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7月6日,当牛根生神采奕奕地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一起步入会场时,许多人可能又会想起年前那个声泪俱下发表“万言书”的老牛。但此次,中粮集团联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出资逾61亿港元购得蒙牛乳业约2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中最大的一宗股权交易,其合作方式被称之为新形势下的“国进民退”或“公私合营”。据《牛根生如是说》一书透露:“牛根生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被别人控股。”蒙牛此举显然与之大相径庭。纵观蒙牛的发展史,在业务上涨时,老牛没有将控股权旁落。在危机关头,老牛亦通过努力避免了外资收购的风险。为什么最后老牛却选择了一家国企出让控股权呢?
简介: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都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也面临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多重问题。这种外部市场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企业自身的股权质押爆仓使得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因而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事件开始增多并引发了人们对"国进民退"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先是基于12家上市银行国有股权的近11年的变动趋势判断出银行业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再根据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银行国有股权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银行绩效也未必会降低,因为国有股权与银行绩效呈现的是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国有股权的增加只要在合理的范围还是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的。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民营企业家、政府、银行三方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