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草原的冬”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但作者只用了三“象”:“一坛岁月酿熟的酒”;“一块四季铸就的冰”;“马背上吹响的口哨”,在我们的情绪中,想象里,冬的草原,就实在起来,鲜活起来。
简介:分析《说文?叙》对"象"的阐释和运用,可挖掘出"客观物象——主观取象——汉字形象"这一早期汉字的生成机制。汉字形象要完成记录词义的功能,还要经历象中取意的转化。对汉字之"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汉字生成机制和汉字记词功能的认识,也有助于加深对"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之"象"的理解。
简介:是“想象”还是“想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词混合使用,给人们带来不便。2001年10月18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特地联合召开了“‘象’与‘像’用法讨论会”,明确定为“想象”为规范词形。
简介:指示代词语音象似动因主要有两个:语音音响度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元音、辅音和声调的象似主要由音响度象似动因驱动,拉长声音或重音、复杂音节结构和重叠表远指主要由复杂性象似动因驱动。音响度象似与复杂性象似趋于一致,就会增强指示代词的象似性,音响度象似与复杂性象似产生竞争,就会减损指示代词的象似性。
简介:文章认为山西方言各点梗摄开口二等舒声韵的字,其白读音主要经历了两步变化:第一步,后鼻韵尾脱落,转为阴声韵;第二步,主要元音发生变化。经历了鼻韵尾脱落变化之后的各点,由于变化方向、速度的不一致,读音出现了参差的局面。文章对各种读音类型及主元音的变化情况作了分析和探讨。
简介:从取象的角度来看,早期汉字“同象异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同象异字”是在有限的取象对象中创造更多的汉字符号,体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文章分析了“受”“导”“爰”、“韦”“围”“违”“卫”等“同象异字”现象,同时探讨了“同象异字”与“同形字”“一字歧读”等现象的联系与区别。
简介: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强调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释性,理据性和非任意性。文章从英汉儿童文学出发,主要分析了象似性原则的四大方面,即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并针对目前对儿童文学象似性研究不足的情况,试图将象似性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初步探讨象似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简介:建国后我国第一部中型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1965试用本)对“象”“像”的解释是:
简介:读高一学生的记叙文,既读不到生动的形象,也读不到真正的感情。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形象鲜明、真情流淌的记叙文呢?在诗歌教学中,那传承千年的中国古典诗论,给了我们灵感。一、“诗缘情”启示我们:记叙文写作应强调真情实感我国诗歌发展的早期,“诗言志”的主张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诗歌“讽喻教化”的社会功用,重视其工具性。“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因为孔子的推崇。这种强调诗歌“讽喻教化”的工具性的诗论,在中国影响深远。
“象”中的草原
论汉字的“象”
“想到‘象’”还是“想得‘像’”
指示代词的语音象似性评述
山西方言梗摄开口二等字白读音分析
汉字初文“同象异字”现象补例
象似性特征在儿童文学中的体现
“象”“像”规范的历史嬗变与相关系列异形词的规范
以情为文,以象寓情——古典诗论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