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论方面,其核心审美观念是"淡和"。"淡和"不但在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个性特色的集中体现。这种"淡和"音乐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在传统诸子百家的思想流变中,道家与儒家逐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道家的美学观点"淡"与儒家审美观点的"和"也在传统思想的长河中得到融合,其融合的起始在目前学者的观点中多把周敦颐当成"淡和"的首创者。本人通过对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其中期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淡和"方面,而且,欧阳修在26岁时就明确提出了"淡和"的观念,其时周敦颐在刚满16岁,因此,"淡和"之美的始作俑者应该欧阳修。"淡和"不但是一个音乐审美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哲学观,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世界观,一种自然观。由于"淡和"的内涵丰富,因此,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及到"淡和"的本质研究,正是历代学者对"淡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因此,"淡和"的内涵意蕴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
简介:《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史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注,以及学术研究中提倡人文关怀的学术理念,对于当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简介:陈铭志先生在长期治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由黄自、贺绿汀、丁善德、桑桐等人数十年摸索、推进、建设并逐步形成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教学、科研与创作三位一体的学科品格,正是建立中国特色作曲与作曲理论体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论,因此,他毕其一生为之不懈奋斗付诸实施。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并努力奋斗,他在作曲理论特别是最为艰深的复调音乐教学、研究和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领导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跻身于国内外同类学科先进行列。值此校庆90周年之际,深刻缅怀追忆胨铭志先生及其学术经历和丰厚成果,无疑将对上音建设一流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