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日本京都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林巳奈夫先生,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突出的。他在中国青铜器研究上的显著成绩足以使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中国学者汗颜。八十年代以来,他除了仍致力于中国青铜器的探索外,其精力逐渐转向了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所谓中国古玉是指汉代以前的玉器,内容丰富而庞杂。经过十余年的钻研,他在此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这一成绩又是如此突出,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十余年来,林巳奈夫先生勤于探索,于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多有创获。他的这些成果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相继刊载于日本京都大学的《东方学报》等杂志。由于跨越时间较长,查找起来颇为不便。1991年,作者将已发表的重要论文辑成《中国古玉的研究》一书出版(《中国古玉研究》<日>,本吉川弘文馆,1991年,600页),大大方便
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思想界陆续冲破一些禁区和摆脱"左"的樊篱,各地开始大量发掘和公布了许多过去不敢问津的民间文化遗存,包括常被误解为封建迷信的民间宗教和巫术巫蛊等文化现象.1983年,周扬先生生前曾把这次思想解放,称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加以论述.正是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不久,贵州的文化界人士就把安顺地区的军傩--地戏介绍到了全国,从而使我们知道,在那里的乡野民间,至今还保存着五六百年前明代初年朱家王朝以"调北征南"和戍边名义由原居地安徽等地派去的皇家军队的后裔,他们的文化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被保存下来.80年代末,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人类学和民俗学家王秋桂先生主持启动一个庞大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研究"计划,安顺地区的军傩--地戏也被列入其中,因而在当地对傩文化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调查.课题完成后,秋桂向我们赠送了他本人与当地文化研究者沈福馨两人合作编著的(民俗曲艺丛书,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出版)一书,从而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材料,对军傩--地戏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简介:<正>1、韩国民俗学史略(1)解放前:形成期在韩国,民俗学的研究是从1894—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初期开始的.这时期的代表学者是崔南善和李能和.但是,作为历史学家,他们只不过是关心这方面而已.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民俗学这时候也没成立.崔南善主要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来研究古代史.他把包括东北亚的广大地区的文化看成是共同文化,认为朝鲜民族对这些文化起了主要作用.这就是民族主义研究方法.李能和以文献学为中心,作了关于宗教史方面的研究.崔南善的代表作有《朝鲜常识问答》、《萨满教记》、李能和的代表作有《朝鲜巫俗考》、《佛教通史》、《朝鲜道教史》、《朝鲜女俗考》(1927)、《朝鲜解语花史》(1927).其中,李能和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