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如何成为大师?其他条件且不说,有一点必须具备: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最重要的,并且具备所属门类公认的审美标准。前者为个性,后者为共性。个性是决定因素,没有个性,存在价值小;没有共性,不能够存在。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成为大师呢?我们今天且不谈如何做可以成为大师,今天我说说想成为大师无论如何不能做的.那就是:不要拜大师为
简介:作为中国古典写实油画的代表性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并不满足已有的极高写实造诣呈现,在他近作"折叠的肖像"系列作品中,更是借古典大师经典作品图像,予以后现代的挪用、重组与穿越,把他自己对古典大师作品的致敬和解读,通过在当代文化思考情景中的重置,实现了他与古典大师和作品的对话。约翰·斯坦顿(JohnStainton)作为佳士得欧洲古典大师部副主席,参与了达·芬奇《救世主》4.5亿美元的天价拍卖,他不仅是深谙世界艺术市场的拍卖专家,也是古典大师绘画的资深研究者,在透视历史洞悉经典中更敏感于艺术的当代价值。2018年3月28日,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专家讲座“与古典大师的对话”中,庞茂琨教授与约翰·斯坦顿先生结合讲座主题展开一场穿越古今的经典与当代的对话,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女士客串主持。两位嘉宾从教育、创作、市场等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古典油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与前景,并现场就庞茂琨“折叠的肖像”系列的创作进行深入探讨。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已走过了80余年的岁月,这是一个薪火传承、不断开拓的过程,老一代艺术家以他们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艺术事业的赤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中青年艺术家则在前人成就基础上,感应着时代的律动奋发努力、锐意出新,正是老中青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央美术学院得以取得现有的成就。而今,全人类正处于千年之交和跨入新世纪之际,中国美术和高等美术教育又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中央美术学院也是如此。在这个历史的时刻,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本刊推出“探索与建树”栏目,在这个专栏中本刊将以本院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以百年中国美术的发展为背景,总结和分析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创作追求和业已取得的成就,藉以展现促进中国美术发展和演变的诸多因素,从而使我们的艺术事业迈向更辉煌的未来。
简介:我与海老的交往,记得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海老到北京来举办画展,有一天,海老同夏师母突然到我办公处来看我,但我恰好不在,后来我到北京饭店去看望了海老,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海老是从老友辛眉处了解我的,并由辛眉兄给我写了信。海老嘱咐我为他的画展写一篇序。辛眉兄的信也是这么说的。海老的画展,有何等的分量。我自觉惶恐,但海老的殷殷嘱咐,我又不能推辞,好在时间还早,我可以认真准备。——谁知那时『文革』的余风未尽,为了阻止海老的画展,暗地里的潜流很多。幸而在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