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心也从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成为各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无论从师资队伍建设,还是从质量保障的角度,高校内对教师业绩进行评价,构建科学的教师考评体系,一直是不断探索和研究和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已逐步形成了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来评价教师的参与程度及其业绩贡献。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乃首当其冲,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评价现状,认为存在薪酬激励、职称晋升和质量保障三种约束机制,并从教学管理角度提出教学业绩评价的国家、省(区、市)、高校“三级层面”及其内容和指标。
简介:一、评价现状(一)评价理念已有的教学评价依据是评价教师是否按照规定动作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很少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在此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的教师教学评价实质是一种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即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然后据此进行年终考核,并以此作为教师未来晋级、晋职和实行“奖惩”的主要依据。在此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评价仅仅被当作管理教师的一种手段,强调了职称评定和相关选拔的指标。这种类型的评价体系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益于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的自我激励和发展,无益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创新意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