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煤矿井下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呼尘)危害程度,为尘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6至2018年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98家井工煤矿,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方法,对井下工作面呼尘浓度进行检测,对29家煤矿井下工作面的防尘措施进行调查并针对井下作业场所呼尘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家井下煤矿检测个体煤尘(呼尘)浓度样品1 238个,浓度为4.0(2.2,7.3)mg/m3,超标率为73.3%(908/1 238);采煤面煤尘(呼尘)浓度为5.4(3.0,10.6)mg/m3,掘进面煤尘(呼尘)浓度为3.7(2.1,7.2)mg/m3。采煤面呼尘浓度超标率高于掘进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尘措施应用上,57.7%(15/26)的采煤面和42.9%(9/21)的掘进面有煤层注水,采煤机、掘进机高压喷雾仅占38.5%(10/26)和28.6%(6/21)。结论煤矿井下工作面煤尘(呼尘)浓度严重超标,防尘措施未落实到位,应制定井工煤矿呼尘分级管理强制标准,加大防尘技术研究和落实。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煤矿矿区眼外伤患者的损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华亭煤业总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眼外伤61例(64眼)的临床资料。结果受伤原因均为井下工作意外事故。其中以运输工在巷道作业时因支撑巷道的液压支架管道意外爆裂,眼部被管道内的高压乳化液冲击致眼挫伤者35例(57.3%)占首位;其次是采煤司机被采煤机意外蹦出的高速旋转煤块击中眼部,导致的角膜穿孔伤和眼内异物伤者14例(23.0%);掘进队工人在使用风钻或水钻时被溅出的水泥屑和煤屑所致的眼睑皮肤异物及角结膜异物者12例(19.7%)。外伤性质以挫伤最多(62%);其次为眼球穿孔伤(20%),眼附器挫伤及裂伤(18%)。患者治疗前平均视力(logMAR)为1.28±1.08,治疗后为0.5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33,P<0.05)。结论矿区工人眼外伤与多种因素有关,以眼挫伤为主,对视力有直接损伤。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及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系统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管理措施,用以加强我国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期望有助于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科技生产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实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本文以煤炭企业的管理技术为例,引进现代化的机电管理技术并加以应用到企业生产之中,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但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各个矿厂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不同,且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单一的煤矿技术并不是一直都适用,其多样化的生产使得原有机电技术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这一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方面提出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改革和技术管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焊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方法,以参加体检的电焊作业人员46人92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不接触电焊的其他工人45人9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眼部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以结膜炎(50.00%,46/92)、角膜知觉减退(33.70%,31/92)、黄斑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阳性(27.17%,25/92)较高;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工龄≥10年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工龄<10年作业人员(P<0. 05)。观察组作业人员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依次为前囊膜(56.25%,9/16)、后囊膜(37.50%,6/16)和赤道部(6.25%,1/16);黄斑改变OCT图像依次表现为黄斑区的视细胞内外节连接部分(IS/OS)局部微小缺损或断裂(100%,25/25)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部微小断裂或缺损(52%,13/25)。结论电焊弧光能引起作业人员结膜炎、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多种损害,应重视角膜知觉及OCT检查,便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简介:摘要本文以Matlab为工具,利用有限容积法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从而对高温作业专业服装各层的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并结合附件中的相关数据解得各层的温度随厚度、时间的变化关系函数。
简介:摘要管理理念落后、机电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缺乏健全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设备管理资金不足、设备老化严重及机电设备选型不合适等问题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几项措施,为保证煤炭企业在用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机电设备故障率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作业治疗还存在定义不统一、流程不规范等情况。为了规范作业治疗的定义、范围、流程,促进作业治疗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12月制订了《作业治疗实践框架》(2019版),结合作业治疗专业内涵和国际最新进展,梳理了作业治疗定义、范围、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就《作业治疗实践框架》(2019版)具体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希望加深康复从业者对作业治疗的理解,更新作业治疗理念,规范作业治疗流程,培养良好作业治疗临床思维,提高作业治疗质量,更好地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