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已经说过,我们的心灵生活决不会渗进我们所说的言词。我们并不把心的存在带进说话的声音中。在我们中间,能真正体验到包含在无音中的那种诧异,惊奇、迷惑、抗拒之情的人是多么的少,又是那样少的人能体验到某些东西的柔软和园滑的表面和别的一些东西的冲刺锤击的特性,它们那呆板或起伏不定的特性,它们那柔和或带刺的特性。这些东西都是不同的辅音所摹拟的,而这些东西都包含在言语里面。如果我们根据一些单个单词所出现的连续不断的声音去研究这一原出于整个人类特质的单词的真正本性,那么,我们就可体验到各种可能的感情,如狂热的喜悦,深深的失望等。我们可以体验到人的各种情绪和对外部事物感知的整个比例尺度的升降情况。
简介:4.“伟大的传统”:1930年以来的沿革与发展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了美国人对正统音乐,尤其象交响乐和合唱这些具有欧洲“伟大传统”音乐形式的鉴赏力。这种努力所取得的成就还在于:至1972年,全美拥有28个大型交响乐团,76个都市级交响乐团,1,000多个城镇和社区的交响乐队。每年音乐会观众约计18,000,000左右。这必然刺激作曲家创作交响音乐的欲望,因此在1930年到1970年间产生了大量交响乐作品,这些作曲家中最值得提出的是:科普兰(三部)、哈里斯(Harris,十二部)、辟斯顿(八部)、里格(Riegger,四部)、舒曼(Sohuman,九部)和塞欣斯(Sessions,八部)。
简介:《下四川》是一首宁夏花儿。'花儿'是山歌的一种,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相比邻的广大地区,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柔肠百转。流行于宁夏地区的'花儿'有'山花儿'和'河湟花儿'两种。其中,山花儿又称干花儿,以流行于甘肃六盘山南部山区和回族的聚居地区为主,除几种主调外有较多的变体;河湟花儿则主要
简介:谱例6B是克莱门斯《慈悲弥撒曲》中的《慈悲经》,建立于他自己的尚松“赐予殉爱者的慈悲”(谱例6A)之上。此尚松是比较规整的和弦织体合唱曲,克莱门斯在弥撒曲中将它改变,强化了复调化织体(见谱例6B)。改变的手法很简单,不过是将一些节拍延长,造成跨小节延留音,或改变、增加、减少某些音。值得注意的是,谱例6B的开始两小节与结束与谱例6A基本相同(最后结束和弦发生变化),但中间却使用了“拼贴”技术。谱例6B的3—5小节并非来自谱例6A,而是从这首尚松的第18—20小节(谱例6C)移植过来(将谱例6B中的方框部分与谱例6C比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谱例6B充满了丰富的和弦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