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暴雨造成地下水位比较浅的情况下,由于墙前后水头差引起的渗流常常使挡土结构发生破坏。本文选取了稳定渗流条件下,分别采用土-水整体作为隔离体以及土骨架作为隔离体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不同水位以及不同类型的土体土、水压力计算,进而探讨挡土结构两侧土、水压力分布规律。当墙前后以及基底土为均质的粘性土时,对于板桩等悬臂式挡土结构,由于底部宽度远小于长度,故可将底部段造成的水头损失忽略。此时,当水头差足够大,渗流作用造成土体发生流土时,板桩一侧向上渗流范围内对挡土结构无被动土压力,另一侧向下渗流范围内对挡土结构的主动土压力增大为静水工况时主动土压力的2倍。当墙前地下水位平基底,基底为透水地基,墙后为均质粘性土时,挡土构件侧面、底部所受的水压力均为0。
简介:本文从分析某矿排土泥石流产生、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入手,综合地基处理中堆载加压排水固结和排石挤淤两种方法的优点,利用欠固结粘土与饱和松砂的剪缩特征和深层滑坡规律,提出一种经济易行的治理大规模泥石流排土挤淤—堆载固结方法。该方法已在工程治理中获得应用,并已取很良好效果。
简介:为探讨冲洪积平原地带地下水水质劣变机理及过程,开展了不同的水土样品组合的16组淋滤试验,以期揭示不同源水在土柱入渗过程阴阳离子、硬度和TDS的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类型的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变幅由大到小依次为HCO3-、NO3-、SO42-、Cl-和F-,阳离子的变幅则依次为Na++K+、Ca2+和Mg2+。淋出液的硬度、TDS和水化学类型均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先期主要受控于源水,尔后则主要受土柱介质的影响。除了以垃圾作为淋滤介质的试验外,其他组合的试验都出现了初期TDS和硬度升高的过程,之后与源水趋于一致,揭示了淋滤中浸泡—水岩相互作用—吸附解析—淋洗等复杂过程。
简介:基坑工程在深度和面积上有越来越深和大的发展趋势,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土质条件欠佳,地层上部一般多为疏松的杂填土和淤泥质土,下部为深厚的淤泥质粘土,因此基坑支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吴忠诚,2011)。目前,基坑支护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桩锚支护和土钉支护,并且理论上有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方法。桩锚支护可以充分利用桩抗弯的优势,能够很好的控制土的位移和变形,但是其造价比较高,而且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土钉支护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的优点,在工程实践中有了大量的应用,并且理论上比较成熟。将疏排桩和土钉联合起来使用,能够充分利用疏排桩抗弯,土钉抗剪的优点,并且可以减少造价。疏排桩-土钉组合支护在工程实践上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但是目前尚未广泛使用。由于组合结构内力规律、变形特征等还没有完善和统一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因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疏排桩-土钉组合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配规律,总结了前人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与工程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蜀土"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与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的粘性土。GK061孔经古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和下蜀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蜀土"的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时的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蜀土"的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的特征来看,其母质与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的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的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蜀粘土",并往往与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对合肥下蜀土的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对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的认识,提出来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