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移植手术由于患者合并症多、手术操作复杂,常发生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能实时连续监测心血管结构与功能,鉴别相应的病因,优化麻醉管理,评估移植肝的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被推荐用于高危的肝移植手术。由于肝病患者的特殊性,对TEE安全性的担忧仍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国内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文章结合相关指南和临床研究阐述了TEE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适应证、禁忌证和安全性,总结了风险评估要点和筛选流程,并对术中各个时期常见的TEE发现、常用切面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概括。

  • 标签: 肝移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部超声(TTE)联合食管超声(TEE)引导下皮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0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告知患者与家属本研究所用方案后由患者家属商量后选择引导方法,其中45例选择TTE单独引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8例选择TTE联合TEE引导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行经皮微创封堵术治疗。术后行TTE复查,比较两组一次封堵成功率;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行TTE检查,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封堵成功率(98.28%,57/58)高于对照组(84.44%,38/45),P<0.05。两组术后1个月左心房前后径、右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2/45比1.72%,1/5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E联合TEE引导下皮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一次封堵成功率高,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经皮微创封堵术 经胸部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微创心脏外科直视手术(MI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淮北矿工总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接受MIDCS的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7.5±10.2)岁。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13例,左心房黏液瘤1例。20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中均采用TEE监测。麻醉诱导后TEE检查修正诊断,指导建立体外循环,开放升主动脉前指导心腔排气;术中,于病变处理完成后即时TEE监测心内血流、瓣膜及心功能情况;于手术操作完成、心脏复跳后,应用TEE评价手术疗效,以无残余分流、瓣周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为治愈。结果经术中引导,20例患者均准确置于引流管、排空心脏。TEE检查修正诊断5例:1例下腔型房间隔缺损术中发现另有一小的房间隔缺损,术中一并予以修补;1例房间隔缺损者房水平仅有微量分流,无需处理;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合并三尖瓣前叶裂,均行瓣叶修复后再予三尖瓣成形术;另1例则排除了左心房血栓。病变处理完成后,因术中TEE即时评估疗效不满意而更改手术方式2例:1例三尖瓣成形术后瓣膜关闭不满意者改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室间隔修补术后残余分流者改行胸骨正中切口继续修补。另有2例术毕即时通过TEE发现低心排血综合征,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全组未见食管损伤和相关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无残余分流、瓣周漏及少量以上反流,黏液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LVEF为54%~69%(61.40%±3.65%),与术前[44%~67%(58.70%±5.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6, P<0.05)。本组患者治愈率100%。结论术中TEE监测应用于MIDCS中,在补充修正诊断、引导体外循环建立、手术操作完成后监测心内排气、评价手术疗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微创心脏外科直视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心脏病 微创心脏外科直视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产前诊断血管前置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临床疑诊血管前置而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例54例。以术后胎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产前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四格表计算得出其诊断血管前置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54例患者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血管前置47例,其中误诊3例,漏诊2例;5例因临床出血疑似诊断而手术,联合超声及术后证实均无血管前置。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7%(44/46)、62.5%(5/8)、93.6%(44/47)、71.4%(5/7)和90.1%(49/54)。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可为产前诊断血管前置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和依据,减少干扰因素,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前置 超声检查,产前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TEE监测下接受第三代LVAD—HeartCon血泵植入手术的2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包括扩张型心肌病2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和缺血性心肌病1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转机前和停机后行TEE检查,监测左右心腔大小、左右心内径比值、心功能、排气、瓣膜反流、室间隔位置、套管位置、设备功能等。对LVAD植入前后左右心参数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患者LVAD植入前左心明显增大,右心不同程度增大。二尖瓣反流中量以上者16例,中量以下者7例。主动脉瓣反流微少量13例。三尖瓣反流中量以上4例,中量以下16例。合并左心耳血栓2例。TEE显示,与术前相比,装置植入后左室内径明显减小(42.0 mm/m2比32.8 mm/m2),左室射血分数增高(22.2%比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室径值及面积变化率在LVAD植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右室内径比值较术前减低(2.09比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由术前的向右偏移恢复至中线位置。LVAD植入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不同程度减轻。全部患者均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残余少量反流8例。结论HeartCon血泵可以充分有效地卸除左心室负荷,并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足够的心排出量。TEE对于LVAD植入术中决策有重要价值,可评价LVAD植入前的心脏病变、术中气栓、流入管位置、流出管通畅性和心功能,尤其是容量及左右心室平衡的评估,对于优化血泵功能至关重要。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左室辅助装置 HeartCon血泵
  • 作者: 康丽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0
  • 出处:《健康周刊》2018年5月 第18期
  • 机构:清河县中心医院 超声科,河北清河 054800
  • 简介:目的:通过本次研究对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为宫外孕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次研究的样本均为近一年来我院急诊收治的宫外孕患者,总样本量为80例。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和腹部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宫外孕的诊断工作。将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和阳性率更高。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宫外孕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超声诊断是一种便捷又经济的手段,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阴道超声能够解决腹部超声存在的问题,使宫外孕的诊断阳性率得到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宫外孕;诊断;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及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数据进行分析,探讨cTTE和TEE检查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疑诊PFO相关疾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cTTE及TEE检查的患者1164例。分析TEE、cTTE及二者联合方法对PFO的检出率,cTTE对右向左分流起源以及分流量的诊断评估结果,TEE对PFO形态结构特点的诊断结果。结果1164例患者分为先兆偏头痛(MA)组314例、无先兆偏头痛(MO)组219例、隐源性脑梗死(CCI)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79例和其他病变组352例。cTTE和(或)TTE检出PFO 282例(282/1164,24.2%)。4组不同临床分组间PF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1),其中MA患者PFO检出率最高(98/314,31.2%)。1164例患者中764例接受了cTTE检查,检出PFO170例(170/764,22.3%);816例患者接受了TEE检查,检出PFO 221例(221/816,27.1%)。412例患者接受了cTTE和TEE联合检查,检出PFO125例(125/412,30.3%)。接受cTTE检查的764例患者中,cTTE检出右向左分流者474例(474/764,62.0%)。其中170例PFO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101/170,59.4%);383例肺循环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少量者居多(185/383,48.3%);79例二者合并存在者,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54/79,68.4%)。TEE检出的221例PFO患者中,均可记录PFO宽度,平均宽度为(1.61±0.92)mm,狭长形态PFO78例,平均长度为(10.53±3.52)mm。TEE检出分流132例,其中左向右分流12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9例;检出房间隔膨胀瘤14例,左心房房间隔袋20例,瓣膜丝状物41例。结论MA、CCI和(或)TIA患者PFO检出率高于MO和其他疾病患者。TEE与cTTE联合应用可提高PFO检出率。cTTE对于右向左分流的检出以及右向左分流起源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PFO相关疾病患者中,PFO右向左分流多为大量,半数以上存在肺循环右向左分流,在检查中需注意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卵圆孔,未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三维超声(3D-TEE)引导下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安全性与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D-TEE引导下行PBMV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24个月。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二尖瓣反流面积及三尖瓣反流面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面积、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肺动脉压力。结果术后即刻的二尖瓣瓣口面积显著大于术前,术后即刻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左心房平均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即刻的二尖瓣反流面积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NYHA心功能>Ⅱ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术前(4.2%、2.8%比84.5%);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反流面积均显著高于术前,三尖瓣反流面积、NT-proBNP、肺动脉压力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放射禁忌或对比剂过敏的MS患者,3D-TEE引导下PBMV术较安全,且远期疗效较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三维 二尖瓣狭窄 球囊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手术前行TEE检查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将患者分为A组(累及主动脉5例)和B组(主动脉弓部溃疡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诊断情况,引导鞘管、导丝在手术中快速进入夹层情况,并观察封堵器的稳定性、位置、对血流的局部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TEE检查发现,封堵治疗的效果较好,在其引导下可以成功将主动夹层破口封堵。A组患者主动脉夹层的破口被封堵后消失,被累及的夹层假腔形成血栓,血流速度由230 cm/s减为120 cm/s。B组患者主动脉管壁与封堵器紧密结合后破口消失,主动脉弓部的血流速度为120 cm/s,封堵前后封堵器具有稳定性,并且对血流的局部无明显影响,术后40 d复查,封堵器位置无偏移现象。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进行TEE检查,可有效地观测患者的病变程度,避免漏诊;在手术中可准确引导手术者放置封堵器;完成手术后,能够精确评估患者的手术效果。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封堵术 间隔封堵器 搏动血流 诊断 技术评估,生物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超声(TEE)引导下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109例Pm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50例患儿采用TEE引导下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微创组),59例患儿采用右腋下直视小切口手术治疗(直视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引流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并对比两组患儿术后1年的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三尖瓣反流率、残余反流率等基线资料均相似(均为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74.2±11.0)min比(133.0±28.4)min]、术后引流量[(58.0±18.4)ml比(108.2±25.1)ml]、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5.1±0.8)d比(16.5±4.2)d]和住院时间[(5.2±1.6)d比(7.8±1.9)d]均低于直视组(均为P<0.05)。但微创组的手术成功率与直视组比较(98.0%比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组的心律失常(6.0%比18.6%)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2.0%比11.7%)均显著低于直视组(均为P<0.05)。术后1年复查,微创组的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直视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EE引导下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PmVSD患儿效果可靠,且术后并发症率更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 标签: 经食管超声 经胸微创封堵术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VP的2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56±14.40)岁。患者MVP术前均行4D-TEE检查,精准评估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及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和反流程度,测量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收缩期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叶各个分区(将二尖瓣前叶和后叶的外、中、内部分别命名为A1~A3和P1~P3)的高度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探查对术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选择合适的成形环尺寸,完成MVP操作后,利用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心脏复跳后再次行TEE检查,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即刻评估手术效果。21例MVP患者术后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再次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1)观察术前通过4D-TEE诊断的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反流程度,以及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术前4D-TEE所得的二尖瓣各参数与手术最终使用的成形环尺寸的相关性;(3)比较心脏复跳后利用TEE测得的对合高度与术中术者在直视下利用亚甲蓝染色测量的对合高度的相关性等;(4)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4D-TEE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的结果对比,25例患者病因和病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0%(24/25)。对病变部位发生在瓣叶的单一区域或某两个区域诊断的准确率为14/14,对交界区病变及多个区域联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2/3、4/5。术前4D-TEE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2级6例、3级2例、4级17例,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通过术前4D-TEE测得的各指标对术中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AP(X1)、左右纤维三角距离(X2)两个参数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方程:成形环尺寸Ŷ=10.506+0.230X1+0.395X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为0.613,提示模型拟合的效果良好。DAP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86,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50,提示二者对成形环尺寸的预测均有较大意义。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即刻TEE测量的A1-P1、A2-P2、A3-P3的对合高度及三个对合缘的平均对合高度与术中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16、0.951、0.953,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为术后反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30.0(P<0.05),提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再次加重。结论4D-TEE不仅可以在MVP术前精准地判定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并根据测量的定量参数预测术中实际使用的成形环尺寸,协助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决策,而且可以在术中实时评估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它提供的参数对术后早期的成形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四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食管超声引导下右腋下小切口右心室途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确诊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447例,均行单纯食管超声引导下右腋下小切口右心室途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其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447例患儿封堵成功444例(99.33%),失败3例(0.67%)。封堵成功者术后食管超声监测未见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较术前明显增加;未见明显主动脉瓣新增反流,存在轻微残余分流12例(2.68%),均<2 mm。术后12 h超声发现封堵器移位1例。随访1年,所有患儿无房室传导阻滞、新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封堵器脱落、溶血和栓塞等并发症;术后存在轻微残余分流12例中已闭合9例(2.01%),仍有<2 mm残余分流3例(0.67%)。结论单纯食管超声引导下右腋下小切口右心室途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食管超声 右腋下小切口 经右心室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用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组织病理诊断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和同期子宫腺肌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等诊断效能差异情况,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位置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腹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综合评价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差、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97.27%、94.44%、95.54%、96.59%和96.00%)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70.91%、65.56%、71.56%、64.84%和68.50%)和阴道超声单独检查水平(84.54%、82.22%、85.32%、81.32%和83.50%)(χ2=6.702~51.800;P=0.000~0.010),且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水平(χ2=6.103~12.336;P=0.000~0.013);腹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综合评价对壁间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和阔韧带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96.77%、100.00%和100.00%)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水平(72.58%、62.50%和45.45%)(χ2=5.128~13.985;P=0.000~0.024)。结论腹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综合评价用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单独检查,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平滑肌瘤,子宫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利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实施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编码使用简单随机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以患者手术或者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观察超声阴道超声、联合超声检查对12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病因的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对120例患者进行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发现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0.83%(97/120),高于超声的69.17%(83/120),误诊率为11.67%(14/120),低于超声的21.67%(26/12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χ2=4.320,P=0.038),两种检查方式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检查的准确率[96.67%(116/120)]高于阴道超声超声,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033,P<0.001;χ2=20.748,P<0.001;χ2=8.772,P<0.001),三种超声检查方式在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检查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6,P<0.001;χ2=8.514,P=0.014),在流产、卵巢囊肿破裂和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尤其是对于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检查中意义更为明显。

  • 标签: 妇产科,医院 急腹症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 妊娠,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