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南京中央医院成立的时候,正是国民党发动"剿共"的年代.他们从美国买来全套野战医院设备,安置在中山东路逸仙桥下和中山门当中的一块空地上.这里位于黄埔路口中央军校的前边,医院的左邻就是"励志社".这片地皮宽绰,后来又盖起了卫生部、研究所、图书馆,以及高级护士学校等等.南京中央医院开办那一年,我在美国纽黑文物理医学研究院当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顾临到纽黑文出席罗氏基金年会,他在院校注册部查看了我的考试成绩分数单,回国后就把我的情况介绍给国民党卫生署署长兼南京中央医院院长刘瑞恒.后来我转入纽约中心医学院实习,就接到南京卫生署的通知,让我到中央医院去工作.我打定主意等实习结束再参加康州注册考试,以便把几张洋文凭领取到手.1930年8月回国,9月下旬到中央医院报到.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曾暴发四次全国性的“流脑”流行,其中1966~1967年的“流脑”疫情是最严重的一次。红卫兵“大串连”导致的全国人口大规模无序流动,对社会单位结构的“打倒”导致防疫体系的破坏,以及其带来的衣、食、住、行四方面问题,是这次“流脑”疫情暴发的直接诱因。为抑制疫情,中央及地方党政机构紧急叫停红卫兵“大串连”,并组织领导机构,积极开展防治工作,于1968年后逐步控制了“流脑”疫情。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与社会政治及科学研究密不可分,因此,为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侵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务必保持社会政局稳定,推动科学进步,加强科学研究。
简介:在医疗社会史视角中,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中西医协调,不仅仅是一场卫生防病实践,更是掌握国家公权的执政党对社会的一次整合。中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西医彰显了现代科学的文明,对这两者的协调与整合,需要找到一个依托点。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个依托点便历史地落到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由此也使得这场医学协调活动不仅对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诞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在卫生领域的延伸。执政党对中西医的成功协调,也展现了其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能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