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竞技举重是从举重中分化而来的一个古老的运动项目。以前,人们只是把有关力量性的比赛称之为举重,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举重运动实际上分化成为了竞技举重(抓举和

  • 标签: 呼吸方法 举重台 呼吸深度 运动项目 运动员 杠铃
  • 简介:呼吸在武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将武术的呼吸技巧进行了归纳、整理。

  • 标签: 武术 呼吸技巧
  • 简介: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指出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加,同时,对其发病机理及如何减少易感性疾病的发生作了概括的介绍。

  • 标签: 运动 感染和免疫
  • 简介:保持心理优势对体育竞赛发挥技术水平,争取竞赛优胜是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众所周知,国内外重大比赛,水平高,而且十分接近,冠军和前几名的成绩相差无几。现代高水平的比赛包含优秀选手之间的精神和心理作战,胜负仅是一分或零点几分之争,历次重大比赛、特别是今年六运会予赛,许多名将和得分希望较大的好手,都因心理变化比较大未能自控而落第。由此可见,只有善于保持心理优势,能够高度自我

  • 标签: 心理优势 心率控制 体育竞赛 技术水平 运会 射击运动员
  • 简介: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训练和适应水平是长距离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一点是一致公认的。1962年,Smith等人对马拉松运动员的心电图做了研究,他们发现长跑运动员的QRS复合波的电压较高,T波也有所增大。这一点同后来1966年Arstria和Koivikko的报道是一致的。他们对46名耐力运动员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运动员出现心肌肥大。Cureton(1951)等发现,7次赢得奥林匹克长跑比赛冠军的Nurmi的心脏几乎是正常人心脏的三倍大。安静心电图描记被广泛用于临床心肌电冲动传导的检查。对长跑运动员亦有使用。但其作为诊断手段对运动员的价值受到有关人员的怀疑。例如,ST节段的测量主要用于诊断病人冠状血流是否受阻。而Gibbonns等(1977)对20名优秀长跑运动员的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

  • 标签: 长跑运动员 耐力水平 冠状血流 心血管系统 复合波 心肌肥大
  • 简介:慢性力竭性运动往往引起运动性疲劳。同时也是有氧运动耐力运动员所遵循的训练手段之一。有氧运动耐力运动员骨密度(BMD)水平低,可能是过量的耐力运动,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间接地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破坏了骨生理平衡所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其直接的作用,即引起骨细胞的凋亡。本文从细胞凋亡着手,探讨慢性力竭性运动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为消除疲劳,减少运动性损伤开辟一条新思路。

  • 标签: 慢性 骨细胞 细胞凋亡 动员 力竭性运动 有氧运动
  • 简介:体育疗法对促进循环系统的调节功能及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处。1981年起我们对常见慢性病进行体育疗法的指导及疗效观察,本文初步报导休疗对冠心病16例及高血压病8例的疗效。体育锻炼时间,最短半年,最长16年。体疗前的资料系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或从旧病历中摘录,以后则每半年复查一次,详细记录病史、体检、化验、心电图及其它有关检查,对照体疗对病人健康的影响等。一般资料

  • 标签: 体育锻炼时间 常见慢性病 血脂代谢 室早 束支传导阻滞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拟通过呼吸肌训练的实验研究,了解其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运动员的辅助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结果:四周的呼吸肌训练可显著性提高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了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peak值以及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的运动能力,且吸气组训练效果优于呼气组。结论:呼吸系统的功能能力是影响运动能力和VO2peak的主要生理学因素之一,在运动成绩测试和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呼吸肌训练的影响,在耐力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呼吸气肌力量训练也应成为重要的辅助性训练方法,这对缓解运动员运动时的呼吸异常及提高运动成绩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运动训练 耐力 呼吸肌
  • 简介:同济大学自1972年到1987年开展杨式太极拳锻练,15年中有三千多人参加学习,参加者中有81例心脏病患者。其中男60人,女21人。学生50人,教工21人,家属5人,外单位职工5人。最大年龄65岁,最小17岁,平均33岁。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新疆某高校在职教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了解该校教职工患慢性疾病现状,探讨运动干预对慢性病及异常指标的影响效果,为制定高校教职工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慢性病教职工进行12周中等强度规律性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在职教职工易患慢性病或异常指标依次为超重/肥胖(31.24%),脂肪肝(24.34%),高血压(19.34%),甘油三脂偏高(18.6%),心电图异常(12.11%),高血糖(8.82%),高尿酸(8.5%)。在诸多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中,显示体力活动不足与缺乏体育锻炼比重日益加大。通过运动干预实验,干预前后慢性病教职工异常指标改善比较明显。[结论]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不佳,患慢性疾病人数较多,需要加强健康管理,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教育,加强长期规律性运动锻炼引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或消除健康人群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 标签: 高校教职工 慢性病 危险因素 运动干预
  • 简介:次最大吸氧量、通气量和血乳酸常被用来评定体质、训练效果和治疗效果。研究人员通常都假定这些变量在不同的日子里是稳定的,而不考虑受试者和仪器所造成的日常变化(Faulkner1971)。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想检验这一假设以及用数量来表示受试者、仪器等的日常变异性。在连续几天里利用交叉设计测定有经验的自行车、跑步运动员在次最大强度自行车和跑台试验中的吸氧量、每分通气量和血乳酸。方法在8—9天内对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5名自行车运动和5名跑步运动员)随机进行四次自行车功率计试验和四次跑台试验。受试者在身体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自行车运

  • 标签: 自行车运动 跑台试验 最大强度 每分通气量 最大吸氧量 血乳酸浓度
  • 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