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很多人物专访都有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但这有高明与不高明之分。高明的记者把人物外貌的描述,看作是揭示报道主题、定出新闻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不高明的记者只是为描写而描写。为此,人物专访中的人物形象描写要十分讲究。一、人物形象描写要有特色,符合人物的身份。比如一美国记者这样描写我国著名舞蹈家戴

  • 标签: 人物专访 人物形象 报道主题 新闻价值 惠芬 内在性格
  • 简介:人物采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采访,它是写人物通讯、人物传记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这些新闻人物通常是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中总能千方百计接近采访对象,同时自己也扮演角色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因此采访显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记者在此氛围中常能提出一些常人未曾想到的问题,获得一些常人未曾获得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人物采访的魅力所在.

  • 标签: 采访技巧 新闻人物 人物采访 采访对象 人物通讯 人物传记
  • 简介:人物类报道在新闻性与文学性之间由于平衡性的欠缺而长期处于纠结状态,而我国学界对人物类特稿的研究在系统性与深刻性上略显不足,因此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人物特稿写作规律就显得较为迫切且意义十足.《人物》杂志2012年5月以后以新颖的理念、娴熟的叙述技巧改版面世,赢得了受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因而成为人物类特稿研究的绝佳范本.本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维度探究人物类特稿的叙事规律,力求为特稿写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 标签: 叙事学 人物类特稿 《人物》 故事 话语
  • 简介:一日编者接到一篇写某商场经理廉洁自律的稿件,乍看时觉得文中所述人物似曾相识,经回忆想起前不久发过的一篇写某工厂厂长廉洁奉公的稿子,内容大同小异。究其原由,就是后一篇文章没有写出商场经理的职业特色。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特色。紧紧扣住人物的职业特色去写人物通讯,才能使写出来的人物贴近生活,突出个性,展现风貌,显示特色,才能使写出的人物“悲欢有主,啼笑有根”,多姿多采。不然,就会使笔下的人物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概念化,模式化,鉴定化,令人读来索然寡味。

  • 标签: 职业特色 索然寡味 发过 文中 令人 要虚心
  • 简介:新闻报道到底能不能发议论呢?这个学术问题在五十年代初期曾有过争论,一方认为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议论是作者主观的东西,要不得;另一方则认为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事实由于有了议论而发光生辉,少不得。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认识仍不一致。据说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于在胡乔木同志身边工作多年的《人民日报》记者商恺同志,看看乔木同志对此

  • 标签: 人物通讯 新闻报道 客观事实 胡乔木 学术问题 《人民日报》
  • 简介:今天,先进人物报道在冷落多年之后又被重新提起,目前,已在各报的报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发挥了强有力的教育宣传作用。今天的先进人物报道有什么特点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进人物报道的凡人化方式,即把先进人物写成“人”,而不是神,是经过努力可以做到,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 标签: 中国青年报 青年科学家 长篇通讯 心理描写 宣传作用 个人生命
  • 简介:本文通过对第8-11届(2001-2004年)中国广告节入选电视广告作品的分析研究,指出当代广告中青年女性和男性人物不同以往的诉求特点,揭示出广告中所隐藏的当代中国人的心灵状态。

  • 标签: 当代广告人物 性格 女性 男性 诉求特点
  • 简介:自2005年以来,河南出现了一系列正面人物报道,其中谢延信和李灵分别是2007年度、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二人身上有诸多相似元素,但对二人的宣传却体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的传播特点。对比二人的宣传历程,会让我们得到某些启发。

  • 标签: 典型人物报道 新媒体 力量 2007年 2009年 感动中国
  • 简介:范以锦:开创南方报业模式;李开复:找到一片真正的自由天空;吴海民:创新报业经营的“木桶理论”;张富汉:绘制报业扩张的蓝图;李彦宏:中国“搜索之王”;胡舒立: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 标签: 中国传媒 创新 人物 名单 提名 年会
  • 简介:本刊讯(记者李栋)1月16日,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八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暨2015年度经济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在京启动。据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负责人介绍,本届评选活动将集中展示2015年经济新闻报道的新内涵、新亮点、新成果。

  • 标签: 人物评选 李栋 主流声音 货币篮子 专业权威 传播力
  • 简介:移动传播环境中,人物类纪录片以“微”为特征,采取平民化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关注视角的改变对其叙事策略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二更”创作模式,从叙述结构、叙述方式和叙述语言三方面试分析人物类微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变化和二更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

  • 标签: 移动传播 人物类 微纪录片 “二更”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媒介环境正在迅速重构,当代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探索者,其媒介的使用习惯、选择偏好和价值倾向均与媒介未来的探索和实践紧密相连。大学生喜爱哪些媒体和哪些媒体人物,对我们了解媒体品牌价值和媒体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当代大学生 媒体 人物 媒介环境 社会影响力 信息技术
  • 简介:随着媒介终端种类的繁杂,观众对于内容的选择方式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制作、传播电视新闻,但是也使得人们眼见为实的心里欲望更加强烈,也想再来看看电视确认,体验和新闻当事人对话的现场感。所以电视人物访谈的形式满足了观众第一体验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面对面》节目的前期后期制作的分析,认为要让电视人物访谈在当今媒体中脱颖而出需要做到“三度’L灵活度、真实度以及维度。

  • 标签: 电视人物访谈 灵活度 策划 真实度 维度
  • 简介:由央视网、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中国电视购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首届“中国电视购物风云人物与中国电视购物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于4月份正式启动。

  • 标签: 电视购物 中国传媒 企业评选 风云人物 诚信 北京邮电大学
  • 简介:华东九报联合开展的人物新闻竞赛好稿评选于1995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南京举行。在这次好稿评选中,评委们严肃认真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记述的是评选过程中几个片断。评头品足好中选优评选好稿,要突出一个“评”

  • 标签: 新闻 竞赛 “评” 华东 南京 解放日报
  • 简介:本文针对娱乐明星隐私权保护程度应弱于普通民众隐私权的流行观点,在对其主要理由,公共利益、公众兴趣、利益均衡、自愿界限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主张娱乐明星隐私权的保护应该与普通民众相同,不应附加额外限制。

  • 标签: 娱乐明星 公众人物 隐私权 反思
  • 简介:各传媒单位:创新成就传媒,人物引领创新。随着传媒科技的高速发展,传媒的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使得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此背景下,如何在众多媒体中木秀于林?创新无疑是传媒发展的永恒主题。

  • 标签: 中国传媒领军人物 传媒系列 创新传媒
  • 简介: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除了满足我们日常的信息需求之外,大众传媒也提供给了我们大量的人物形象。电子传媒特别是电视直观地将各种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中介性接触产生类同于现场情景下的某些亲密性,从而使它成为一种特殊情景下的人际交流。受众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做出情感和认知的反应,这就是195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HortonandWohl提出的“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interaction)。青少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这种对媒介人物的依恋表现得尤为显著,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上升到偶像崇拜的层面。本研究对浙江省近5000名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62份.对其中103名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我们将有关偶像的选择设计为开放型问题,调查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 标签: 偶像崇拜现象 人物形象 中学生 榜样学习 媒介 现代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