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华地羊,原名高原鼢鼠,又称瞎狯,藏语叫塞隆。原产青藏高原海拔2800-4200米的祁连山草原上,系小型哺乳动物,头大而扁,耳不发达,脚无蹄有蹼,体粗而圆,体长20-24厘米,尾长3-6厘米,眼极小,前蹼发达而锋利,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浅赭色,长毛1.2-1.7厘米,毛柔软而平整。一般来说,成年中华地羊重380-500克。中华地羊头骨较大,鼻骨短,上颌骨有门齿1对,臼齿3对,下颌骨有门齿1对(比上门齿长),臼齿3对。牙齿表面呈橘黄色。颈椎7节,胸椎12节,肋骨13对,荐骨4节,尾椎15节,前臂骨由桡骨和尺骨组成。后肢骨上端较宽扁,股骨头呈半球形,髌骨略向内凹。前后肢表面有5指(趾)。骨骼表面略呈白黄色,质坚硬,有腥味。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简介:利用新疆、甘肃、内蒙古三个细毛羊主产省(自治区)5个县(旗)细毛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养殖户资源禀赋条件对养殖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该户为科技示范户,并且家庭中是有村民代表,户主有兼业等个人及家庭资源禀赋情况对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养殖户若掌握机械剪毛、羊毛分级打包以及穿羊衣技术,且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具有贴息贷款资格,也相应获得种公羊及能繁母羊补贴,羊毛销售渠道及易获取羊毛价格信息均促进养殖户养殖效益提高。因此,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科研力度,通过技术推广、政策完善等措施对养殖户开展技能培训;其次,对养殖户绒毛用羊养殖提供资金扶持,为绒毛用羊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最后,加强对绒毛用羊产业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促进合作社向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保障绒毛用羊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