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以“虚像”阐释世界形象的荒诞和混乱,揭示社会的虚假现象。在后现代语境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和“物”,其身份、地位、能力和价值丧失,从“英雄”到“反英雄”、从“人”到“物”,再从“物”异化为“非人非物”的“影子”。人由生命意识的“虚空”转向精神状态的“虚无”,最终走向“死亡”,一切都消失在由“虚像”构成的文本世界中。以索罗金为代表的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以非人非物的“影子”、“能指”出席、“所指”缺席、“主体死亡”的方式展示“虚像”叙事,达到解构文化主体的目的。“虚像”叙事展示了苏联解体前后整个社会的思想状况、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深深担忧。
简介:俄罗斯学者普洛普在童话故事中发现了不变的"功能"项,格雷马斯将"功能"项(即行动元)结构化,形成了行动元模型,即符号矩阵。在长篇叙事文本(如长篇小说)中,宏观的符号矩阵不能解释各章节局部情节冲突的意义生成过程,所以局部情节的意义生成有赖于下级符号矩阵的建立,由此构成符号矩阵的层级结构。符号矩阵层级结构中的行动元遵循三条规律:一,部分行动元被继承,其余行动元被置换;二,符号矩阵左右两列的行动元不能交换位置,体现了作者价值判断的连贯性;三,符号矩阵上下两排的行动元可以交换位置,体现作者在处理局部故事情节时注意焦点的转换。相同位置的行动元,可能不属于同一语义范畴,但只要它们在符号矩阵的四个行动元组成的系统中具有同样的功能,语义特征上的差异可以忽略。
简介:京西外研社大厦里的暖秋北京的这个深秋,凉意似乎不比往年,于深秋在京西外国语大学别致的外研社大厦中举行的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20周年年会,也同样始终洋溢着热烈和温情。在为期四天(11月11-14日)的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俄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回...
简介:吴泽林同志的这篇文章曾在去年召开的70—80年代苏联文学讨论会上宣读过。为了让更多的关心苏联文学的同志了解它的内容,我们又刊载在这里。吴文所涉及的20—30年代的苏联文学,目前之所以又在苏联国内外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是因为当时一些被禁的作品,现在与公众见面了,而这些作品的公布又打破了原有的文学史的格局。但是,究竟如何看待20—30年代苏联文学的演变,它的盛与衰又究竟是何种因素造成的?还有,如何评价苏联作家笫一次代表大会及其制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功在哪里,过在何处?这些都是研究苏联文学的同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但看法又不尽相同。吴文对这些问题都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且自有他的道理。“反思历史”这一词汇目下可谓时髦,但关键不是这一词汇的新鲜度,而是对历史进行真正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应有的教训和规律,莫让痛苦的历史重演。我们觉得,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它的观点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但却从自己特有的研究角度,对这一阶段的苏联文学历史,作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大胆而公开地把众所关心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简介:<正>据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苏联《文学报》报道,今年十一月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亚·亚·勃洛克诞生一百周年。这个日子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庆祝伟大诞辰和历史事件”的国际日程。为庆祝苏联文学创始人之一的百年纪念日,将在诗人最后几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列宁格勒十二月党人大街57号——建立纪念馆。勃洛克的诗才的崇拜者们将有可能去莫斯科国家文学博物馆观看一些大厅中新增添的展品。莫斯科州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区塔拉卡诺沃村经常举办的文学展览会正在更新和补充新的展品。在沙赫马托夫,按照惯例将于八月初举行全苏勃洛克诗歌节活动。为迎接即将来临的卓越语言艺术家的纪念日,
简介:从作为方法论的范式视角来审视俄罗斯百年符号学史,可凸显“历史事实”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从而为准确把握其学理内涵及其发展、演化的些许规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就作为科学体系的世界符号学发展史而言,俄罗斯符号学对其所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文艺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范式、历史学研究中的文化认知主义范式以及语言学研究中的结构-系统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等,或为俄罗斯所首创,或为俄罗斯所创新,它们所体现的认知事物的符号学新方法,不仅有效拓展和深化了学界原有的思维定势,更为提升学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提供了范型。本文结合俄罗斯符号学百年的发展阶段,着重从研究范式嬗变视角对其学说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梳理和缕析,以在理论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批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