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存在五种不同观点:1“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它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为各种规模的大、中、小城市规定了不同的发展原则,是符合国情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但提法过于笼统,因而有很大的片面性。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持此论者是把我国各人口规模级城市主要经济效益平均指标进行简单比较后,得出此结论的。这种观点可取之处在于揭示出大城市经济效益好的一般特点,不足之处在于只注重城市外在的一般情形,而忽视其内在本质。
简介:学中文出身的刘士林曾经是一位校园诗人,早年的美学、诗学研究,使得他散发出浓郁的儒者气息,常常给初次谋面的人留下虚怀若谷、张弛有度的深刻印象。又因文采飞扬的现代诗、功力深厚的古体诗在朋友圈中圈了一众“专家粉丝”——这样的学术经历与性格爱好,让人似乎很难将他与热门的“城市科学”联系起来。然而,近年来在学界与评论界好评如潮的《中国诗性文化》、《先验批判》、《苦难美学》、《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中国城市群发展年度报告》、《江南文化理论》、《都市文化原理》、《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江南城市群文化研究》、《都市美学》等著作,正是刘士林在中国城
简介:城市群不能独立发展,城市群彼此间只有建立起紧密联系,才能整合为高效互动的城市体系。根据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情况,我国的城市群可以区分为7个片区:"黑+吉+辽"、"京+津+冀+晋+鲁+豫"、"沪+苏+浙+闽+赣+皖"、"湘+鄂"、"粤+桂"、"川+渝+滇+黔"、"陕+甘+宁"。这些片区内的核心城市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核心城市的辐射力也有较大差别,所以需要对这些片区进行详细分析,通过构建"子城市链"、"子城市团"等措施,不断完善各个片区内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联系,在各个片区内形成"分层+分片"的发展秩序,使得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片区内都逐渐形成"核心城市-子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地"的多层次的城市发展结构,推动全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简介: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在城市构建中通过管理和控制人力及物质资源以实现共产主义和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基本工具,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和转型的历史过程。单位制研究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成果丰硕,但相对制度性研究,空间性和社会性研究还比较薄弱,实践性研究更加匮乏。提出将单位制研究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时段背景中,从单位化、去单位化和新单位主义三个阶段和单位的制度性、空间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四个视角展开。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的30年和今后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制度性研究包括制度思想、构建逻辑和制度体系三个方面;空间性包括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社会性包括社会结构、社区发展和个体历程;实践性包括社会重建、旧单位改造和新单位规划。
简介:上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城市区域的快速崛起,不同时期相继出现了多个城市区域概念称谓,从西方学界的大都市带、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到国内的都市连绵区、城市群,其内涵实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基于全球化背景对近期中国城市区域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评述,包括城市区域的相关概念、界定标准、研究方法,以及作为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典型城市区域——长三角的系列研究。从中发现,国内学者对西方城市区域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进行积极借鉴,针对中国城市区域开展了广泛探索研究,提出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标准及方法手段,注重全球化、信息化、地方化等要素条件的影响,在城市区域的不同理论方法视角和不同空间尺度层次都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同时,与西方城市区域研究相比,国内学界的理论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中国城市区域的快速发展也将为之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
简介:在理解转型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时,管治的理念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管治的研究与其他关于政府的研究不同,它强调政府与市民社会以及市场的互动关系,探讨政府角色的定位和市民社会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综述十余年来内地以及港澳人文地理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适当结合国内其他社会学科的有关研究,回顾管治研究的发展,追踪其前沿,以期对我国管治研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首先回顾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管治研究被引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界以来,其兴起和进展两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以及存在问题。文章接着围绕尺度的概念,对当下各相关学科在管治领域的研究做了横向比较,指出人文地理学在管治研究中从尺度切入的优势。进一步地,文章介绍了管治研究的一个新探索一协作管治。文章指出,无论是城市还是区域尺度,地理学界对于“管治”的研究可以继续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