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首先界定了“N1+A+D+N2”格式的讨论范围,提出了A的语义指向类别,并用“指示代词或数量词插入法”从形式上验证A语义指向的规律性。其次,根据N1与N2的语义关系及其句法结构差异,对格式的类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说明,在语义前指上提出了属体关系、构体关系、喻体关系、逻辑关系四类;在语义后指上提出了领事限定、处所限定和时间限定三类;在语义歧指上提出了同位交叉关系。最后对A的语义前指和后指从双向凸显和双层限制两个角度给予了认知解释。

  • 标签: 语义指向 语义关系 凸显 构体 属体 喻体
  • 简介:法藏敦煌P.3861文献的梵汉对音资料所呈现的语音规律与《千字》、《开蒙要训》等敦煌遗存资料大体一致,反映了八、九世纪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河西方音的特点,如清浊界限禾甚分明,鼻音声母m、n、η有向mb、nd、ηg演化的迹象,舌上、齿头、正齿三组字混用,宕、梗、通摄-η尾消变,宕摄元音高化,-m、-n尾也有消变的痕迹,等等。与12世纪的西夏梵汉对音资料相比照,可以知道西夏与敦煌河西方音有明显的承续关系。

  • 标签: 敦煌文献 梵汉对音 河西方音
  • 简介:R2855残卷中有一篇完整的于阗“出生无量门陀罗尼”。这部经的于阗本是从梵本翻译的;咒语部分拿于阗字母转写梵词,可当作梵本看待,但和《大正藏》的悉昙体梵本不完全一致。各汉译本当中,智严的译本和于阗本关系最近,可能源自同一个梵本。初唐的智严对音中体现出了不空音系的特点。

  • 标签: 于阗 密咒 智严 对音
  • 简介:用一系列象征符号作为独特标识性,来塑造和传播一个地域形象,已经成为宣传和发展一个地域经济文化最基本而可行的举措之一。“形象歌曲”有三个重要特点:其一,形象歌曲必须具有标识性的象征符号功能。标识性功能形成过程的关键,就是重复使用象征符号以达到意义的累加;其二,在时素、人素和地素三因素与歌曲的锚定关系,地素锚定是“形象歌曲”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三,只有当象征符号具有了标识性,象征符号才会大范围流通,而形成新的象征价值。

  • 标签: 形象歌曲 象征 符号 标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1年海峡两岸‘文献与方言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23日至26日在天府之都的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适逢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这是对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最好纪念。此次会议的议题是“文献与方言研究”,而《方言》作者扬雄正是蜀人,使此次会议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方言研究 海峡两岸 文献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 简介:读《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5期上的《单一媒体与多元媒体话语互分析》,发现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词汇的"重复出现"是"互表现形式之一",并将某针对邓玉娇事件系列报道的十二个标题中“重复最多的词汇”(顺便说起,这里用“词汇”不妥)作为互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主人公互链”等术语。思索良久,觉得这一观点很难让人接受。

  • 标签: 互文关系 修辞学 “词汇” 2010年 系列报道 主人公
  • 简介:科学研究,在于发现。语言和修辞研究,同样贵在发现。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大家都说、都用。要有超出一般人的新发现、新认识,这是不容易的。不是所有的文章或著作都有新发现,我们常批评某些文章或著作没有什么新意,指南就是没有或缺少新发现、新认识。适应一定读者需要的知识性读物或教材,不能要求编者有多少自己的新发现,但是作为学术论文、科学著作是一定要有作者的新发现、新认识的。秦旭卿、王希杰的论文合辑《修辞·语法·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其可贵乏处正在于有作者的新发现。

  • 标签: 修辞研究 文章 语法 湖南教育出版社 科学著作 学术论文
  • 简介:摘要“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理解是在考试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要提高阅读能力,有效运用阅读策略非常有用。而标题是文章中心思想的精炼表达形式,从标题窥见文章的主题及中心,预测全文主题,理解中心思想。本文就如何通过解读文章标题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究。

  • 标签: 标题 阅读能力
  • 简介:关于对偶的分类.目前一般修辞论著中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等.而且很少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在语言实践,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正对、反对统于一联,我们总不能说它是“正反对”吧?请看例子:

  • 标签: 分类 对偶 商兑 语言实践 正对 修辞
  • 简介:<正>词典分类——词典类型是词典学领域中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着重在三个方面:设计分类模式,制定分类标准;绘制词典分类细目一览表;阐述各类词典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本文略于这些方面的讨论,只着重研讨目前还注意得不够,讨论得不充分的方面。一分类研究的目的和作用1.为了编目,以利于分类介绍各种词典图书的分类是对已经出现的书籍按其主要特征分别归类的说明。类型学或分类法的

  • 标签: 词典性质 词典类型 类型学 词典学 分类研究 分类法
  • 简介:文本的符具有强编码或弱编码的不同类型。符的这种特征与"物-符号"的二级特征相联系,当符偏向于强编码时,文本的性质偏向于符号性,具有符号表意的片面特征;当符偏向于弱编码时,文本的性质偏向于事物,在认知类似于对事物的多维度探索,从而使文本阐释得出不同层面的意义。《周易》的文本阐释以观物取象为特点,卦画、卦辞与《易传》等系统都与"象"的建构密切相关。通过《周易》的取象思维,可以深入发掘《周易》作为弱编码文本在阐释获取多重意义的认知过程,进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表意特点。

  • 标签: 《周易》 符号 取象 弱编码
  • 简介:古代作品常有如下的用词现象: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吕氏春秋·察今》)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楚辞·离骚》)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管子·小匡》)句中有着重的词,或二,或三,或四,各成一组。各组的每个词虽有细微的差别,而总的意义是共同的;结构虽不凝固,却已成一个整体,解释时不宜割裂。

  • 标签: “变文” 古代作品 吕氏春秋 成一
  • 简介:词典插图多种多样,要使插图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功能,就要清楚不同种类插图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插图的内容特点、它们在词典结构的位置以及原稿产生的方式,对词典插图进行分类,并简要论述词典插图的功能。

  • 标签: 词典 插图 分类
  • 简介:朝鲜在李氏王朝时期刊行了一系列汉朝对音韵书、辞书及会话读本。在这些对音文献,申叔舟、崔世珍等朝鲜汉学家对当时的汉语语音做了较全面的描写和论述,其中近代音的热点问题几乎囊括无遗。本文以朝鲜文献的谚对音为根据,探讨中古微母字在近代的演变过程,指出《洪武正韵译训》(1455)到《四声通解》(1517)时期是微母从半元音向零声母演变的过渡期。

  • 标签: 微母 对音 朝鲜文献 零声母
  • 简介:摘要本文从审美视角出发,结合简·奥斯汀自身的创作理念和相关思考,解读《傲慢与偏见》的两位位男性角色的择偶观念。审美中道德性的前置也对分析文本两对青年人的恋爱关系提供利器,对这一经典文本提出新的阅读视角和文本解读。

  • 标签: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审美
  • 简介:“为R之所V”式的特征,前辈时贤已多有论述。笔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调查了东汉三十四部佛经山,在十九部佛经(附录中加+者)中找到150例被动式,结合已有的成果分析,认为关于“为R之所V”式被动句的一些论断,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姑将自己的观察罗列于兹,敬请方家指正。东汉佛经的被动式共计十一种,具体资料见表格(一)。和中土文献不完全相同。与唐钰明(1987)提供的《东汉被动式频率表》㈢相比,佛经被动旬式有下面几个特点:“为R所v”、“为R之所v”式比中土文献运用频繁(“为R所V”式东汉时在中土文献亦广泛运用,但在佛经更为频繁);与中土文献相比,“见V”式运用得很少;中土文献的“见V于R”、“V于R式”、“为R见v”、“被”字式佛经未见用例;“为”式与中土文献大致持平;“所V”式、“为R所V1所v2”式在未见运用。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为R之所V”式。广泛运用的时代吴金华(1985)、唐钰明(1987)、柳士镇(1992)均指出,这一句式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如:《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但何时广泛应用,说法纷纭。吴金华(...

  • 标签: 东汉佛经 被动式 为R之所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