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长寿地带巴马长寿老年人和德保老年人口腔唾液细菌种类、特征和差异等,揭示长寿与口腔的关系。方法采集河池市巴马县长寿老年人(BM组)和百色市德保县60岁以上老年人(BS组)口腔唾液,提取细菌总DNA,采用PCR扩增16SrDNA V4区并测序分析,注释唾液标本的主要多样性,比较分析样本的差异。结果收集BM组与BS组各7例共14组样本,14个样本聚类分析共产生369个OTU;在属水平发现BM组与BS组的优势均为放线属、噬二氧化碳细胞属、金黄色杆菌属、梭杆菌属、嗜血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纤毛属、奈瑟氏属、卟啉单胞属、普雷沃氏属、罗氏属、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主成分分析发现,两组间主成分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多样性分析发现样本间呈现多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种注释分析和物种热力图分布发现BM组与BS组口腔唾液细菌组成差异不大,在门、纲、目、科、属中乳酸杆菌始终是优势,但在两组中丰度比例不同,BM组口腔中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含量高于BS组,Mycoplasma(支原体)含量低于BS组,且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组与BS组优势均为乳酸杆菌,且BM组高于BS组,因此考虑该地区人群长寿可能与乳酸杆菌有关。

  • 标签: 长寿 唾液 DNA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龋病和牙周炎来源的唾液在物种组成、功能及代谢产物上的特点,为寻找可用于临床判断龋病和牙周炎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3至6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科的10例高龋[龋失补牙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DMFT)≥6]患者[高龋(high caries,HC)组],牙周科的10例Ⅱ期A级~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periodontitis group,PG)组]和10名口腔健康个体[健康对照(healthy individuals,HH)组]的唾液样本。采集受试者的人口学基线、口腔内龋、牙周健康情况等信息,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样本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组样本的微生物物种分类学组成、功能基因及代谢产物的信息。各组受试人群的口腔基本情况及唾液样本采集均由同一名牙体牙髓病科主治医师完成。结果各组受试人群在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DMFT(9.0±1.7)显著高于HH组和PG组(均为0)(F=243.00,P<0.001)。分析显示,各组唾液物种分类学组成在门水平均以变形门、厚壁门、拟杆菌门、放线门和梭杆菌门为主。在属水平,则主要由链球菌属、奈瑟菌属、罗氏属、普雷沃属等成员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与HH组相比,HC组和PG组在属、种水平的物种分类学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HC组和PG组相对丰度改变最显著的均为普雷沃属。而在种水平,HC组改变最显著的为苍白普雷沃;PG组改变最显著的为牙龈卟啉单胞。代谢产物分析显示,HC组共检出133种与HH组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3-羟基-1,5-二苯基戊烷-1-酮(P=0.001)。在PG组中,共检测出102种与HH组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N1-乙酰精胺(P=0.002)。HC组与PG组相比,代谢产物上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D-氨基葡萄糖6-磷酸(P=0.006)。代谢功能分析显示,HC组糖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最高,其次为HH组,PG组的糖代谢相关功能基因最低。此外,与HH组相比,PG组内ABC转运体和磷酸转移酶系统等涉及糖转运相关的功能基因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HC组中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唾液在龋病、牙周炎及健康人群中存在显著异质性,且的糖代谢能力改变与龋病和牙周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苍白普雷沃及3-羟基-1,5-二苯基戊烷-1-酮可能作为龋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牙龈卟啉单胞及N1-乙酰精胺可能作为牙周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基因组学 唾液菌群 宏基因组 代谢组学 普里沃菌属 碳水化合物代谢 龋病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唾液对牙周炎小鼠色氨酸-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信号轴的影响,为牙周炎对全身代谢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于2020年6至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收集12名牙周健康者及14例牙周炎患者唾液。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J小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对照组,给予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灌胃)、P组(牙周炎患者唾液灌胃组)及H组(牙周健康者唾液灌胃组),每组8只。所有小鼠均用丝线结扎法诱导牙周炎,将磷酸盐缓冲液、牙周健康者和牙周炎患者唾液分别对牙周炎小鼠灌胃2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肠道和血清中的色氨酸及吲哚类代谢物的含量,使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肠道中AhR的表达,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小鼠肠道的组成。剩余的唾液样本用于检测人唾液中色氨酸及吲哚类代谢物的含量。结果P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162.38±39.46)pg/ml]显著高于H组[(82.83±20.01)pg/ml](t=4.40,P=0.001),TNF-α[(361.16±123.90)pg/ml]也显著高于H组[(191.66±106.87)pg/ml](t=2.54,P=0.030),P组小鼠结肠(1.18±0.05)和回肠中AhR的表达(0.80±0.13)均显著低于H组小鼠结肠(1.83±0.47)(t=3.09,P=0.015)和回肠AhR的表达(0.80±0.13)(t=4.93,P=0.001)。P组小鼠血清色氨酸[(18.1±3.8)×107]和吲哚乳酸含量[(1.9±0.7)×107)]均显著低于H组血清色氨酸[(26.6±6.6)×107](t=2.49,P=0.037)和吲哚乳酸[(3.7±0.6)×107](t=4.49,P=0.002)。牙周炎患者唾液样本中色氨酸及吲哚类代谢物含量均高于牙周健康者,其中P组唾液样本吲哚丙酸检测值[(1 239.39±818.72)nmol/L]显著高于H组[(56.96±38.33)nmol/L](t=2.83,P=0.022)。吲哚乳酸代谢在唾液、血清及肠道中的表达一致,牙周炎患者唾液导致小鼠肠道中吲哚乳酸产生相对丰度下降。结论牙周炎患者唾液可能通过下调肠道色氨酸-AhR信号轴的表达影响全身炎症状态。

  • 标签: 牙周炎 唾液 小鼠 唾液菌群 色氨酸代谢 芳香烃受体
  • 简介:摘要婴儿期是肠道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肠道群主要来源于母体与其之间的群交换。剖宫产、早期接触抗生素和配方奶喂养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的建立,并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母乳寡糖(HMOs)是一类结构多样的非共轭聚糖,母乳中含量丰富,可调节婴儿肠道群组成,对婴儿肠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为了解婴儿肠道的定植特点及HMOs对肠道的影响,现就此综述如下。

  • 标签: 肠道菌群 菌群紊乱 母乳寡糖 婴儿
  • 简介:摘要肠道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肠道紊乱导致的生态失调与许多疾病的易感性有关,特别是免疫相关性疾病。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介绍了肠道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机制,阐述了肠道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炎性肠病等肠道系统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并总结了以肠道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更好地了解肠道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并拓宽我们发现疾病干预靶点的路径。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免疫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严重精神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明,易复发,治愈率不理想。而肠道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调节人体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肠道的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和部分躯体疾病的患者其肠道有着明显的改变,因此,脑-肠-轴的深入研究成为探索精神疾病客观标志物及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方向。文章就近年来肠道与双相情感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脑-肠-轴、双相障碍的肠道改变、肠道引起双相障碍的可能生物机制以及双相障碍的治疗新发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双相障碍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有效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肠道菌群 脑-肠-菌群轴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移植(FMT)作为一种革新疗法,为复发性难辨梭感染(CDI)的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快速的发展,肠道与疾病的联系逐渐得到揭示,FMT在其他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肠道内外疾病的应用前景也被给予了厚望。但FMT作为新的疗法还存在诸多的未知领域,包括临床供体的筛选、标准化菌液和胶囊的制备、适应证的把握、供体受体的匹配和并发症的防治等,均还在探索阶段。本中心自2012年探索性地开展FMT的治疗,已经治疗逾3 500余例病例,共移植60 000余次。基于大样本的数据和经验,本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刊报道和讨论,并重点推出中国FMT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对我国FMT治疗的健康发展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肠道菌群 菌群移植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肠道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位于人体胃肠道生态系统中,作为人体内一个隐藏的内分泌器官,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影响各种肠道疾病,还会导致代谢异常的发生,例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与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中肠道与糖尿病的研究最多,被广泛关注,而对于其他内分泌疾病与肠道的相关性还认识不足。从内分泌各腺体角度总结和讨论当前的发现,以阐明肠道在内分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可能会为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 标签: 肠道菌群 甲状腺 下丘脑及垂体 性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孕妇阴道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建立的孕妇队列,将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正常"孕妇阴道样本,按采样孕周顺序排列,以每个孕周为一抽样层,每层随机抽取5例样本,不足5例则全部纳入,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得样本V3~V4序列。利用MicrobiomeAnalyst进行优势菌种分析。Alpha多样性以Chao1、Observed Features、Shannon、Simpson、Faith_pd、Pielou′s Evenness指数的对数值进行表示,并依据样本是否以乳酸为主导划分为两类,分别利用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因素。连续性变量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检验,分类数据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检验。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纳入91例孕妇/91例阴道标本,平均年龄为(27.37±3.60)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纳入18个、56个和17个阴道样本,孕周中位数分别为11.93周、19.43周和38.29周。样本物种组成:门水平上,厚壁门相对丰度为91.30%;属水平上,乳酸属相对丰度为87.67%;种水平上,惰性乳酸、卷曲乳酸相对丰度分别为42.95%、36.33%。惰性乳酸在所有孕期均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减少,卷曲乳酸在孕中期、孕晚期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增加。孕期阴道Alpha多样性随着孕周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吸烟习惯孕妇阴道Pielou′s Evenness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饮酒习惯孕妇阴道Shannon多样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水平孕妇阴道Chao1、Observed Features、Faith_pd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孕妇阴道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阴道内以乳酸为主导,随着孕期推进,惰性乳酸的优势性逐渐降低,卷曲乳酸优势性逐渐升高。正常孕妇阴道Alpha多样性与吸烟、饮酒、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有关,孕前戒烟、孕前有饮酒习惯的孕妇阴道Alpha多样性较低,较低教育水平、较高家庭收入水平孕妇阴道Alpha多样性较高。

  • 标签: 阴道菌群 孕妇 特征 危险因素
  • 作者: 许莉莉 赵金叶 高雅然 吕佩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唐山 063210,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常见痴呆类型。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通路,脑肠轴已成为众多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介导或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和缺血性卒中等血管危险因素,最终加速VCI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肠道与VCI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VC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胃肠道微生物群 认知功能障碍 卒中 脑缺血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痰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仍较低。随着细菌16s核糖体小亚基RNA(rRNA)基因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呼吸道样本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得以量化,潜在病原体和共生环境也得以识别,揭示了健康肺部存在丰富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不仅可以调节肺部免疫稳态,而且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肺移植受者的肺部有异于健康人群,并与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受者的肺部特点及其与肺部感染、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肺移植 菌群失调 慢性移植物失功
  • 简介:摘要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通路。缺血性卒中可促进肠道菌群失调和移位,肠道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反向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文章对缺血性卒中与肠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综述两者的联系及相关机制,并对靶向肠道的卒中治疗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胃肠道微生物群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胃肠功能并引发肠道失衡,导致脊髓神经炎症加剧。近年来,随着“肠道-肠-脑”轴理论的提出,肠道在中枢神经与胃肠系统中的调节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尽管已有相当多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关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特征对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但当前以肠道为干预靶点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模式繁多,仍缺乏统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笔者就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特征及以肠道为靶点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胃肠道微生物组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其在各种癌症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第三和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来的数据表明,肥胖、饮食和运动会影响CRC的发病率。而这些因素对CRC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肠道的代谢活动。肠道致病菌可以通过其表面蛋白定殖于结直肠组织,并通过其毒力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使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产肠毒脆弱拟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结直肠癌相关的重要致病菌。本文就F.n、ETBF和E.coli的毒力蛋白及代谢物,在CR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柔嫩梭对CRC的影响等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毒力蛋白 代谢物 益生菌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因不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与A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在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肠道与AD临床标志物存在密切关联,通过改善AD患者肠道也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因此,针对肠道领域的研究为AD的防治尤其是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肿瘤内细菌群落特征。方法研究人群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食道癌、胃癌)。对入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n=17)并在肿瘤部位进行取材,同时取距离肿瘤组织4 cm以上远端的非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对样本总DNA进行提取纯化后进行高通量16S DNA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组织内特有的细菌群落特征及与非肿瘤组织相比细菌群落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6S DNA PCR结果显示肿瘤内的细菌负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α和β多样性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度较高,组内各样本较为离散,菌落构成差异性较大,但整体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恩图展示出肿瘤组织1 358个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非肿瘤组织2 068个OTU,表明肿瘤组织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组成分析发现普雷沃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丰度平均百分比均超过非肿瘤组织的1倍以上)。进一步对两组样本科和属丰度前十的细菌进行配对比较显示,假单胞在科(P=0.041)和属(P=0.041)水平上均显示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减少,而普雷沃在科(P=0.031)和属(P=0.007)水平上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富集。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微环境的细菌群落发生改变,富集在肿瘤部位的物种主要为口腔常见的厌氧菌如普雷沃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其中以普雷沃科(属)最为显著。

  • 标签: 胃镜 上消化道肿瘤,肿瘤内菌群 普雷沃菌 厌氧
  • 简介:摘要肠道-肠-脑轴在神经、精神发育和胃肠道疾病的生物和生理学基础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肠道和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等多种途径相互交流。影响宿主群组成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分娩方式、感染、抗生素的使用、营养状况、环境压力源、生活习惯和昼夜节律等。焦虑症、抑郁症、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孤独症等多种疾病涉及肠道-肠-脑轴改变,动物模型、粪移植、脑成像和基因组测定等研究方式的发展对了解肠道-肠-脑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脑轴 信号交流 疾病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肠道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宫内缺氧模型,采集生后首日及第7日宫内缺氧及正常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分为对照1 d组、对照7 d组、宫内缺氧1 d组、宫内缺氧7 d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比较组间多样性、丰富度及组成结构的差异。结果(1)宫内缺氧1 d组肠道Alpha多样性高于对照1 d组,代表丰富度的sobs指数(114.5±35.6比50.5±21.3)、chao指数(135.6±38.5比73.9±28.8)大于对照1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缺氧7 d组sobs、ace、chao、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7 d组,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7 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门和属水平上,宫内缺氧1 d组优势分别为厚壁门和链球菌属,对照1 d组分别为变形门和埃希志贺氏属。宫内缺氧7 d组与对照7 d组之间肠道的差异较首日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所减小;与宫内缺氧1 d组相比,宫内缺氧7 d组埃希志贺氏属占比增加,链球菌属占比降低。结论宫内缺氧改变了新生大鼠肠道的初始定植,影响了新生大鼠肠道的丰富度及结构组成。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宫内缺氧 肠道菌群 大鼠
  • 简介:摘要大量共生定居于肠道中,在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和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参与多种肠外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在眼科领域,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疾病也受肠道的影响。不同因素作用下,肠道及其代谢产物改变机体免疫稳态或调控多种代谢途径,诱导眼部自身免疫性反应、促进慢性炎性反应状态。本文就肠道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肠道菌群 葡萄膜炎 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造成的慢性脑功能障碍。反复的癫痫发作,往往导致儿童生理、智力等多方面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目前研究表明,癫痫患儿的肠道与健康儿童的肠道存在显著差异。肠道通过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递质以及迷走神经等多种途径影响癫痫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肠道菌群 癫痫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