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铃与钟的源流关系,学界认识比较统一。然而,对于由铃而钟重要转化期的晚商铃,众说纷纭,分歧较大。大致为:1.非乐器说;2.与乐器相关说;3.乐器说。晚商铃功能的复杂性、多重性所引起的认识不确定性,是困惑乐钟演进史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大量考古材料的具体辨析,认为:1.须有区别地认识晚商铃,不能简单将晚商铃一律视作动物铃,晚商存在着为人相配或由人执用的铃;2.铃之为乐的传统自二里头文化开始不曾中断,部分晚商铃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乐用功能;3.可以通过对晚商铜铃的重新梳理及新材料的出现,逐步辨别出曾经的晚商乐铃,并建立起由铃而钟演化衍生的更加充实、具体的谱系,廓清编钟之源。晚商乐铃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本文仅提出了一个可资重视的理由和参考路径。
简介:从1988年11月到1989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中国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音乐教育考察小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位同志出访西德。这是建国以来在对外音乐考察活动中人数最多、代表面最广、考察比较深入,收获也较大的一次。组织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为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根本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是很大的。在联邦德国,我们以西柏林为主要考察地区,还去科隆、波恩参加联邦德国学生艺术节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对世界闻名的奥尔夫学院进行为期半月的访问,并顺道观光了匈牙利布达佩斯与苏联莫斯科。为期半年的考察,耳闻目睹,满脑子材料还处在消化咀嚼阶段,还很难从宏观上整理出系统见解,正象苏轼名诗“模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说的那样。这里只就奥地利之行中对萨尔茨堡奥尔夫学院的考察以及对维也纳的访向谈谈观感。
简介:花开有时,叶落有季,弹指间春去夏往,秋意渐浓。此刻正是星淡月隐,天光乍露之际,醒者微醒,梦者正梦,四周罕闻声息。然而若有不眠者凝神细听,或会察觉静谧中偶有劲风鼓动,时疾时缓,忽升忽落,便似给一双灵巧至极的手玩弄于股掌间,催之即来,挥之即去,乖顺得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