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一例脑脊液耳漏合并鼻咽部脑膜脑膨出病例。男性患儿,头部外伤后反复发作性化脓性脑膜炎,经颞骨CT及MRI检查诊断为脑脊液耳漏,手术修补后1年之内脑膜炎再次反复发作,颅脑MRI水成像检查发现鼻咽部脑膜脑膨出,鼻内镜下手术修补,术后随访9年,未见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夹闭术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经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内镜夹闭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冲洗漏口,给予钛夹夹闭漏口,所用钛夹数目1~3(1.70±0.68)个。术后发热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第2、4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漏口均愈合。结论内镜下夹闭漏口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疗效明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种精准放置管腔内负压引流管的方法。方法两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分别为47岁女性(病例1)和67岁男性(病例2),分别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和“上腹部不适1年”于2019年10月和2019年1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胃镜活检病理分别显示为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病例2的CT诊断结果示胃恶性肿瘤伴小网膜囊淋巴结转移。两例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D2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至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病例1在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6天拔除鼻肠管,术后第7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0℃,术后第8天透视下确定为EJAL,并精准放置漏口内负压引流管,见图3。病例2术后第5天发热,体温38.6℃,腹腔引流液颜色浑浊并分层,约1 000 ml,引流液淀粉酶为13 000 U/L。当天透视下确定为EJAL,同时精准放置漏口内引流管,持续腹腔引流,营养和抗感染治疗。精准放置引流管的方法:透视下放置漏口内负压引流管至尖端离漏口3 cm左右;注入泛影葡胺,精准调整使引流管侧孔靠近漏口,负压吸引。观察指标:观察漏口内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记录抗生素使用时间、漏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两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精准放置漏口内负压引流管,病例1和病例2放置该引流管后分别间断发热6 d和5 d;漏口内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300 ml和400 ml,患者2第2天引流量不足200 ml;发生漏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10 d和6 d;分别于第24天和第14天诊断为漏口愈合,并恢复饮食;住院总费用分别为61 297元和63 942元。病例1随访30个月,健康状况良好;病例2随访8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对于EJAL,精准放置漏口内引流管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少肠液流入腹腔、减轻感染、加快愈合,方法简便且易于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spontaneous cerebral spinal fluid otorrhea,SCSFO)病例。例1,患儿男,9岁,因“右腮腺区隆起伴右耳溢淡粉色液2年”入院,曾于外院接受脑脊液修补术治疗,再发后就诊于我院,影像学提示右侧颞骨肿物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外耳道封闭术后改变,右侧上颌骨、颞骨、蝶骨、枕骨及肩颈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患儿多处漏口且部分漏口未闭,遂接受颞下窝进路TypeB岩部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包块再发并反复头痛,考虑颅高压,先后行钻孔脑室外引流置管术及脑室穿刺脑室腹腔引流术减低颅内压力,随访2年无复发。例2,患儿男,5岁,因“间断头痛1年,加重伴左耳痛、发热3个月”入院,伴呕吐、发热,曾按“脑膜炎”接受治疗,我院颞骨CT提示中颅窝局部骨质缺损,行经乳突/岩骨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出现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高颅压表现,甘露醇降颅压治疗缓解症状,随访1年无复发。
简介:摘要与胰腺术后其他并发症相比,乳糜漏发生率较低,但长期、大量乳糜漏可引起营养不良、免疫抑制、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胰腺术后乳糜漏的发生与术中淋巴结清扫所致的乳糜池或淋巴管损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有关。因其临床特征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引流液成分分析,现行诊断标准普遍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专家共识标准,但该标准仅适用于孤立性乳糜漏,临床适用价值仍有争议。引流液成分分析和腹部CT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而淋巴管造影不仅可以明确渗漏部位,还具有治疗价值。乳糜漏的治疗通常采取阶梯式治疗策略,通畅引流、调整饮食、生长抑素药物等保守治疗可使多数患者痊愈,手术治疗较少使用,手术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证。术中妥善结扎淋巴管,优化围手术期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预防术后乳糜漏,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7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21~75岁,中位年龄5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胆漏发生情况、治疗及疗效。结果同期行肝胆手术12 780例,胆漏发生率0.57%(73/12 780)。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3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23例,胆肠吻合术后11例,肝切除术后7例。采用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疗15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治疗8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4例,ERCP治疗1例,均治愈。单纯性腹腔引流治疗17例,治愈13例;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治疗18例,治愈16例。二次手术治疗10例,治愈8例。总治愈率89%(65/73),8例未愈,其中1例死于二次手术后腹腔出血。结论肝胆外科术后胆漏发生率仍较高,应尽早判断胆漏位置和严重程度,尽可能选择微创治疗,避免盲目进行二次手术。
简介:摘要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是临床上面临的一个难题。脑脊液是一种保护大脑和维持颅内压的生理性液体,脑脊液漏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并增加脑膜炎的风险。正确有效的硬脊膜缝合和修补是恢复的基础,硬脊膜的修复难以通过药物途径得到缓解,因此脑脊液漏及时识别和细致修复,对于恢复和降低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相关不同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就脑脊液漏的病因和诊断及其修复方法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以避免伤口和椎管内及颅内感染、延迟愈合、假性硬脊膜囊肿形成、脊髓神经受压等并发症发生,能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乳糜漏的可行性、安全性、治疗效果,以及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60例乳糜漏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乳糜胸37例、乳糜腹10例、乳糜尿4例、乳糜胸合并乳糜腹5例、乳糜胸合并心包积液2例、盆腔乳糜性积液2例。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均先行淋巴管造影,而后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统计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淋巴造影成功55例,5例患者乳糜池和胸导管未见显影,造影成功率91.7%。单纯淋巴管造影23例、胸导管栓塞23例、乳糜池胸导管针刺毁损5例、直接淋巴管栓塞4例、胸导管球囊扩张成形5例。治疗后痊愈39例(65.0%)、有效14例(23.3%)、无效7例(11.7%),总体有效率88.3%(53/60)。并发症发生率8.3%(5/60),均为轻症并发症。失访患者4例,完成随访者56例,随访时长0.5~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病情复发1例(2.0%,1/49)、死亡8例。结论介入治疗乳糜漏安全、有效、并发症低。根据淋巴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合理可行,疗效良好。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后出现结肠漏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2例患者二次手术行肠造瘘术后顺利出院,1例患者在保守治疗失败后再次行回肠造瘘后顺利出院。胃癌术后结肠漏治疗应以肠造瘘为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术中应及时消除隐患,减少结肠漏的发生。
简介:摘要Leriche综合征是腹主动脉末段至髂动脉段,因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引起纤维斑块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锁导致远端血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本文报告一例69岁男性患者曾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行保守治疗5年无效。再次就诊MRI显示腰椎未见明显异常,转血管外科排除血管病变。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显示未见异常,认为症状与血管病变相关性较小,建议再次骨科就诊,以排除腰椎病变。经仔细查阅腰椎MRI后发现L2椎体水平以下腹主动脉腔内信号强度不均匀性增加,行腹主动脉CTA检查示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硬化,并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腔狭窄及闭塞,诊断为Leriche综合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乳糜漏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1例行甲状腺根治癌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17例,年龄(42±12)岁,年龄范围为21~58岁。根据患者术中情况的不同,分别行保守治疗、胸导管漏口缝扎术治疗及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治疗,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及治疗效果。结果13例保守治疗治愈;6例行胸导管漏口缝扎术治疗,4例治愈,2例失败后改用胸腔镜下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2例胸腔镜下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术中熟悉颈部解剖、彻底结扎淋巴管及避免损伤胸导管是预防术后乳糜漏的关键;术后常规予以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包扎和早期低脂饮食有利于减少术后乳糜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