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第一财经·绿之恋环境系列”活动日前在上海拉开序幕,活动由环境峰会、环保绿皮书、“绿色勋章奖”评选等板块组成。旨在倡导企业用商业的力量保护环境,响应“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的承诺。

  • 标签: 保护环境 商业力量 峰会 二氧化碳排放 绿皮书 GDP
  • 简介:五、本来面目与借镜西方研究国学,包含经学、史学、思想、文学,“五四”以来,方法与途径大抵有两大抉择,一是借镜西方学说,一是还我本来面目。自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来,这是一大反思。胡适之、朱自清、陈寅恪、钱钟书四家,都是学贯中西,道通古今之学者,前后发言,于上述课题,却有殊途同归之见解,如胡适之云:

  • 标签: 学术创新 本来面目 “五四” 中学为体 殊途同归 胡适之
  • 简介:汤显祖在自己的文章和戏剧作品中,表达了对“清吏”和“浊吏”的理解,赞美了良吏的利民的惠政,描述了自己对河清海晏的治世的想象。汤显祖也常常体验着出处两难的精神焦虑。他试图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摆脱现实痛苦的出路。然而,他并没有成为那种担风袖月、逍遥而游的人。他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现实人生的眷恋和热情。

  • 标签: 情结 政治理想 精神解脱
  • 简介:<正>碰巧,王佐良先生在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的两个论文集,我都参加了编辑工作。记得看他的第一本论文集时,虽不时为文章中的精辟见解叫好,却明显感觉到作者写那些文章时受到某些清规戒律的束缚,因而行文中免

  • 标签: 外国文学 作品 英国文学史 创作思想 出版社 西方现代派文学
  • 简介: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火车和铁路技术对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国自然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哈德·豪普特曼在1887年以铁路道口看守员与铁路间的关系为主题创作了中篇小说《道口工提尔》。铁路不仅在小说的结构上贯穿始终,它还牢牢地控制并影响着主人公提尔生活的所有层面,最后也如恶魔一般碾碎了提尔的生活。铁路系统改变了原有的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一文中所述,在技术时代,人和自然都被卷进现代技术的漩涡之中,技术规定着技术时代的人按照技术的方式去活动。小说主人公提尔的悲剧命运正是现代技术统治下人的主体性丧失的一个缩影。

  • 标签: 格哈德·豪普特曼 铁路 现代技术 《道口工提尔》
  • 简介: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哈尔滨翔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建筑工程师等33岁出生地:哈尔滨教育背景:硕士财富排名:新财富中国400富人榜第179位(2003年)美丽指数:

  • 标签: 全国政协委员 环境 民企 大连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建筑工程师
  • 简介:这是一部反映美国总统竞选过程的长篇小说,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图亚特·伍兹2000年推出的又一部政治惊险小说.如果你读过他发表在1994年第4期上的,你会惊讶:美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两件头等大事,选举国会议员与选举总统,斯图亚特·伍兹先后都写到了,而且写得一如作者亲历般可信.读过的读者更会对一位美国国会议员是怎么产生的记忆犹新.

  • 标签: 人物环境 总统竞选 故事人物
  • 简介:格雷厄姆·哈根与海伦·蒂芬合著的《后殖民生态批评》一书将后殖民研究与生态批评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具体文学文本探讨了种族主义与物种主义、发展与环境问题、法律权力与情感归属、动物再现、动物保护与本土居民权利等困扰后殖民地区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聚焦于发展、环境和动物及其相互关系,指出讨论生态和环境问题必须考虑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在反思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建构新型的人与非人类自然关系。该书为解读文学文本和干预社会提供了新视角。

  • 标签: 《后殖民生态批评》 发展 环境 动物
  • 简介:电影《人生》是中国西部电影的发轫之作,标志着西部片作为一种独特风格电影的诞生和格调的确立,是一部致力于民俗文化反映、展现地域文化魅力、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典型影片。这部电影在营造的环境中体现出独特的西部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致和文化内涵。电影中的环境主要由自然风情、民俗氛围和具体的场景设置构成,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电影《人生》中的环境构成及其在电影中的文化寓意及作用。

  • 标签: 《人生》 典型环境 自然风情 民俗氛围 文化寓意
  • 简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深受苏联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莎士比亚被中国的政治涂上了各种油彩,在中国政治的影响下不断变脸。

  • 标签: 莎士比亚 戏剧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中国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劳伦斯·布尔的《环境想象:梭罗、自然写作与美国文学的形成》与《为濒危世界而书写》两部环境文学批评专著中核心概念的变化与发展,具体展现布尔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说明两部著作在批评视野、核心伦理观与生态思想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显示出深层生态主义与人文生态主义不同的侧重点,代表美国第一、第二浪潮生态文学批评不同的立场与观点。

  • 标签: 劳伦斯·布尔 生态文学批评 环境文学批评理论 地缘性
  • 简介:在当代水墨格局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走中西融合、注重形式创新的现代之路,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建院之初,从法国归来的庞薰琹等先辈致力于西方现代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融合。其后力主"形式大于内容"、"中国画现代化"、"抽象美"的

  • 标签: 西方现代绘画 中西融合 形式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 山水画创作 形式语言
  • 简介:2012年法国探索正午出版社发行了尼克尔·贝尔托著的《鲍里斯,你来自何方?》,书中详尽地论述了鲍里斯·维昂从出生到青年的成长环境,及其对他日后文艺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维昂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的创作风格、对宗教与世俗权威的嘲讽以及憎恨战争的写作主题无不与其生长环境相关。对于本书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维昂的生长环境对其创作所起的作用,而且有益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与社会寓意。

  • 标签: 贝尔托《鲍里斯 你来自何方?》 维昂 战争 黑色幽默
  • 简介:民国前期,中西思想碰撞、新旧文化交替,晚清以来形成的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中晚唐诗派、桐城诗派等复古的诗派依旧活跃诗坛,新兴的南社及后来的白话诗派风头正劲;至三四十年代,学界对宋诗的整体评价纷纭错综,或唐宋持平,或尊唐黜宋。正是在这一文化生态环境与诗学背景下,此期新编宋诗总集既赓续了传统诗歌总集的旧模式,又在编撰缘起、审美取向、呈现形态上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新成就。

  • 标签: 诗歌总集 民国前期 宋诗 文学环境 成就 编撰
  • 简介:2009年8月14日至21日,“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亚洲跨文化论坛”如期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瑞士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FPH)、印度可持续发展全球公民协会、德国古藤堡大学、全球水伙伴(中国)和北京生态集团等单位合办。

  • 标签: 文化论坛 生态文学 环境教育 亚洲 北京大学 综述
  • 简介:荷马史诗《奥德赛》以人的智谋及入神关系为主题,同时是以大海为辽阔背景的返乡作品。如对奥德修斯返乡之旅的环境性进行考察,“故乡”与“归途”是环境之眼。主人公对故乡伊塔卡岛的土地依附、岛上亲人对家园的持续守护凸显了故乡环境在想象、记忆和生存现实中的意义。归返途中“群岛”地理构成的欲诱、博物学知识对成功返乡的帮助表明了归途环境与人类的自我约束力及自然智识的关系。本文对《奥德赛》做生态批评解读,指出奥德修斯的返乡是水球环境中人类家园情怀的隐喻。

  • 标签: 奥德修斯 返乡 环境性 生态批评
  • 简介:4月10日.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上海展览中心再度为海内外专业人士及广大船艇爱好者呈现这一行业年度盛会——2008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在这里举办。去年游艇展在展会规模、展商数量和观众人数等指标上创五项历史新高.而本届展会在2007年基础上“再攀新峰”.目前已顺利实现了三项突破.即更大展览面积.更多品牌参与和更丰富的实船展示。

  • 标签: 上海展览中心 再创 扬帆 展会规模 专业人士 展览面积
  • 简介:“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8-10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将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与美国《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两家杂志共同主办。现将会议的相关议题提供如下:1、生态批评理论建构;2、文学与环保意识;3、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经典文学;4、中国文学与生态环境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生态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 跨学科研究 批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