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Ann·卡普兰在美国主要从事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研究,1987年夏曾受中国影协的邀请到北京作过讲演,《当代电影》也发表过她特地为本刊寄来的文章。应该说,她是西方的左派学者。当前,跨文化分析,特别是对第三世界文化的分析已经成了很多西方左派学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他/她们把研究第三世界文化、特别是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看成是更加深刻地研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这种研究中,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观点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个人与社会是对抗的,如果这个社会是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那么女性与男性的对抗就有了政治意义;而在第三世界文化中,个性是被社会替代的,因此,它们的文化只是一种“民族寓�
简介:<正>我谈一个偏狭的问题:电影的改编应该注入导演的因素。说偏狭,因为我既不涉猎改编的分类问题;又不探讨改编是否应该“忠实原著”问题。为了使自己的命题更明确和准确,我先谈两个前提:一、电影的艺术个性的体现,到底是个人融汇在整体里,还是整体融汇在个人里?这是属于电影美学讨论的范畴,不是本会议题,所以我只扼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应该体现导演的个性,如同小说应该体现作家的个性一样,这恐怕不会有争议。争议是个性如何体现?关于这个问题,似乎天经地义,总是讲电影是集体的艺术,集体创造艺术。记得日本的电影理论家岩崎昶在《电影的理论》一书中曾阐述这样的观点:传统的美学认为,个人才能创造艺术,集体是不能创造艺术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