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任何艺术门类想要发展创新,首先要懂得对传统的继承。书法亦然,临摹是书法学习不二的方法和必要手段,毋庸置疑。虽然不同阶段的学习对临摹的要求不尽一样,但都必须强调临写时的书写意识,做到对所临经典碑帖的准确把握,没有书写性,没有精准的临摹,我们将来的创作就没有高度,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变法和创新。

  • 标签: 书法学习 书写性 临写 有所谓 黄州寒食帖 李太白
  • 简介:书法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它是一套关于用毛笔写汉字的方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前人所创作的间接经验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因此,长期的古,是掌握合理书写技能技巧所必需的过程。这需要长时间的体悟和磨合,这个过程甚至会一直持续到中老年。纵观书法史上一流的书家,他们古的时间都很长。

  • 标签: 行草书 书写技能 日进 钟繇 中国传统文化 书艺
  • 简介:编者按:胡问遂1951年师从沈尹默,为其入室弟子,学书二十余年,擅书诸体,尤工真、行、草。胡问遂研习法帖,读帖、临帖,务求“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反复琢磨如何下笔、运笔、转折。其所临书帖送师过目,竟被误以为是“印刷复制品”。胡氏数十年坚持不懈,尤得力于北碑,并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书法浑厚凝重,洒脱灵动,气韵高雅,意态从容,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胡问遂理论与实践并重。他十分善于从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把对中国书法史的学习探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甚至说对书法历史的探究绝对不亚于书法实践本身。他对中国书法风格的演变转换了如指掌,烂熟于胸,他的论文和专著,在书法理论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因此,他的书法创作才能“根深叶茂”、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我们特刊发胡问遂的《论帖和出贴》一文和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书法艺术 历史传统 理论与实践 融会贯通 代表人物
  • 简介:高雅凝练,谨严旷达.笔墨娴熟而有神采.这是李同安工笔花鸟画给我的总体感受。在当今工笔花鸟画坛,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古意入画,重传统笔法,强调高古幽深的意趣、学养进行创造;二用现代丰富的岩彩改良中国画原有色彩,吸收西方颜色和民间用色,塑物造景,使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三把传统手法和现代文化融会贯通,

  • 标签: 高雅 工笔花鸟画 儒生 视觉冲击力 融会贯通 现代文化
  • 简介:我们学校地处义乌市最南端.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学校从2001年起开设以剪纸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在开展剪纸教学工作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也经历了上述的混沌与困惑.在历任校长与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的剪纸特色工作在义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取得成绩之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标签: 剪纸 存在的问题 措施
  • 简介:吴冠中曾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有名的艺术宗旨.风筝不断线:即,缺乏抽象性的作品是放不上天的风筝,而上了天的风筝要不断物象之线,不断人情之线,因而也不断作品同专家群众交流之线。

  • 标签: 吴冠中 追踪 基调 绘画 太空 群众交流
  • 简介:  编者按:如今,硬笔书法艺术已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艺术门类.众多硬笔书法爱好者已把临摹古人作品当作提高自身书艺水平的不二法门.在这个通过对古代经典法帖临摹,不断从学习到消化创作出契合书家自身审美理想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感受.……

  • 标签: 临摹出 入帖 出帖
  • 简介:本届国展中的刻字作品,形式先声夺人,具有突出的"创作"意识。每件作品都有一个独特形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从作品的内容到形式构成,共同营造了独特的"作品"形式。一件好作品,代表了刻字艺术家独特的作品构思,是独特创造。本届展览中的刻字作品,充分展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 标签: 独特创造 文字内容 人生问题 现代性 林散之 篆刻艺术
  • 简介:儒雅一词,是储风翔先生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亲切和淡定的书卷气息,散射着一种莫名的亲和力,旁溢四周感染于现场。论及书法,其理性与旨趣,有着清新的人格化痕迹。

  • 标签: 视觉印象 书法 书卷气 亲和力 人格化
  • 简介:3月28日,浙江画院一行8人在院长孙永的带领下,到龙游县桥下小学考察调研书画教育现状,并与桥下小学达成结对扶持意向。

  • 标签: 龙游县 浙江 小学 画院 教育现状 书画
  • 简介:本文结合抗战时期昆明作为后方中心城市这一历史背景,来考察张善孖、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陈树人、谢稚柳、林清霓等美术家滇的美术活动;同时以他们作于抗战时期并遗留在云南的带有明确上款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在特殊时期被美术家当作文化资源来用于交换的社会功能。彼时云南的美术收藏群体主要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他们的收藏理念已从老辈学人整理国故的宗旨转变为视美术作品为一种可拥有和支配的公共文化资源。经研究发现,利用作品为自己求生存、为家国图救亡,是抗战时期滇美术家们的普遍信念。

  • 标签: 抗战 入滇 美术活动 社会功能
  • 简介:清代张燕昌创"飞白印",颇有时誉。但是,后无来者,不数年即凋零衰败。从印学史看,印书体曾经与社会通用文字同步,秦前用大篆,秦印用小篆,汉印用缪篆。唐、宋以后,九叠篆成为官印的标准字体,同时也有隶、楷书官私"朱记"印出现,隶、楷、行、草各书体印都得到过社会应用,但印章主体仍然以篆书为主。"非篆书"印虽不乏尝试,有的形式甚至风靡一时,但终究未能取得成功。晚清赵之谦"印外求印",博取秦诏、汉镜、泉币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何赵成而张败、张微而赵显?原因何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这一历史现象,以探究篆刻艺术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启发当今篆刻艺术传承创新。

  • 标签: 张燕昌 篆刻艺术 九叠篆 秦印 泉币 赵之谦
  • 简介:出人意表发奇论,我眼中都好诗。(清·袁枚)余绍宋在写给黄宾虹的一封信中说:"近来画家肯读书者甚鲜,遂使高尚学术沦为手工技艺,良堪嗟叹!弟前所作《要录》及《解题》两书,正欲藉以拯其失。"(《黄宾虹年谱》,王中秀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这是上世纪30年代初的事情。那还是在我们今天(前两年才刚刚开始的)"文艺腔"们极崇拜的"民国范”的时候。那是余绍宋黄宾虹齐白石们的时代。当然,把余黄和齐放在一起,我想,前者是十分不愿意的。因为他们看不起齐白石——他没文化。

  • 标签: 读书札记 中都 黄宾虹 手工技艺 30年代
  • 简介:“启航”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研讨会,以“启航——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为依托,邀请学界专家,以“创建平台、助力精锐、引智地、开启未来”为宗旨,以艺术水准与学术质量为重要指标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与未来走向进行考察,鼓励青年艺术语言的探索及多元艺术创作方式的共生,探寻青年艺术家的良性发展模式,助力青年艺术家的个人成长。

  • 标签: 学院艺术 青年艺术 艺术探索
  • 简介:佛教在中国多被称为“像教”,取其以像表法、以像传法之意,“像”由“教”生,“教”因“像”显。对于历代高僧赴异域求法、传法经历的关注,除着眼于佛法经论的层面外,不能忽视该特殊群体在佛教艺术传播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特殊意图。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玄奘法师西行是为了“取经”.

  • 标签: 清凉寺 日本 海商 瑞像 佛教艺术 传播过程
  • 简介:美术学习是离不开欣赏的.人学习美术的兴趣往往是由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和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而引发的。新《课程标准》按学习方式将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教学是涵养学生美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仅仅依靠欣赏评述领域的欣赏与评述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欣赏和评述是美术教学活动中随时都会发生的一种审美行为.它存在于美术课程的所有领域中。所以,欣赏评述不应仅仅是欣赏。评述领域的任务.应当成为美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

  • 标签: 美术课程 欣赏 藏书票 美术学习 《课程标准》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