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从字面上来看,“形式”与“形质”没有多少差别,但在实际内涵上,二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具体所指。“形质”与“神采”相对而存在,通指书法作品可见之形象,在书法审美中,它重要性远远不及“神采”。然“形式”强调的却是书法作品外观形象(甚至包括作品载体,如装裱、尺幅、纸色等)的独立性与首位性,形式的本身就是书法审美之目的、之主旨。也就是说,同作为审美范畴,古典之“形质”还要为体现他物——“神采”服务,自身尚是手段,充任着“桥梁”、“媒介”之角色;而现代之“形式”展现的即是自身,角色的“主人翁”,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本位”立场。形式之所以能作为现代书法审美范畴初步确立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了适应现代书法特有的交流方式——展览会之效应。展览会的方式本来是西方的产物,近代社会以后开始逐步引进我国。在我国古代,书法作品的交流方式大多是书斋雅玩式的,或将作品时常展开独自观赏,等等,总之,它不会同时与众多同道进行优劣比较,因而也就不具备竞争性,这一属性,即使在明清之际多作“壁上观”的巨幅作品(如王铎等人的一些作品)那里,亦没有丝毫改变。但引进展览会的方式之后,同道之间就有了非常强盛的比较性与竞争性,作品谁的好谁的坏,一眼...

  • 标签: 书法现代 审美范畴 形式感
  • 简介:画画的人离不开感觉,感觉是一对分不开的伙伴.“”是种子.“觉”是果实.大“”可获大“觉”,小“”只得小“觉”.无““必定无“觉”。“”与“觉”之间有一个桥梁,那就是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劳动,桥梁不宽厚.感觉不畅通;桥梁质量差,感觉一般化。

  • 标签: “觉” 感觉 桥梁 一般化 宽厚 德性
  • 简介:周末,几位朋友小聚,品茗神侃。从伊拉克之战说到SARS,从天下足球谈到中国2008奥运会会徽,又说到“兰亭奖”获奖作品的水准、硬伤,“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陕西、河南主办权争夺的龙虎对峙,风马牛全及。谈及当代书法创作,朋友中有人说今年《青少年书法》青年版“点击·2003”栏目文章有可读性。这些年,因各类报刊、杂志充斥市场,能引起读的欲望的东西不太多。受其感染,转天,从朋友处借来《青少年书法》青年版浏览,其中第7期关于对聂成文书法的批评,颇能感觉出一些批评的学术味道。又仔细读了聂成文的草书作品,第一感觉是乱糟糟的。浓墨、涨墨的运用与游离、干枯的线形反差极大。章法的纵横无度,造成了欣赏视觉的紊乱,下意识地想到破败二字。我只是一个票友,受朋友影响,喜欢书法。我实在读不懂聂成文现行草书的美。倒是该期第7页右栏刊发的独体草书,还觉出一些清润之美。□破败!重庆@廖伟

  • 标签: 破败感
  • 简介:像克拉里的《知觉的悬置》这样的艺术史著作艰深晦涩,可以从作者的个性气质出发,进而放入适当的思想背景中,先从整体上把握其精神,这样才可能进行较为准确的翻译。

  • 标签: 克拉里 艺术史 翻译 现代性反思
  • 简介:《崔墓志》,入窆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出土后志盖已佚。志高43.5厘米,宽43.5厘米,凡20行,满行20字,通篇共381字,姑释之如次:

  • 标签: 唐高宗 墓志 上元 出土
  • 简介:可能艺术界人士对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说法特别敏感,艺术界的包装与自我包装越演越烈。随手翻检手头一张专业报纸,刊登的一则关于“国际慈善名家书画展”的报道中,且不说何为“国际慈善名家”,

  • 标签: 分寸感 专业报纸 艺术界 张爱玲 书画展 包装
  • 简介:“当代艺术”在当今已经成为上至国家层面、下到普通从艺者都不得不反复听到的一个美术概念。随着近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的成立、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挂牌、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的成立,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已经显而易见。在市场领域,随着当代艺术作品“天价”的出现,更多社会普通受众都不得不面对“当代艺术”已经登堂入室的局面。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是国内其他艺术领域(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中相比最为耀眼的、“当代”最能为上下接受的明星。但另一方面,国内学术界对“当代艺术”的内涵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息。

  • 标签: 中国美协 中国艺术研究院 普通受众 中国艺术市场 弥生 碎片式
  • 简介:一、“五”及“通”的认识“五”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一般意义上,“五”是由人体相应的五种生理器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产生的生理感觉。在设计领域研究的“五”是指人通过感官的感知,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的综合加工,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建构。例如当我们走在林荫小道上,我们能够感知鹅暖石的脚、温度,微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还能闻到阵阵花香,听到潺潺水声。看到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下棋的人们悠闲的身影……这些感觉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气氛,让你心情愉悦,感觉环境的美好生动。这就是生活中随处可享有的五体验。

  • 标签: 设计领域 景观 “通感” 综合加工 理性建构 感觉
  • 简介: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书法线条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现力,是因为线条具有极为复杂的属性,诸如质感、力、动感、立体、节奏等等。

  • 标签: 书法艺术 线条 表现力 立体感 节奏感 力感
  • 简介:东日西雨──缪鹏飞近作所李超展厅并非被演绎为《水浒》中的“忠义堂”,农民英雄也没有成为形象的主角,然而作品既有着“水符”众生相的图象寓示,也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印记的纵横交错……架上内容和空间装置的结合,证明了澳门画家缪鹏飞为自己和观众设定了一种...

  • 标签: 抽象主义 东方情结 传统文化 近作 视觉语言 作品
  • 简介:2004年、2006年,由福建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曾刚彩墨山水画》和《曾刚画山石》、《曾刚画云水》、《曾刚画树木》、《曾刚写生选》系列山水技法类图书后。

  • 标签: 彩墨山水画 美术出版社 编后 画集 写生
  • 简介: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让学生建立数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思考的课题。

  • 标签: 数学 教学 数感
  • 简介:朱刚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油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大美术系,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四届研修班,1994年获德国特殊艺术家资助,赴纽伦堡美院讲学,后攻读研究生课程。有作品参加第六、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中国油画展,中国艺术大展等。

  • 标签: 油画艺术 中央美院 朱刚 中国美术家协会 硕士研究生 形与色
  • 简介:书法尽管是造型艺术,但其深沉内涵是视觉艺术的韵律化,即所谓的“无声之音”。而这一特征,首先是建立在沟通各审美器官关系的基础上的,即“通”。并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整体直觉最大层面地沟通人与自然、人与艺术间的本真之联系,最终通过创作,达到身心合一或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艺术境界与人生境遇的高度统一,恰恰是中国艺术的生命之本真。

  • 标签: 通感 视觉 听觉 身心合一 书法
  • 简介:在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对眼睛的视觉细胞产生刺激,使人们的眼睛能辨认光线的强弱、物体的大小、色彩的对比。在同一时间内,对视觉细胞刺激强的物体我们会较先看到,也看得更清楚。招贴画是靠眼来传达情感的一种视觉艺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形式,设计者在招贴设计中应根据观众的心理特征,巧妙地运用物体对视觉细胞的刺激程度的不同,使观众产生情感体验和联想,以达到过目难忘的最佳宣传效果。

  • 标签: 视觉层次感 招贴设计 招贴画 插图 标题 文字说明
  • 简介:作为一个整合了美术美学和造型艺术形式规律的观念,在吴长江绘画中得到了适当的诠释。他的绘画造型观突出地表现了对传统和现代、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意识,在传统的题材中赋予了新的美学价值。

  • 标签: 形感 造型观 传统 公共性
  • 简介:豪年兄,台湾书画大家,通画论、精诗律,为一代翘楚。兄早年从游赵少昂,禀而相承,深得赵氏精髓,然画不取似,但求笔外意。不蹈于浮薄世风,不羁于前人樊篱,倾而自出高格一派。所作山水,花鸟、人物,皆气韵鲜活,仙仙乎有出蓝之想。夫诗画者,华夏民族独有之艺术。画学为士大夫游艺之途。古之圣哲,艺以载道,以辅经传。

  • 标签: 高格 华夏民族 士大夫
  • 简介:我们在美术馆观看的大多数艺术作品,不是归属于流派的演变就是标志着时代的精神,能有机会从原作中看到艺术家一生的创作轨迹,对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人来说,的确是很幸运的事情。贾科梅蒂展览在上海的举办,启发我们从中看到余德耀美术馆的团队所想展现的目标,也体会到作为贾科梅蒂发展基金会想要确立的全球方向以及为之所做出的努力。我不清楚这个展览会对中国的艺术家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 标签: 贾科梅蒂 距离感 艺术作品 发展基金会 德耀 超现实主义
  • 简介: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专著《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了“知觉力”这一概念,他认为这些“力”来自于心理和物理两个领域当中.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因素”,基于这样的前提,研究和感知一幅作品的“运动感”或“安静”,也就可以通过对其进行画面知觉力的一种量化分析,验证知觉力是否是画面运动决定因素的结论。

  • 标签: 知觉力 视觉传达设计 画面构成 运动 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