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德国的《联邦年休假法》实施已经有50年,经过多年学术讨论和司法实践的积累,对于年休假请求权的成立、年休假的安排和补偿、年休假工资等问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树立了安排年休假应该尊重雇员意愿的原则,同时又明确了雇主可以拒绝雇员要求的两种例外情形。为了在我国更好地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有必要学习借鉴德国法定年休假制度

  • 标签: 年休假请求权 年休假的安排和补偿 年休假工资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回归到政治学研究中,同时也成为了欧盟研究新学说中的一种。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三个流派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出发,着重论述了它们在欧盟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本文最后指出,虽然这些不同的流派在某些解释和阐述上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借用的可能,但是由于它们在本体论和认知论方面提供的是相互竞争的诠释,因此,它们在这个层面上彼此之间是难以调和的。

  • 标签: 制度 新制度主义 欧盟
  • 简介:德国特殊解雇保护制度保护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特别弱势的雇员,另一类是雇员的集体利益代表。相应地,特殊解雇保护制度实现了两个层面上的功能,对于第一类雇员基于其特别弱势的地位而保护其个体利益,实现社会正义,而对于第二类雇员则是通过对其成员的保护促进雇员集体利益代表机构的设立和正常运转。德国特殊解雇保护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制解除的事由,只有在雇员有重大违约行为或者企业关闭的情况下允许解除,另一种是要求解除前必须获得主管机关或者雇员集体利益代表机构的同意。相比之下,我国特殊解雇保护制度的保护范围狭窄,保护方式也单一。目前在我国工会改革的背景下,最为迫切的是增强对职工集体利益代表比如工会委员的保护。

  • 标签: 德国 特殊解雇保护 雇员的集体利益代表 工会改革
  • 简介: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心环节。德国东部企业制度的改造,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开始起,在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德国为此动用了数千亿马克的巨资。德国迅速但高价型的转轨,令其他"转轨国家"可羡而不可效。但是,由于起点和目标的某种类同性,德国东部企业改选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及有关国家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德国东部 托管局 企业私有化 国有企业 企业改造
  • 简介:德国商会与协会拥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有很强的工作独立性,商会与协会的职能、服务内容、行业自律能力均非常充分.这些经验可供我国商会、协会借鉴.

  • 标签: 德国 商会 法律地位 经济管理功能 职能 独立性
  • 简介:德国统一与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耿志民联邦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承袭并发展了俾斯麦时期的社会保险基本原则与方式,即遵循公平与效率并重、自助与公助结合的原则,政府扮演立法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完...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并轨 民主德国 德国统一 原联邦德国 养老金
  • 简介:文章以下萨克森州为例,介绍了德国的法官制度、法官的选任标准、程序等.

  • 标签: 德国 法官 法律
  • 简介:本文在分析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德国 银行 存款 保险
  • 简介:为了落实环境保护上的协动原则,有效预防环境污染问题,德国建立和完善了环境团体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立法上对环境团体提起公益诉讼规定了诉讼资格和起诉条件,只有符合相关规定的环境团体方可行使诉权。德国环境团体公益诉讼在很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国家,这是由于各个国家对环境团体公益诉讼地位的定位不同而形成的。受欧洲法院相关判决的影响,德国于2012年进一步修改了相关法律,取消了提起诉讼必须存在个人权利受到损害之要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依据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立法上并未规定过多的特别程序规则。

  • 标签: 环境团体 公益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资格
  • 简介:蔡元培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学术制度之构建意义重大,而其在北大所进行的改革与蔡元培留学德国之背景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其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对待西潮之态度,着重以蔡氏留学德国为核心,探讨以洪堡思想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大学观对蔡元培的影响.

  • 标签: 现代大学制度 蔡元培 留学 德国
  • 简介:本文在对德国民事司法改革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司法改革理念和司法改革实务两个层面对我国的司法改革进行了思索.我国在诉讼制度与诉讼程序上与德国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德国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德国 民事司法制度 司法公正 诉讼程序 诉讼制度
  • 简介:德国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跳跃式的快速发展,这种经济起飞的深层次原因是德国制度的创新.

  • 标签: 德国 社会制度 经济理论
  • 简介:自2005年出台《移民法》后,德国不断完善其移民法律体系,有效增强了对教育背景好、职业素质高的专业技术型移民的吸引力。本论文试图厘清德国专业技术型移民的概念,梳理德国有关专业技术型移民的法律制度,并对其突出特点进行归纳。

  • 标签: 德国 专业技术型移民 法律制度 居留权利
  • 简介:德国建立了极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二元制劳动者参与管理制度。该制度具体体现为劳动者参与管理的两个制度层面:企业层面与公司层面;三个领域:社会事务、人事事务、经济事务;两种权限:参与决定权与参与协作权;三种功能:保护功能、均衡功能与社会福利功能。德国学者从人的尊严保护、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民主理论、制约权力等方面对这种参与管理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但也有论者从侵害所有权、妨害结社自由、累加性参与管理导致劳动者一方处于优势地位等方面对其提出批评。目前德国司法机关多通过所有权负有社会义务和《基本法》规定的社会国原则论证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正当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资协议中的开放条款、企业结构变迁以及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都在影响德国劳动者参与管理制度的发展。德国劳动者参与管理制度,对中国制度完善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 标签: 参与管理 企业 公司 企业委员会 二元制
  • 简介:德国法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现收现付筹资方式。人均寿命增长和出生率下降而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制度赡养率的提高和养老金支出的急剧增加。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面临挑战。2001年里斯特养老金的实施使德国从单一的养老保险体制开始向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变。2004年吕库普委员会提出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引入与人口变化相关的可持续因子并建议在2035年前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里斯特养老金 可持续因子
  • 简介:阐述了德国从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到民主的代议制的议会制度的演变过程,着重叙述了普鲁士邦代议制度的产生;北德意志联邦会议以及魏玛共和国议会.

  • 标签: 等级制 代议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 简介:随着2002年1月1日德国债法现代化法(以下简称新法)的施行,有着100年悠久历史的经历了一次自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而买卖合同法是这次改革的重心之一.德国的立法者弃担保主义而取履行主义,以履行主义为理论基础,扩展了物的瑕疵范围,将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统一调整,重新构建了买卖合同法中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新法不仅克服了旧法理论基础不统一、调整方式多样、适用困难等缺陷,而且体现出明显的侧重于保护消费者的立法倾向.

  • 标签: 德国民法典 瑕疵 物的瑕疵 瑕疵担保责任
  • 简介:欧盟外交一致性的缺乏已广为研究学者和政治家诟病。为增强外交政策的一致性,欧盟通过了《里斯本条约》,创设了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并随后建立欧洲对外行动署辅助高级代表工作。新职位和新机构的建立能否如期增强外交一致性?本文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结合巴尔默分析框架中的治理机制概念,对条约改革的影响进行学理分析,进而从比较公共政策的视角,探讨欧盟外交可能继续面临的三个方面的冲突。最后,文章认为,改革后的欧盟外交政策制度框架将会变得更为复杂,政策一致性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但新制度对成员国利益和价值塑造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里斯本条约》 欧盟外交 历史制度主义 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