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1908-1989),浙江浦江人。著名艺术教育家和国画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7年任武昌艺专国画教授。1949年后,先后执教于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湖北美术学院。曾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科科长、武汉市美协副主席、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教育家 军政委员会 艺术学院 1927年 1949年
  • 简介:卫夫人曾说:'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王书宗'二王','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王对'二王'是'饮食梦寐之',临摹的水平甚至到了'如灯下取言影,不失毫发'的地步。王羲之再世,应该也会评价王是'咄咄逼人'。王生活在明清之交一个社会剧烈动荡、江山易帜的特殊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他充满矛盾而苦难深重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激发了他强烈的艺术创造欲。他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

  • 标签: 王铎铎 铎逼人 铎铎
  • 简介:作为一位历经民国、新中国时代跨越的画家,的经历及其艺术发展成为大时代变迁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个案。其熔铸中西的艺术观念既与个人兼具中西教育的知识结构相关,又是20世纪中国美术中西文化碰撞以及新中国美术导向的时代折射。文章从中西兼具的教育背景入手,对其花鸟画早期风格的形成及时代变迁下笔墨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张振铎 花鸟画 风格 时代变迁 笔墨变化
  • 简介:对比王临作与原作,会感觉到原作字势开张、点画展脱轻松,而王临作字势紧结、点画内敛劲利。王书法略显"紧",无论是他的行草,还是楷书都如此。个中原因,或有两方面:一是运笔层面的,由于"劲"而成"紧";二是心境方面的,不能真正轻松自在,顾虑甚多。"紧"易使字势格局"小",常是精到有余而情趣不足。这其实是临帖及创作中最难处理的问题:守法则拘,放纵常野。从入法、守法到不受法局限是一个质变过程,不仅要在笔墨间深入探求,而且在心性方面更须着意修练。王此临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范本。

  • 标签: 冠军帖 张芝 字势 王铎书法 质变过程 轻松自在
  • 简介:拟在灰色的别墅墙面上绘制常见的白色停车位与若干交通标示以此来表现当下一些人的内心状态与社会现实。主要想要表达人们立足的不易与拼搏的信念。停车位是一个我们每天都能遇到的交通符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停车位已经遍布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还是紧张,有时也是一位难求。在这背后也揭示了现代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对八零九零后来说。在拥挤的社会中,

  • 标签: 艺术 现代经济发展 社会现实 停车位 社会经济 交通
  • 简介:大书法家王,1592年出生于河南孟津县的老城,他7岁那年过大年,见家父写对联,便开始对写字产生了兴趣。

  • 标签: 神笔王铎
  • 简介:当今,在书法回归经典的中国书坛,王的书法不仅重新获得了应有的崇高地位,而且临帖风格已经引起了书法爱好者的普遍关注和借鉴。致使研习者日广,论书者岁滋。笔者就近几年临池所得,撰成此文,试陈管窥蠡测之见,以待坐收珠玉之效。王(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痴樵、雪山道人等,河南孟津人,祖父、父亲均为县诸生。

  • 标签: 书法爱好者 风格研究 坐收 二王 家庭教育 论书
  • 简介:田金1947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化工作,195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1963年毕业后回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历任雕塑系副主任,主任。1989年获国际奥委会《体育与艺术》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津贴:1997年鲁迅美术学院授予荣誉终身教授:2009年获辽宁文艺终身成就奖;

  • 标签: 田金铎 雕塑系 鲁迅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终身教授 文化工作
  • 简介:《中国书法》二0一0年第一期二十四-二十五页刊发王草书手卷,为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一月二十八日书赠宙泉老先生者,这件作品由“子房公”代为求索,“子房”即其时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县令王汉。崇祯十年冬至于十二年秋,王庐居读礼于怀庆府,府治即位于河内县,故与王汉多所周旋。

  • 标签: 王铎 释文 《中国书法》 怀庆府 崇祯
  • 简介:  独标气骨的王书风  (李刚田,河南省书协副主席)王"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创作方法,确定了他的书法艺术深深植根于传统之中并终生不移.董其昌与王都是深入二王堂奥、深得古法的书家,但二者在审美上有很大不同.……

  • 标签: 书法谈 王铎书法
  • 简介: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诸体兼擅、风格多样的全才书家。无论是遒劲伟岸的大楷、淳厚古朴的小楷,还是飞腾跳跃的行草,在明末清初之书坛部属一流。王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古典的书法精神,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王铎 自化 明末清初 书法精神 主要表现
  • 简介:与傅山──行草四题梅墨生一明代万历(1573-1620年)至崇祯(1628──1644年)的七八十年间,"天下之势,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农商交困,流离转徙,卖子抛妻,哭泣道途,萧条巷陌"[1],真个是"举国如狂",一片混乱。明清...

  • 标签: 王铎 书法风格 中国书法 傅山美学思想 省博物馆 董其昌
  • 简介:释文:夏日感思兼悼,切割心怀,痛当奈何奈何!得思道书,慰意。薄热,汝比各可不?吾并故诸恶劳,益勿勿。献之白疏。王献之《夏日帖》直《行相间,自然和谐。晋唐书家,真行相间,甚至真行草相间的书法作时有所见,但其章法都较和谐,原因或在于虽真中间行、草,但其作行草如真、行笔从容,内含静气,整幅观之,气息是统一的。王献之此帖点画温润,结体端雅,章法疏朗。观其文,内容虽曲折,心境复杂,但字里行间见从容洒脱。

  • 标签: 结体 唐书 思道 疏比 奈文 杂法
  • 简介:的书法在晚明时代无疑是崭新而激进的,但崇古始终是王书法思想中的核心观念。除非作较深层次的分析,我们是不易洞察这二者之间相统一的内在关系的。这也使得王的书法风格、思想观念如果只从其中一方面看,很容易引起不贴切的评价甚或误解。好在书作本身还是较为直观的,随着书学界对王书法关注的日渐密切,除了狂放之外,人们渐渐对他“如灯取影”般的学古功底有了相当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并旨在将这一认识拓展、深化,以期揭示王的书法思想的关键。崇古观念既是本文所认定的王书法思想的主流,对此观念一作剖析便成为本文的重点。这种剖析,既有对有关言论的直接研究,又有对应证这一观念的书法实践中典型事迹、作品的引述,从而试图使这一剖析既是理性的。又能较为直观。王的崇古观念有直抒胸臆式表达,即文中的崇古部分,也表现为方式方法,即承古,又寓于由此方法得出的认识成果,即文中的审美主张。客观地说,王书法思想还不系统,崇古观念更是散见其中,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认定了它相当的理论色彩。通过对它的研究,至少有助于我们对王书法和书法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建立起二者之间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王的理论提请我们有必要对书法理论史上与中庸平和观念并驾齐驱的另一思想伏流作足够的重视,这便是崇尚艰难、奇怪、骇人耳目的美。尽管王的某些论点令人惊讶甚至费解,但其观念上的崇古,实践上终身不懈的学古则是勿庸置疑的,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通过王个案的研究,再次证实了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这一永恒的艺术法则,这正是本文的结论所在。

  • 标签: 王铎 书法思想 审美主张 书法实践 书法理论 书法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