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从很多方面来看,指挥家雅利·莱纳恩(JariHamalainen)具体展现出了他的出生地芬兰的歌剧灵魂。上世纪70年代,芬兰刚开始了它的“歌剧繁荣期”——从前俄国留下来的文化种子得以萌芽发展——不到几年,年少的雅利在萨翁林纳歌剧节首次亮相,担任童声独唱。30多年后,莱纳恩指挥大师才首次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的职务。萨翁林纳歌剧节正是今天芬兰最令人瞩目的旅游盛事,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节之一。

  • 标签: 芬兰 国界 70年代 艺术总监 指挥家 歌剧
  • 简介:一九九О年冬天临近的时候在北京,《戏剧》杂志社演剧研究工作室在电影学院表演系小剧场上演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姆莱特》。这是一场实验性演出。是一场冷峻,有力,震撼心灵的演出,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带有一定的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的色彩。

  • 标签: 《哈姆莱特》 荒诞派戏剧 莎士比亚 《戏剧》 黑色幽默 小剧场
  • 简介:一年前当我们坐在一间斗室里遐想未来的演出计划时,《姆莱特》自然而然是我们最热衷的话题,也是最能激起我们创作欲望的剧目,因为正像登山运动员梦想有朝一日能攀登喜马拉雅山那样,大多数献身话剧事业的人都希望有一天能试一试莎士比亚的这部名著。当时我们的大脑被狂热的欲望煽得发胀,而两腿就像踏入一块被浓雾笼罩的空间,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走。

  • 标签: 《哈姆莱特》 创作欲望 喜马拉雅山 登山运动员 演出计划 莎士比亚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称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强调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别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称《姆莱特》是“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可见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达到了何等惊人的程度。

  • 标签: 《哈姆莱特》 构思艺术 莎士比亚化 戏剧创作 内容与形式 别林斯基
  • 简介:我们已经搞了两届艺术节,两届艺术节六块金牌中的四块,给了戏曲现代戏,这个比例确实不小,它至少可以说明:一,我省的戏剧同仁较关注于现实。二,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较受群众和专家们的偏爱。三,在用戏曲反映现实生活上,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不须讳言,我们的戏在当代中国剧坛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站在中国当代剧坛前列的,大部分是新编历史剧(我指的是戏曲)。也就是说,我们的高个子同别人的低个子一般高,我们是矮人国里的将军。搞戏曲现

  • 标签: 新编历史剧 现实生活 外在现实 形式因素 审美品格 审美价值
  • 简介:黄,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湾仔的美丽传说。在白天,她活在幻想之中,身份是一个等待未婚夫来迎娶的富家女;在晚上,她流连在湾仔酒吧,身份是吧女:她渴望有个男人带她远走高飞,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 标签: 音乐剧 印象 身份
  • 简介:近日,曼(中国)专业音视系统事业部与某娱乐产品代理商在石家庄联合举办了2015曼专业娱乐系统品鉴会。活动中,研发团队对涵盖AKG话筒、JBL扬声器、处理器到Crown功放产品的技术特点做了详细介绍,并分享了国内的应用案例。现场还设有三个模拟KTV房间及酒吧声场的试听室,这三个试听室分别配置有专业娱乐扬声器KP4000系列、KTV专用扬声器Ki100系列以及适用于酒吧/高级会所的MD/MQ系列:CrownT系列、KVS/XLi系列功放,并搭配处理器KX200、AKGKM200无线话筒,为高标准要求的用户提供了意想不到的音效体验。

  • 标签: 娱乐系统 哈曼 品鉴 产品代理商 无线话筒 扬声器
  • 简介:2月10日,第61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举办,盛典现场采用了曼品牌旗下JBLVTXA12和A8线阵扬声器。A12的指向性控制和声压级能量表现优异,能够力压现场噪音,表现出强大、精准的声音,展现高品质的音效。A12不仅应用于格莱美,同样被超级碗中场秀、美国演员工会奖颁奖典礼采用。

  • 标签: 视听 颁奖典礼 扬声器 能量表 声压级 指向性
  • 简介:德尔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的法国已经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艺术中心。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也触动了艺术家敏感的神经。不可避免地艺术领域中发生了深刻彻底的革命。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上,野兽派的作品给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学院式艺术观念给予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学院传授的艺术基础概念——透视、明暗、空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雕塑 艺术中心 法国巴黎 工业革命 经济中心
  • 简介:1935年,三幕歌剧《波吉与贝》在百老汇演出124场后就匆匆“下档”了。据说,当年一些黑人艺术家和学者对一个白人作曲家笔下被漫画化的放荡女子、吸毒者、杀人犯很反感。直到1976年,该剧在休斯顿大剧院“复出”后,人们才得以窥见这部作品的全貌,自此一举奠定了它在歌剧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波吉与贝丝》 华盛顿 百老汇 漫画化 作曲家 艺术家
  • 简介:本文由《姆莱特》文本中的“无”,引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混合理论。吉尔斯·福柯尼耶和马克·特纳的概念混合理论,补充并解决了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提出了在心理空间对各种信息进行混合,解构了“无”的传统概念,再现了从“物”到“无”的思维认知过程,对自愿终止怀疑这一传统的戏剧理论发起了挑战,消除了戏剧中真实和虚构的差别。当“无”站上舞台时,“有”和“无”的界线从此变得模糊。

  • 标签: 《哈姆莱特》 认知科学 概念混合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莎翁剧作中,个人危机总是不可避免地和政治危机相关联,身体被卷入某种政治,男性权力的运作依赖于对身体的控制。《姆莱特》中奥菲利娅从一个开心少女变为手捧花束的疯癫歌者,最后溺水而亡,她的形象也从甜美温顺转向幽灵般行走的疯癫,直至最后成为漂在水面的溺亡的白色身体。从顺从男权体制到质疑并挑战理性的权威和合理性直至变成终极的死亡嘲讽,奥菲利娅疯癫及死亡的女性身体变成了男权社会里的不安的想象和政治肿瘤,成为颠覆男权权力的潜在威胁。

  • 标签: 身体政治 男权 疯癫 理性
  • 简介:工头送礼(戏剧小品)伟巴时间现代人物张科长工头翠花(工头妻)[幕启.工头家。屋中置一书桌,左右两椅。工头独饮闷酒。(帮唱)找钱太辛苦,送钱也发愁。工头(唱)愁呀愁,愁来愁去不爱愁。得饮酒时且饮酒,得风流时呀──翠花音乐过门中花枝招展上。翠花...

  • 标签: 工头 戏剧小品 革命先烈 工程队 张科 收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