIV检测及检测意愿的影响,为在大学生中推广和促进HIV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哈尔滨市9所大学开展尿液HIV检测包自动售卖机投放活动,采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招募大学生开展匿名的网络调查,估计样本量为6 659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性取向对既往HIV检测及检测意愿的影响。采用WPS 2016软件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调查对象的有效问卷60 849份。自我报告曾经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占19.1%(11 189/58 605)。最近半年发生性行为每次正确使用、有时/偶尔使用、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大学生分别占58.5%(6 206/10 603)、25.2%(2 669/10 603)、16.3%(1 728/10 603)。性取向为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分别占94.1%(54 393/57 823)、2.4%(1 369/57 823)和3.5%(2 061/57 823)。既往HIV检测的比例为10.3%(951/9 241),HIV检测意愿的比例为73.3%(44 572/60 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最近半年发生性行为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大学生,有时/偶尔使用、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大学生,既往HIV检测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69~1.29;OR=1.11,95%CI:0.73~1.67),HIV检测意愿较低(OR=0.79,95%CI:0.71~0.89;OR=0.48,95%CI:0.42~0.55);相比于性取向为异性恋的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大学生的既往HIV检测比例较高(OR=2.62,95%CI:1.62~4.24;OR=2.04,95%CI:1.25~3.32),HIV检测意愿比例较低(OR=0.76,95%CI:0.62~0.93;OR=0.64,95%CI:0.53~0.77)。结论哈尔滨市大学生中存在不安全性行为,且HIV预防意识较弱的大学生,检测意识也较弱,应加强行为干预和促进HIV检测。相比于性取向为异性恋者,同性恋、双性恋的大学生既往HIV检测比例较高但检测意愿较低。应在大学校园里推广隐匿性、准确性及便利性较好的HIV检测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0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法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502例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总得分为(88.86±16.79)分;3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觉参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对疾病相关知识、给药流程及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是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应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及探索可行的患者参与方式,以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进一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院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服药安全行为的真实体验与应对方式,为老年人服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4月武汉市3家养老院16例罹患慢性病的服药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现场进行录音,借助NVivo8.0统计软件,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养老院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服药安全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5大主题:服药品种多,记忆混淆;服药频次不一,难以把握;服药剂量大,担心不良反应;服药时间长,难以坚持;服药效果差,难以信赖。结论养老院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服药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防止服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窗理论融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不安全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3~9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其实施"破窗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时期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医务人员及患者对其满意度。结果"破窗理论"引入护理安全管理后,基础护理、抗生素使用、感染控制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及安全意识等护理服务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医务人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仪表行为、语言沟通、术中配合及护理流程等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破窗理论"融入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其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职业倦怠及其安全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1年2月26日—3月14日选取9个省/直辖市的39家医院455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量表、医疗保健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护士安全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28份,有效回收率为94.07%。结果428名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52(38,64)分,患者安全文化得分为150(139,166)分,护士安全行为得分为54(49,58)分。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得分(r=-0.661,P<0.01)、护士安全行为得分(r=-0.513,P<0.01)均呈负相关;急诊科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得分与其安全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482,P<0.01)。急诊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其职业倦怠与安全行为中具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90%。结论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具有中度的职业倦怠,其安全行为及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感知还有提升空间,在三者关系中,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职业倦怠与护士安全行为中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可采取系列措施预防或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提升护理行为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亚临床抑郁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临界状态,其相关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此外,亚临床抑郁人群相较于普通人群有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较高的抑郁障碍转归风险。因此,对于亚临床抑郁的积极干预很有必要。目前认为,心理干预相较于药物干预能够更好用于亚临床抑郁干预实践,但目前暂无基于循证支持的亚临床抑郁心理干预的综述性文献以供实践参考。心理干预作为亚临床抑郁干预的主要手段,方法多样、受众类型覆盖面广、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应用于亚临床干预实践。目前认为对亚临床抑郁有确切干预效果的心理干预策略具体包括:认知行为干预、问题解决干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注意偏向修正训练、基于传统心理干预理论框架的自助干预策略和基于电子邮件的自助干预策略激励措施、基于网络平台的亚临床抑郁综合性心理干预、基于各类心理干预办法的亚临床抑郁阶梯干预等。未来的研究应当围绕各种心理干预的不同缺陷,对亚临床抑郁心理干预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和开发。以基于网络的结构化综合性心理干预自助平台为代表的多种心理干预办法融合式心理干预策略的构建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作业对工人职业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5~8月期间以广东省某市20家工厂共384名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从事振动作业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振动组229人,对照组155人。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作业疲劳症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作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振动组职业紧张量表中认知行为紧张[(3.78 ±1.79)分]、心理紧张反应[(4.15 ±2.29)分]、躯体紧张[(2.81 ± 1.65)分]、总得分[(10.74 ± 5.11)分]均高于对照组[(2.23±1.23)分、(2.30±1.62)分、(1.81±1.07)分、(6.34±2.88)分,t=9.31,8.67,6.68,9.72,均P<0.01];振动组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8.95 ±3.62)分]、人格解体[(3.24 ±2.16)分]均高于对照组[(5.37±2.72)分、(1.79±1.20)分,t=10.48,7.59,均P<0.01],个人成就[(26.20 ±2.47)分]低于对照组[(29.73±2.52)分,t=13.64,P<0.01];振动组作业疲劳症状量表中困倦感[(8.38±1.52)分]、情绪不安感[(6.85 ± 1.74)分]、不快感[(6.38 ±1.57)分]、怠倦感[(8.94 ±2.05)分]、视觉疲劳感[(7.83 ± 1.95)分]、总分[(38.37 ± 6.56)分]均高于对照组[(7.89±1.29)分、(6.21±1.32)分、(5.61±1.29)分、(6.54±1.52)分、(6.67±2.02)分、(32.92±5.56)分,t=3.26,3.90,5.00,12.45,5.61,8.48,均P<0.01]。各工龄组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得分、职业倦怠得分和作业疲劳症状得分在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10年和10年以上工龄组工人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症状得分均高于0~5年工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龄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存在相关性(均P<0.01)。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与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r=-0.67~0.63,P<0.01)、作业疲劳症状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r=0.26~0.73,P<0.01)均具有相关关系。职业紧张对作业疲劳的直接效应为0.417,职业紧张通过职业倦怠对作业疲劳的中介效应为0.127。结论振动作业可导致工人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是影响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