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层通讯员队伍中有一大部分是农民通讯员或业余通讯员,文章写的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事,因而被称为“土记者”。我做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业余时间写稿已有7个年头。一直把自己当作“土记者”来看待,每年写稿近200篇,在市级以上用稿100多篇,稿件命中率达98%。别人总认为我和报社编辑有关系,发的是“关系稿”。其实,我写稿不离“土记者”身份,每篇稿件具有二种“土味”。一是文章
简介:好新闻需从“土”中刨,这是我从事新闻采写几年来的体会。一、题材需从“土”中觅《姚世贵治家》一文的新闻线索是我前年夏季在金集乡农田基建现场上发现的。当时有人告诉我:当年穷得叮铛响的姚世贵推行家庭分工制、奖罚制、民主理财制、家庭工资制,并坚持召开家庭会议,从而脱贫致富。这件事一下子就在我头脑里扎下了根。近
简介:在新媒体冲击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纸媒,出于突出自身特色、强化舆论引导等原因,普遍有加强评论的意愿和趋势,特别体现在评论版的扩充和改版上。但受作者队伍、媒介氛围、运行机制等因素制约,评论版稿件质量并不如人意,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整体上变弱。在媒体融合发展、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的情况下,报纸要加强评论版这个重要的舆论阵地,还需要理念和产品的不断创新。
简介:提起对农广播,一般都会因“农”而被人冠之“土”。所谓“土”,就是强化频率的“农”本色、广播的“声”特长,具体而言,就是对象的针对性、内容的服务性和表达的通俗性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创办两年多来,坚持“土”“洋”结合,使对农广播焕发出特有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简介:拉萨是全球著名宗教城市之一,集“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民族与国家”等现代性命题于一体。本文以《西藏日报》、《西藏商报》两家媒体对拉萨城市交通、住房、休闲生活城市空间的报道为例,发现拉萨媒体建构起了民族与国家、传统与现代相和谐的政治和文化图景。本文认为,拉萨媒体需要肩负的责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形成,以及让城市中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在现代性的维度下走得更加良性。
简介:近日,我来到辽宁陆军预备役192师驻铁岭高炮团的编兵单位——辽宁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前进报社开展的"记者蹲点"活动。有生以来第一次下到360米深的矿井下。我感到,"记者当兵"是一次很好的到基层一线蹲点调研活动,
简介:文章主要探讨乡村媒介空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具体来说,因制度力量的驱使,以文化媒介为中心的媒介文化在转向以技术媒介为中心的媒介文化的同时,乡村社会的现代媒介意识或观念开始萌发并发展,进而开启了乡村社会的媒介化生存。
简介:
简介:纸质媒体经过不断改版扩版蓬勃发展,电视以其声像并茂的天然优势一直以来独领风骚,网络也正显现着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广播在多维传媒时代激烈竞争的格局中,是否能够始终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不断扩大这个空间,这是广播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广播人只有不断寻找发现广播的新优势,不断开掘利用广播的潜在优势,不断在实践中发挥优势,才能增强自信,推进广播不断发展。
简介:《新闻记者》2004年第7期发表李天伦的文章《给'疑似新闻'以存在的空间》。文章说:韩国要'抢注端午节',我国将设50个省级行政区、首个脑死亡标准出台,等,这些新闻,最近因为有关方面的辟谣和澄清,被媒体称为'疑似新闻'。有评论分析其原因,文章的主要观点,笔者是赞同的,但评论认为'疑似新闻'直接伤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造成的后果也更严重,笔者不敢苟同。文章认为,按照新闻规律,'疑似新闻'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说,'一个新闻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根本就不必随时准
简介:21世纪,我们人类正面临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这一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广播界来说,无论是采访、编辑、播音主持,还是控制、播出、发射,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大家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技术。为此,全国各地广播电台近几年已经全面改革了传统的技术设备,新上了广播领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设备——音频工作站,为各个广播电台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向广播人提出了新的挑战。
简介:在具体编辑工作中,我相信几乎所有的要闻版编辑们都会有此体会,那就是经常性地感觉要闻版面不够用,恨不得多出几个一版、要闻版才好。版面的扩容增量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现有的版面上动脑筋去挤,再就是增扩版。根据在《辽宁日报》出版部的工作体会,在这里我想谈的是在前者。具体“挤”法有以下几种:
简介:2009年2月24日,瓦莱塔修复工程的考古人员在圣·乔治广场下发现一条幽深却可供人穿行的隧道。这难道是马耳他骑士团在当地建设的地下城堡?
简介:危言耸听的标题、打擦边球的假新闻屡见不鲜,让人感慨“信息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远”;网络谣言和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往往陷入“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频频发生的自媒体乱象,备受诟病。如何规范自媒体发展,使其回归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一道必须解决的网络治理课题。
简介: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正面临着挑战。地市报在中国的报业架构中处于“三级办报”的第三级,是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有关统计数字,2006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家.其中地市级报纸882家。占报纸总数的45.51%。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摄影事业也相应有了一定的改变,它作为一门特色鲜明的行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有别具一格的方面。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空间摄影的需求越来越浓厚,本文就针对摄影行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简介:近几年,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业余通讯报道队伍不断壮大,新闻宣传工作一直名列全地区前茅,一支上千人的"土记者"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县城乡上下。为保证该县通讯员队伍的不断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首先,各级党委、政府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并作为量化指标纳入年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来完成。
简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创空间成为近几年上海最时髦的热词。
简介:今天,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世界又带来了一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在这种大变局中不迷失方向不落后挨打,就要把握变局认清方向,而要想把握网络时代的变局首先要了解现有的网络大格局。
简介:从1982年《湖南妇女报》复刊到.现在,新时期中国女性媒介的发展历程不过20余载,其生存现状与理想状态亦相差较远,但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发展空间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正所谓挑战与机遇共生,困境与出路并存。获得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妇女媒介也不例外。从宏观社会语境来看,中国女性媒介要获得长足发展与良性循环,必须拥有两大社会资源:一是要具备明确的女性主义立场,二是要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渠道。
“土记者”写稿要有“土味”
好新闻需从“土”中刨
报纸评论版如何提质增效
“土”“洋”结合彰显对农广播的时代性
现代性与空间想象——拉萨报纸建构的城市空间研究
地下360米的采访历练
乡村媒介空间的现代转型
塑造期刊形象 开拓发展空间
利用广播优势 开拓发展空间
给“疑似新闻”以存在空间
借网络功能 拓广播空间
把要闻版空间“挤”大
十字军地下传奇
让自媒体空间回归健康有序
地市报生存空间的拓展
对国内空间摄影现状的分析
沃土育苗壮——记黔江县培育出一批土“记者”
众创空间“洗牌年”,静安有高招
世界网络空间的格局与变局
女性媒介的社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