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加强科技名词规范工作的宣传力度,促使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成果在新闻出版界得到推广,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下,2010年1月16—23日、5月18—23日,由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与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五期“全国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培训班”先后在海南、甘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120余家科技期刊、图书出版单位的近200名编辑先后参加了培训。
简介:
简介:在三维打印方兴未艾之际,“4D打印”概念已悄然跃人人们的视野.沿袭三维打印的命名方式,“4D打印”(fourdimensionalprinting)应称为“四维打印”.四维打印是在三维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维度一时间,通过软件设定模型和时间,让产品在相应的时间或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形成相应的形状.
简介:汽车motorvehicle由动力驱动,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或特殊用途.汽车轴距motorvehiclewheelbase分别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中心点,并垂直于汽车纵向平面和汽车支撑平面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简介:摘要: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天气变化时出现的雷电可能会被建筑物的异性电荷所吸引,进而对建筑物内部设备造成破坏。这也是建筑物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原因。但是,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同,对防雷装置设定的防雷等级也有所不同,防雷装置不能满足建筑物防雷等级的标准,就难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物雷击的主要形式,以及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同时提出了建筑物防雷接地的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简介: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er)是指大气中固态或液态的悬浮性物质。其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来自地面扬尘、海水溅沫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喷发的散落物、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以及生物释放的花粉、菌类孢子和微生物等;后者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冶炼、粉碎、筛分、
简介:1952年12月,英国伦敦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持续近一周的浓雾无法散去,伦敦市中心连续48小时能见度不足50米。空气污染使大量居民健康恶化,约1.2万人因这次空气污染事件死亡,患病者不计其数。这次震惊英伦及世界的空气污染事件,促使英国在1956年通过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案》。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富裕,城市线路输送的功率大大增加,我国电网的发展迅速,能源的架构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电网的升级改造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量也大大增加。物联网技术属于先进的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过去电网升级改造中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电网运行维护面临的问题以及电力物联网应用架构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探讨了物联网在电网升级改造中的应用,以此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则是其系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学识、能力、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学生思想情感的有机融合,无疑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无论对班主任本人的成长和学生成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历了最初的1G、2G、3G、4G通信时代,现三大运营商正式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5G的发展是十分的迅速的,相比最初的通信技术已是天壤之别,它的出现是现代通信科技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简介:丁福保、周云清编写的《四部总录·算法编》出版于1956年,它的结构是除了自己编撰的正文之外,又将梅文鼎、刘铎等人的书挑选后列入书目中,称为“补遗”,还将一些散见的书目收集起来作为“拾补”,从而使古算书目趋于完善。它的内容的最大特点是标明了所列书的存佚状况,并将一些书目按现代分类法进行了分类。
简介:一代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孜孜以求,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探索“多、快、好、省”的教学模式。本文作者不懈努力,辛勤耕耘十余载,在实践中总结出“四化”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四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浅析了“四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简介了“四化”教学模式的方法。
第四、五期“全国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培训班”成功举办
浅析物联网及其应用
四维打印
机械工程名词(四)
浅谈汽车四轮定位仪及四轮定位检测的应用
建筑物防雷接地的应用分析
谈谈大气颗粒物的分类和命名
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探索
PM2.5——可入肺颗粒物
物联网在电网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破解四大难题树立四种观念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抓细重小求落实,润物无声成规范
基于物联网的公共智能垃圾桶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环境监测技术探究
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中的关键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要点分析
物联网发展与5G通信技术的应用
《四部总录·算法编》的特点
高中语文“四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