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连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简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韦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弥补《韦协》只有英译本、无汉译本的缺憾。
简介:西藏史籍关于"吐蕃僧诤"的记载,其主干部分大多数来源于《拔协》,包括论辩的过程、"僧诤"的结果以及摩诃衍禅法的内容等,由此造成了众多史书在这一事件上的单一化视阈。去除《拔协》在"吐蕃僧诤"研究中独一权威地位且研究视域多元化之后,就可以发现:首先,"吐蕃僧诤"中并不存在一个正面的交锋过程,所有佛学问题的讨论都是以书面文字的方式展开的,持续时间为三年左右。其次,讨论的结果是禅宗在吐蕃"停废"之议的取消,虽然禅宗在吐蕃发展的黄金期结束,但禅宗系弟子在吐蕃依然活跃。再次,就摩诃衍的禅法而言,也不存在"无分别说"破坏善法的存在基础问题,"无分别说"是在胜义的层面阐释的。
简介:笔者曾对堆协囊玛歌舞的曲体结构方面做了分析比较,并写有关于其结构上的关系一文,进而提出二者属'兄妹艺术'.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而发现:这两大艺术品种的曲体结构大致趋于相似,而它们各自的表现色彩却截然不同.其中,堆协歌舞具有阳刚特征,囊玛歌舞具有阴柔特征.由此可见,把它们称为'兄妹'艺术的说法是恰如其分的,一点也不过份.另外,不仅在传统习俗上,而且在当代,往往把这两大艺术品种划为一种类别而相提并论,并已约定俗成,视之为拉萨地区特有而别具一格的艺术品种(在此所指的堆协是指拉萨堆协,它与堆巴堆协的区别在于高雅、细腻.而堆巴堆协的特点是粗犷、朴实).因此,我们把这两大艺术品种作为一种类别而给予规范是很自然而且很有意义的.
简介:父亲张培植,在抗日战争时期惨遭日寇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77年清明节,我和均已离休的弟、妹,相约到阔别的家乡———保定,为父亲扫墓。在烈士陵园,我们找不到他老人家的墓碑。新增加的只有一个企业家病逝后,其厂家为他修的墓。有关人员说:现在陵园的墓,都由家属、单位出钱修建。归途中,我们到我青年时代生活过的化真照相馆和协生印书局去凭吊。化真照相馆已平毁,正在新建大楼。而协生印书局的楼房依然矗立在保定西大街。灰色的大楼内,空无一人,前门堵死,从后院东墙开了个新门,门两侧墙上挂着两个牌子。墙上的两个牌子不大,右侧的用醒目的红色油漆写着: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 协生印书局 保定市人民政府立一九九
简介:开办协生印书局 传播马列主义1926年,中共天津地下党组织办的协成印刷厂目标暴露需要转移,经人联系,张培植将其机器设备运到保定,开办协生印书局,附设中国书店。同时,还开设了恒昌照相馆、中华鞋店等店铺。从此,张培植以实业家、商界名流的姿态出现,公开印刷教学课本、教学参考资料和《河北日报》、《民声日报》、《振民日报》及表册、信笺、广告等,以其收入,给中共保定地下党组织提供经济援助。同时,利用这些店铺收容安置了许多革命骨干分子,建立革命秘密联络点。协生印书局负责承印中共保定市委书记张廷瑞、高蠡博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刘宪增交给的顺直省委文件、农会章程及印刷品。30年代初期,协生印书局接收中共保属特委领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