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我演出过很多次《奥赛罗》,但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演出,我对这件事向往已久了。我的夫人是日本人,我曾到日本、韩国演过歌剧,我非常喜欢东方文化。我第一次扮演奥赛罗是在德国的一个户外剧院,不过那次我演出的只是其中的几个片段,后来,我去了意大利,去年来中国之前最后一次扮演这个角色是在佛罗里达。在彩排时,我几乎把总谱扔到一旁,因为我在国外已经唱了许多遍,这部戏已经烂熟于心了。

  • 标签: 曼利科·泰德斯 《奥赛罗》 歌剧 演员 男高音歌唱家 观众
  • 简介:继在中法合作交流年成功举办“法国歌剧合唱音乐会”之后,2006年8月27日,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将推出又一台高品质的合唱音乐会《回声》,音乐会由以色列著名指挥家斯坦·斯帕执棒,上海星辰少儿合唱团将倾情加盟。

  • 标签: 《回声》 上海歌剧院 合唱团 音乐会 合作交流 高品质
  • 简介:英美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源源流长.从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作到乔治·艾特的小说,再到查尔斯·狄更斯、托马斯·哈代和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无不闪烁着象征主义艺术的灿烂光芒.美国作家德莱塞在象征手法运用上超越了许多他同时代作家,从到,他的象征手法逐渐走向成熟.

  • 标签: 中的社会 嘉莉妹妹 妹妹中的
  • 简介:2018年3月3日、11日,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阶段性成果展演(第二季)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演出了《广庄》《二子乘舟》两出剧目。演出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召开了挖掘抢救整理京剧传统剧目活态传承研讨会。

  • 标签: 传统剧目 北京长安大戏院 舞台 京剧艺术 活态传承 基金会
  • 简介:1《当代戏剧》编辑部的朋友们去年就念叨,明年四月是咱们剧协,也是《陕西戏剧》(现在的《当代戏剧》)老领导姜炳同志逝世十周年了。说我是他的老部下,让我写一点纪念他的文字。说是:人是走了,但我们活着的人不该忘记他多年来对剧协这个文艺团体,对《陕西戏剧》这个刊物,乃至于整个陕西戏剧事业的建树。编辑部同志的话,深怀友谊,富于同志感和人情味儿。我在受到感动的同时,接受了此项任务。我想,我是理解炳的,写下一些纪念性的文字,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没料到,我吃了苦头儿。茅盾说过,写作的用心之处好象跟解答代

  • 标签: 编辑部同志 《当代戏剧》 剧协 文艺团体 活着 年祭
  • 简介:2006年,当全世界的乐迷们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时,另一位同样定居在维也纳的匈牙利当代著名作曲家盖蒂却在默默无闻中,于6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 标签: 乔治·利盖蒂 莫扎特 作曲家 匈牙利 维也纳
  • 简介:2004年10月。奥地利因为女作家艾尔芙丽德·耶内克(ElfriedeJelinek1946-)摘取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而大放异彩。耶内克,这位自幼学习音乐、25岁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最初是以女诗人的面目闯入文坛和剧坛的文学家、戏剧家,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倍受关注的焦点。尽管。她先后获得过海因里希·伯尔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施蒂利亚州文学奖等许多奖项,但对遥远的中国读者来说还是陌生的,直到她的成名作《钢琴教师》(1983)于2001年被奥地利导演迈克力·哈内克拍成电影,并在当年的嘎纳电影节上获得三个大奖: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我们才对耶内克这一名字有了印象,对她的创作风格有了一点儿感受。因此,当耶内克荣膺诺贝尔文学大奖的消息刚一传来,中国的学者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取了版权,翻译并出版了她的小说和戏剧。

  • 标签: 戏剧现象 诺贝尔文学奖 《钢琴教师》 中国读者 维也纳大学 硕士学位
  • 简介:2017年9月18日,我在山西大剧院小剧场观看了由吕梁市兴县晋剧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孙淦》,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该剧由赵爱斌编剧,孙昌导演,主演奥秀红在剧中饰演孙淦一角。该剧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刻画细腻,唱腔优美动听,表演朴实无华,用正宗地道的晋剧艺术手段成功塑造了孙淦'这一个'能臣廉吏的典型形象,为戏曲舞台上反腐倡廉的廉吏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新的艺术形象。该剧真实生动地演绎了孙

  • 标签: 历史晋剧 塑廉臣 巧编
  • 简介:二零零五年三月,约翰·尚的《怀疑》在百老汇首演两天之后,约翰·保罗教皇二世去世了。那个周末,全世界悲痛的人们都在悼念这位迎来苏联共产世界的崩溃及第二届梵蒂冈会议宗教改革的中流砥柱的教皇;而持异议者则批评罗马教宗的集权以及对恋童癖教士们的劣迹的置若罔闻。一九七八年,保罗教皇在他的首次布道中呼吁人们,莫“困惑于现代世界的生命意义”,莫“为怀疑所困,怀疑会招致绝望”;他指明补救之道便是绝对的忠诚与信仰,二十七年来他对全世界的教民们再三呼吁,“无须恐惧。对上帝敞开心灵之门。”保罗教皇的去世与《怀疑》纽约的热演无疑是个巧合,但它令走出剧院的观众无不体验到那奇异的和谐。

  • 标签: 《怀疑》 约翰 信仰 宗教改革 教皇 世界
  • 简介:少年时的前东德国家游泳队运动员,在21岁才开始正式学习声乐,31岁以女中音歌唱家的身份正式登上歌剧舞台,5年后几乎唱遍所有著名女中音角色;36岁完成了从女中音向戏剧女高音的跨越性转型。在游历了欧洲各大歌剧院及歌剧节的舞台之后,

  • 标签: 歌剧院 女高音 舞台 冒险家 德国 国家游泳队
  • 简介:1935年,三幕歌剧《吉与贝丝》在百老汇演出124场后就匆匆“下档”了。据说,当年一些黑人艺术家和学者对一个白人作曲家笔下被漫画化的放荡女子、吸毒者、杀人犯很反感。直到1976年,该剧在休斯顿大剧院“复出”后,人们才得以窥见这部作品的全貌,自此一举奠定了它在歌剧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波吉与贝丝》 华盛顿 百老汇 漫画化 作曲家 艺术家
  • 简介:从《卧底警花》《伤痕我心》两部电视剧可以看出,中译剧在剧情设置、叙事模式上有一些较为固定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式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演绎;二是男女主人公冗长的相识相恋过程;三是女主人公起死回生的结尾方式。

  • 标签: 泰剧 剧情设置 叙事模式
  • 简介:如果说凯特林·巴特尔高昂和洋溢激情的歌声,是山顶上流淌下的泉水,常常情不自禁地跳跃、喷珠溅玉,那么海曼温和透明的嗓音则宛如一泓平静的高山湖泊、倒映着的山岚云影,有着相看两不厌的美感。在绵密的管弦乐衬托下,她的声音袅袅拂拂、飘飘欲仙,让听者完全没有压力。在这样的声

  • 标签: 《波吉与贝丝》 凯特林·巴特尔 歌剧 咏叹调 海曼 演唱艺术
  • 简介:莎翁剧作中,个人危机总是不可避免地和政治危机相关联,身体被卷入某种政治,男性权力的运作依赖于对身体的控制。《哈姆莱特》中奥菲娅从一个开心少女变为手捧花束的疯癫歌者,最后溺水而亡,她的形象也从甜美温顺转向幽灵般行走的疯癫,直至最后成为漂在水面的溺亡的白色身体。从顺从男权体制到质疑并挑战理性的权威和合理性直至变成终极的死亡嘲讽,奥菲娅疯癫及死亡的女性身体变成了男权社会里的不安的想象和政治肿瘤,成为颠覆男权权力的潜在威胁。

  • 标签: 身体政治 男权 疯癫 理性
  • 简介:2003年10月的安科纳(Ancona),一如往常的宁静,这个意大利东部海岸的城镇从来都是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传奇。这个曾经诞生了两代歌王的圣地,如今要送走她的爱子。时光悄然流转,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弗朗克·科莱(FrancoCorelli)离开我们已经5个春秋了。歌剧界曾为从这里走出来的两位歌王疯狂了近一个世纪,另一位便是吉利,BeniominoGigli)。

  • 标签: 弗朗克 回忆 男高音歌唱家 东部海岸 意大利 歌剧
  • 简介:从很多方面来看,指挥家雅·哈马莱纳恩(JariHamalainen)具体展现出了他的出生地芬兰的歌剧灵魂。上世纪70年代,芬兰刚开始了它的“歌剧繁荣期”——从前俄国留下来的文化种子得以萌芽发展——不到几年,年少的雅在萨翁林纳歌剧节首次亮相,担任童声独唱。30多年后,哈马莱纳恩指挥大师才首次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的职务。萨翁林纳歌剧节正是今天芬兰最令人瞩目的旅游盛事,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节之一。

  • 标签: 芬兰 国界 70年代 艺术总监 指挥家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