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郡.毗邻多塞郡大荒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 标签: 哈代 托马斯 维多利亚时代 文学传统 伦敦大学 文学创作
  • 简介:常演不衰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Rusticana)的作曲者,但他剩下的作品就不值一提了。马斯卡尼被《乡村骑士》的成功冲昏了头,对《友人弗里兹》(L’AmicoFritz)的失败以及其他几出戏没有得到相同的成功而感到很懊恼。大家对“他将会写出另一部《乡村骑士》”的厚望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气恼,这可是我(JamesGlover,1861—1931,爱尔兰指挥)从报纸评论上引用的作者的原话。他在剧院、俱乐部、社团到处听到的都是抱怨,“和《骑士》差得太远了”,“一点都不像《骑士》”,“再也不会红了”,等等等等。

  • 标签: 《乡村骑士》 彼得 报纸评论 爱尔兰 俱乐部 作曲
  • 简介:哈洛德·品特在英国乃至世界剧坛上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剧评家们把他归划在“荒诞派”剧作家之列,认为他的作品深受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影响,其理由是品的剧作常常表现出人本体的双重性:即理智的社会人与冲动的自然人的冲突。品特作品中的诸多环境也是似是而非的,事件的揭示也呈现得影影绰绰。品善于展示谜面,但又不愿意向观众揭晓谜底。然而据说品本人对此归划却不以为然,他把自己的剧作称为“威胁戏剧”,并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戏剧史上奠定了这一称谓。品也因此自行和贝克、尤奈斯库等正宗的“荒诞派”剧作家拉开了距离。我们在品的作品中还能追寻到契诃夫的幽灵。另喜欢在舞台上营造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小客亍,这种氛围和契诃夫在舞台上营造的俄国没落贵族

  • 标签: 品特 《情人》 威胁戏剧 尤奈斯库 荒诞派 贝克特
  • 简介:作为"新丹麦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丹麦知名编剧兼导演安德森·托马斯·延森(AndersThomasJensen)因其与生俱来的编剧天赋,以及在"道格玛95"运动中的表现,扬名全球影坛。本文将从延森的电影创作历程出发,并结合电影作品内容,分析其以矛盾人生与自我救赎为主题,以男性特色与道德困境为视角,以黑色幽默与荒诞离奇为风格的创作特质。

  • 标签: 丹麦电影 Anders Thomas Jensen Susanne Bier
  • 简介:啊!天真活泼的玛侬.爱慕虚荣的玛侬,让男人倾倒的玛侬,也栽在男人手上的玛侬……她不只是一个18世纪小说中的人物,亦不是19世纪歌剧中的人物。

  • 标签: 社交生活 大都会 巴黎 舞台 18世纪 19世纪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戏曲和好莱坞电影等讲故事或演故事的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圆满结局之生成的社会心理机制。为什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和好莱坞电影往往有着三类圆满结局?为什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有着呈现圆满结局的倾向性而西方前现代(20世纪之前)小说、戏剧却没有呈现圆满结局的倾向性?为什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与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圆满结局时有着不少差异?要解答上述问题,我们无法绕开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的基本需要说。实际上,故事性艺术作品的圆满结局也正是基本需要说最能发挥其理论阐释力的艺术现象。

  • 标签: 马斯洛 基本需要 故事性艺术 圆满结局 艺术正义
  • 简介:闪电魔术大师法拉耶原名叫西格蒙德·朱柏格,187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1884年移民美国。他原是一名表演"射击"节目的杂技演员,后来对魔术发生了兴趣,决心终身以魔术为业。他能够将著名中国魔术师朱连魁的表演模仿得维妙维肖,1900年,他以这批节目步人魔术界,开始在伦敦马戏场上表演魔术。

  • 标签: 大师特 闪电魔术 魔术大师
  • 简介:时期是世界服装史中一个具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风格”的时期。在这基督教盛行的典型环境中,欧洲大陆发生了两大重要事件:十字军东征和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传播。十字军的东征,使南方的罗马文化,北方的日尔曼文化和东方的拜占庭文化发生了融合。服装也因此具有了多种文化的痕迹。更为重要的是,哥特式建筑对其它艺术形式发生了影响,服装造型开始追求“体”的塑造。

  • 标签: 典型环境 拜占庭文化 追求 时期 马文化 十字军东征
  • 简介:在当今世界上,并没有多少马戏团在每年夏天都可以给他们以及他们的艺术家2个月的带薪假期。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带薪假期”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因为艺术家们每天都要演出。不过,在紧邻匈牙利著名的旅游胜地巴拉顿湖旁的一个固定的场地上连续呆2个月,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这并不是一般的马戏团所能够提供的。里弛家族每年都要这样做,他们经营的匈牙利国家马戏团是欧洲最好的马戏团之一。每年,他们都要在匈牙利全国进行巡回演出。而一到夏天,马戏团就停止巡演,来到美丽的巴拉顿湖旁,驻扎在这个私人拥有的湖边场地上为前来度假的游客进行表演。

  • 标签: 家族马戏 弛特 特家族
  • 简介:上海大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沸腾了,音乐会结束在所有人的起立鼓掌和热烈的“Bravo”声中、演员一次次的返场中。2008年4月4日晚上,被誉为“黄金男高音”的里契拉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那一场独唱音乐会足以令所有在场的听众感动并牢记。

  • 标签: 上海大剧院 独唱音乐会 所有人 男高音 演员 演出
  • 简介:俄历1837年1月27日,俄国诗人普希金与使其荣誉蒙羞的法国人丹士进行决斗,两天后诗人因决斗致重伤而死。剧本《谁杀了丹士》演绎了这桩历史公案的后续故事,似乎以双方后裔之间的再一次决斗对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进行了了断。但阅读博加耶夫的剧本一向没那么简单,剧本的荒诞悖论元素无处不在。几个节点性问题或许有助于你潜入剧本深处:向丹士“后裔”提出决斗,与伟大诗人同名同姓的普希金究竟是何许人?其决斗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丹士行为诡异?到底“谁”杀了丹士?博加耶夫从来不缺的就是丰富的想象力与黑色幽默,剧作家以尾声中升腾后随即熄灭的火球形象,对“俄罗斯思想”做了全新注解。

  • 标签: 喜剧 俄罗斯思想 历史公案 黑色幽默 普希金 决斗
  • 简介:京剧《培尔·金》的创作和公演体现了我院戏曲导演本科教学的完整过程。2002年学院将开设戏曲导演专业本科教学的重担交给我时,我感到这既是信任又是挑战。在现代中国文化现象中,观众与戏曲的陌生和疏离在加大,如何让戏曲和观众走得更近,这不仅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戏曲院团关注的问题,更应是办学的思考点。

  • 标签: 本科教学 京剧 戏曲导演 文化主管部门 文化现象 现代中国
  • 简介:挪威戏剧家易卜生曾对中国的话剧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学者、艺术家在"易卜生年"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敬意。仅在上海,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中就有3台易卜生的《培尔.金》不同形式的演出。易卜生在这部戏剧里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这些特点恰恰使这一剧作具有可以颠覆性解读的文本基础,符合了中国戏曲灵活性与假定性的传统美学,从而使《培尔.金》这部开放式结构的戏剧以京剧的形式和环境戏剧的形式得到了最大效果的发挥,赢得了年轻一代对易卜生这部不朽的剧作《培尔.金》的喜爱。

  • 标签: 《培尔·金特》 音乐戏剧 京剧 环境戏剧
  • 简介:记得在5年前,我还是个高中生,在看了布莱恩·菲尔(BrynTerfel)在法国夏莱剧院(TheatreduChatelet)演唱《费加罗的婚姻》的DVD后,顿时被他的声音所吸引。之后看了很多个版本的《费加罗》,总觉得菲尔才是我心中最完美的费加罗。但这个"性感大熊"似乎不再想被人们定位为"费加罗专业户"或者"莫扎特男中音",他在尝试着各种新的角色,比如大都会刚刚上演的瓦格纳《莱茵的黄金》和即将上演的《女武神》中的沃坦。

  • 标签: 音乐会 卡内基 《费加罗的婚姻》 《莱茵的黄金》 纽约 《女武神》
  • 简介:1876年,德国作曲家理查·瓦格纳在拜罗伊建造的节庆剧院开幕,也迎来了首届拜罗伊音乐节。节庆剧院的建造和音乐节开幕的幕后故事波澜壮阔,若无瓦格纳铁一般的意志绝无可能完成。理查·瓦格纳死后,音乐节监管权一度由其后裔控制,由此展开了一场曲折漫长的家族权力之争。

  • 标签: 拜罗伊特音乐节 权力之争 瓦格纳 作曲家 监管权 剧院
  • 简介:出乎世人的意料.由于英国荒诞派戏剧家哈罗德.品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的闲谈中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的关闭的房间”他获取了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 标签: 哈罗德.品特 房子 剧作 诺贝尔文学奖 戏剧家 荒诞派
  • 简介:美国著名理查·施特劳斯女高音黛博拉·沃伊(DeborahVoigt)曾在2004年被公开羞辱,原因是她过于肥胖,穿不下角色所需的苗条裙装而被英国皇家歌剧院请退.由此导致的轰动效应波及全球。而如今体形锐减的黛博拉·沃伊回来了——同样的角色,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是她已经减去了126磅(约合57公斤)。不过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贪食,并承认体重正在缓慢回升。在重新回来主演《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之前,沃伊特向我们谈起了她的那些不同寻常的日子。

  • 标签: 英国皇家歌剧院 施特劳斯 轰动效应 女高音 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