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术治疗气管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应用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技术作为首选方法治疗气管阻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病变性质、阻塞程度、长度、类型、形态、位置、麻醉及通气方式、联用器械、手术时长、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67例,均为广基底的内生型或混合型阻塞,主要病因为恶性(43例,64.2%)和肉芽组织增生(18例,26.9%)。声门下气管阻塞28例(41.8%)。术前气管阻塞程度80.0%(20.0%),阻塞长度为(29.04±14.71) mm。术毕气管再通率100.0%,术后呼吸困难缓解率100.0%。术中出血均为轻中度,无严重出血,严重并发症1例(1.5%),无术中、术后死亡。结论冷冻切除治疗内生型或混合型气管阻塞安全、高效,可用于抢救肉芽组织、多种类型肿瘤引起的严重气管阻塞。对于宽基底、阻塞长度长、病变组织多以及声门下的阻塞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冷冻介入在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为TBTB的1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TBTB的临床特征及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为1~1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咳嗽7例,伴咯血2例。9例患儿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10例患儿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均为阳性。10例患儿行胸部CT检查,8例存在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患儿及时行儿科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新生肉芽组织和(或)干酪样坏死物不同程度堵塞各支气管9例;余1例支气管黏膜存在明显充血水肿。患儿支气管镜下分型为淋巴结瘘型8例、肉芽增殖型1例、炎症浸润型1例。其中7例留取标本送病理组织活检,均符合结核病理表现。9例进行儿科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TBTB患儿中,8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冷冻疗法(包括2例联合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术)。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1~3次后,患儿原堵塞的各支气管管腔均转为通畅,疗效显著,且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儿童TBTB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有助于其分型。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对儿童TBTB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淋巴结瘘型和肉芽增殖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电子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经常规支气管镜未诊断但经超细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对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相同年龄、性别为配对原则随机选择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病原学检出率及直视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阳性率。并对病例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0~4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不符合,但病例组5~10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该病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病原学检出率(75.76%,25/33)与对照组(78.79%,5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病例组患者以咳嗽(90.91%,30/33)、咳痰(60.61%,20/33)为常见临床症状;结节影(84.85%,28/33)为常见影像表现;Ⅳ型(瘢痕狭窄型)(51.52%,17/33)为常见气管镜下分型;病变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背段>舌段/中叶>基底段。结论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但不能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若影像学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常见表现,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可换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硬质支气管镜技术(RB)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TFB)取出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TFB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TFB儿童72例,全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总结TFB患儿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结果患儿TFB的位置以支气管为主,右侧支气管46例,占63.89%(46/72),左侧支气管15例,占20.83%(15/72),其次为气管异物11例,占15.28%(11/72)。另外,按照异物种类统计:①植物性:花生、瓜子、豆类、玉米等共63例,占87.50%(63/72);②动物性:鱼刺、骨片等5例,占6.94%(5/72);③矿物性:金属类、石子2例,占2.78%(2/72);④化学性:塑料笔帽2例,占2.78%(2/72)。所有患儿气促(或喘息)消失时间(2.79±0.81)d、咳嗽消失时间(2.58±0.69)d、湿啰音消失时间(3.01±0.98)d、住院时间(3.99±1.37)d。治疗后显效55例,占76.39%(55/72),有效17例,占23.61%(17/7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TFB)中采取硬质支气管镜技术(RB),必须保证诊断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以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在治疗中应尽量采取有效、可靠、安全舒适的手术方法,确保患儿的安全与健康,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技术(TBCB)对肺部弥漫性疾病(DLD)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173例病因诊断不明需行TBCB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中54例同时行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比较两者活检方法标本大小及病理诊断效率。结果173例TBCB标本中,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既往史、接触史、吸烟史、实验室血清学及影像学结果,最终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分型者有148例(85.5%),病理明确分型或有提示诊断者160例(92.5%),其中已知病因为72例(45.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7例(16.9%);7例肉芽肿性病变(4.4%);其他类型54例(33.8%)。173例中54例同时行TBCB和TBLB,TBCB组和TBLB组标本的大小分别为(3.3±1.3)和(1.0±0.3)mm2(t′=12.67,P<0.01)。TBCB组和TBLB组明确病理分型诊断效率分别为81.5%(44/54)和42.6%(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1)。其中TBCB组与TBLB组对间质性肺疾病明确分型的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48.2%(26/54)和5.6%(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而TBCB组与TBLB组诊断除间质性肺疾病以外的其他弥漫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33.33%(18/54)和37.04%(2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4,P=0.687)。结论与TBLB相比较,TBCB所获得的标本大小及在确诊弥漫性肺疾病特别是间质性肺疾病分型上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患儿 男,10岁,以“确诊横纹肌肉瘤5年余,咳嗽13 d”于2021年7月入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既往规律放疗、化疗。门诊查胸部CT发现左下肺野内团状高密度影,为明确诊断于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行肺外周病变活检术留取样本,病理诊断横纹肌肉瘤(左下)肺转移,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确诊后转儿童肿瘤内科调整化疗方案继续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8例儿童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支气管镜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8例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支气管镜下表现、病理类型、内镜下介入治疗方法及转归,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年龄2~12岁;男女比例为1.71∶1;病理类型:黏液表皮样癌8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7例,婴幼儿纤维肉瘤1例,中间型血管肿瘤1例,腺泡细胞癌1例。18例患儿均在全麻下完成活检明确肿瘤病理类型,并通过介入治疗手段解除呼吸道梗阻。术中、术后未发生大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术后1周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完全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安全、有效,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为进一步外科手术根治创造条件,甚至成为根治腔内肿瘤的治疗方法。
简介:现如今,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应用于多种领域。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医学技术的进步。支气管镜检查应运而生,为肺部和支气管疾病的检测发挥了极大作用,而该检测手段的重点在于麻醉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麻醉方法进行探究,以此保证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支气管镜麻醉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收集我院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共156例患者,分别为老院工作流程优化前(A组)79例、新院工作流程优化后(B组)77例。发现B组术中麻醉维持丙泊酚平均用量明显低于A组,B组术中、术毕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A组,B组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的比例低于A组,B组大多数患者术中完全不知晓,整体不适、疼痛程度更低,更愿意再次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并且整体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痛支气管镜实施工作流程优化后,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对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整体满意度提高。因此,无痛支气管镜的实施流程的优化非常必要。
简介:摘要气管支气管结核容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管腔闭塞型是瘢痕狭窄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本文报道1例结核后左主支气管闭塞的患者,在CT引导下机械打通狭窄段,结合球囊扩张及二氧化碳冻融治疗使左肺复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结论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结论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以下简称为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男24例、女16例)TBTB患儿的临床转归,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治疗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治疗后肺不张恢复时间、气道梗阻解除时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40例TBTB患儿中35例为淋巴结瘘型(87.5%),5例为肉芽增殖型(12.5%)。常规治疗组和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治疗组男性比[50%(10/20例)比75%(15/20例),χ²=2.66,P=0.10]、年龄[(3.2±2.2)岁比(2.2±1.8)岁,t=1.41,P=0.16]、病程<1个月比[30%(6/20例)比35%(7/20例),χ²=0.11,P=0.73]、病变部位单发病灶比[45%(9/20例)比60%(12/20例),χ²=0.90,P=0.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常规治疗组显效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0例,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5.34,P<0.01),观察期内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治疗有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是快速清除气道内结核病灶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应提倡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为临床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2例,年龄(44.24±5.42)岁。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对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42例(46.7%)]。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有:喘息10例(11.1%),盗汗22例(24.4%),发热30例(33.3%),咯痰72例(80.0%),咳嗽78例(86.7%)。影像学检查:疑诊支气管狭窄34例(37.8%),疑诊阻塞性肺炎24例(26.7%),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例18例(20.0%),疑诊支气管肺结核14例(15.5%)。支气管镜下病变部位:左侧支气管受侵50例(55.6%),同时累及左上叶支气管26例(28.9%)、左下叶支气管16例(17.8%)、舌叶支气管8例(8.9%);右侧支气管受侵40例(44.4%),同时累及右上叶支气管24例(26.7%)、中叶、下叶支气管各8例(8.9%)。支气管镜检查表现为:管壁软化型4例(4.4%),瘢痕狭窄型10例(11.1%),肉芽增殖型18例(20.0%),溃疡坏死型24例(26.7%),炎症浸润型34例(37.8%)。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病症多样,易并发肺结核,临床应给予关注。
简介:摘要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科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咯血量>100 ml/24 h的中、大量咯血的107例患者(排除肿瘤性咯血)。107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显效率84.1%(90/107),总有效率90.7%(97/107)。根据栓塞前完善CT血管造影(CTA)检查情况、有无气管镜检查,分为联合组68例(有气管镜及CTA)和单CTA组39例,联合组的责任血管定位率高于单C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66/68)比84.6%(33/39),P=0.019]。联合组的栓塞显效率高于单C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7%(61/68)比74.4%(29/39),P=0.037];总有效率高于单C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1%(64/68)比84.6%(33/39),P=0.104]。对于良性病变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提倡完善术前气管镜检查,可提高介入栓塞疗效,对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