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出生日,六月十九是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观音出家日.每逢这三日,扬州北郊观音山山上山下,人潮如海,四乡八镇的信男信女纷纷涌到,形成万人痴狂的观音山香会.这三次香会又各具特色:二月以乡市居盛,九月以道场为主,六月则兼具乡市道场特色,且集湖上画舫荷灯诸胜.故观音山香会,以六月十九最得声名之盛。香舍于文革十年一度中断,八十年代以来,求神拜佛又成风潮,观音山香会也一年比一年阜盛了。农历六月初十一过,扬州观音山下几条通道上,三步一点,五步一摊,挤满了小商贩.他们除出售香烛、纸马、念珠、木鱼、小吃外,更多的出售土仪玩具。有用粘土捏成上彩的阿福扑满,天真憨稚,笑容可掬:有竹制九节龙,妙取竹节竹枝的天然形态,节节灵活;有以竹片做弹簧,一摇“噼叭”作响的机关枪:种种弥漫乡土气息的玩具,深为小儿喜爱。这些年,长毛绒玩具又铺天盖地而来,买主多为妙龄女郎、新婚夫妇和国外游客而不独小孩.六月十八,乡民沿路设盆盛以净水,供香客净手,摊贩往往通宵不歇。六月十九,买者、卖者摩肩接踵,香客、游人穿梭其中,川流不息.人们上得山来,每每在观音殿门口买小束或大束柱香,再买一只杏黄香袋,直趋案上蜡烛架前,点燃香火,匍匐于观音脚下蒲团上,口中念念有词,磕头膜拜,然后站
简介:江苏省镇江市马迹山遗址是宁镇地区典型的台形遗址,遗址使用时间较长,时间范围从龙山时代末期至两周时期。遗址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共发现47个灰坑、13座房址、1座墓葬,出土了一批器物。马迹山遗址的发掘,丰富了宁镇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内涵,并为探寻宁镇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思想界陆续冲破一些禁区和摆脱"左"的樊篱,各地开始大量发掘和公布了许多过去不敢问津的民间文化遗存,包括常被误解为封建迷信的民间宗教和巫术巫蛊等文化现象.1983年,周扬先生生前曾把这次思想解放,称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加以论述.正是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不久,贵州的文化界人士就把安顺地区的军傩--地戏介绍到了全国,从而使我们知道,在那里的乡野民间,至今还保存着五六百年前明代初年朱家王朝以"调北征南"和戍边名义由原居地安徽等地派去的皇家军队的后裔,他们的文化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被保存下来.80年代末,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人类学和民俗学家王秋桂先生主持启动一个庞大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研究"计划,安顺地区的军傩--地戏也被列入其中,因而在当地对傩文化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调查.课题完成后,秋桂向我们赠送了他本人与当地文化研究者沈福馨两人合作编著的(民俗曲艺丛书,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出版)一书,从而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材料,对军傩--地戏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