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1期
  • 机构: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际之间的交往愈加显得频繁而重要,人们运用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因而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都知道:好的语言表达能够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反之,则会导致交往失败。学生最终都要步入社会这个人生大舞台,因而有意识地培养并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口才,是十分必要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兴发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7期
  • 机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全班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班主任的素养至关重要。但是,现在许多班主任都有同感:如今的学生难教育。的确如今的独生子女特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侨乡的出国热、新的读书无用论的风起、应试教育的顽疾依旧、还有社会上教育公平意识的增强、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等,对传统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挑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英琼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9期
  • 机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写作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学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原材料,用思维方式加工、整理,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然而对同一种事物,有的人能领悟到深层的意义写出好文章,有的人却举笔无言或内容形式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这就是思维能力的差异。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来培养,教师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并以这种思维训练活动进行写作,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写出好的文章。加强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高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3期
  • 机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往往与思维活动分不开。“词不达意”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有了清楚的思想内容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而是思想本身就不清楚或概念模糊造成的。所以,锤炼语言其实就是训练思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袁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3期
  • 机构: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培养21世纪新人才的关键,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呢?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学生读书,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转化过程中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就有着创造性思维的因素。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独立性,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人不同,要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的首创性、科学性,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上。当然,独立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讲,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如何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呢?1、激发质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讲,鼓励是多多益善的,有了鼓励,才会增强他们的自信,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去学习。而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首先要改变观念,改变学生“我不懂,老师会讲”的观念,改变教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打乱教学时间、教学计划的观念。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2、创造质疑环境,培养质疑精神。宽松的环境是培养独立性思维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判断,并不断鼓励他们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教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