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石油地质学家来说,渗透率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在多孔介质模型中模拟压实和胶结过程,获得了砂岩储层中渗透率如何受到控制的新认识。对简单砂岩,这种认识可用于预测渗透率。若模型的孔隙几何形态完全被确定,使用流动网格模型则可直接计算渗透率。这种计算所取决的基本原理,在物理上是严密的。与许多以前预测渗透率的方法相比,在计算中勿需调整参数,不需要附加的测量或对比(例如,毛管压力资料或岩石薄片的孔隙资料)。对于致密砂岩、石英胶结砂岩或致密石英胶结砂岩,由模型得出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趋势与Fontainebleau砂岩样品的测量结果非常一致。这些砂岩样品的渗透率跨度几乎达5个数量级。这种模型也正确地预测了Fontainebleau砂岩孔喉大小分布的压汞测量结果。我们发现,模型的孔隙几何特性在空间上是相关的,这种随机性偏离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大影响宏观特性,如渗透率。预测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表明,空间相关性在粒间孔隙介质中是固有的。因此在这种介质中转移的不相关(或任意相关)模型在物理上不具代表性。我们也讨论了把这种模式延伸到预测较复杂的岩石性质。
简介:利用微地震事件的空间-时间分布,为一套产油气的密西西比系页岩估算了压裂作业前、后的渗透率。在压裂作业开始时,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指明了可导致水力裂缝发育的非线性孔隙压力松驰。这样就有可能应用Dinske等(2008)的方法来估算压裂作业前、后这套页岩的渗透率。水力裂缝周围这一原始页岩层的渗透率约为4×10^-5达西,而水力裂缝自身的渗透率约为1达西。对于水力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也作了估算。微地震事件位置与能量的比较表明,产生了水力裂缝的微地震事件其能量要大于在压力向围岩扩散时所发生的事件。孔隙压力扩散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与天然裂缝的方位十分一致。
简介:本文利用薄片图像分析获得的数据提出了估算砂岩渗透率的一个简单相关模型。研究中用了取自北美油藏的总共54个样品,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变化范围很大。该模型是经验性的,而且仅仅基于二维图像资料。由图像分析获得的孔隙度和二维孔隙面积内最大内切圆的直径分布足以满足渗透率预测。迂曲度、孔隙形状和孔隙连通性对渗透率的影响似乎不大,除非这些性质本身与孔隙度或孔隙大小相关。图像分析获得的数据与岩心实测渗透率的回归分析表明,二维数据解释的渗透率离差因子在1.68以内的占90%。该研究表明,二维孔隙大小与三维喉道大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根据图像分析资料能够得到虚拟的压汞曲线。据认为,这种密切关系是能用二维图象资料成功地估算渗透率的主要原因。结果的应用是估算渗透率,以及对那些太小、不适宜做常规测试的样品得到虚拟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这就提供了一个实际有效的储层评价手段,并有助于更好地描述储层。
简介:最近在Veracruz盆地一个处于开采中后期气田进行的地震勘探,提供了研究深水砂岩储层(由浊积瓣与河道复合体组成)岩石性质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用常规的层与时窗提取属性技术,成功地使储层的几何形态显像。根据几套地层单元,我们描述和绘制了多次试验和选择的直接烃类显示图。测井曲线上的含气砂岩与阻抗的突然下降有关。在此次研究中,根据地震资料,一种多属性分析用来预测纵波(伪声波)。用两种技术去测定统计数字:线性回归和概率神经网络(PNN),(Hampson等,2001年;Leiphart与Hart,2001年)。由于训练PNN在目的层作出较为成功的拟合,所以这两种技术产生了很好的预测结果。在Rayner,Hunt和Gardner方程的基础上产生纵波速度来计算孔隙度。孔隙度数据体的计算结果导致了储集层的孔隙度变化范围的定量估算。
简介:前言霍德油田是挪威地区一系列自垩岩油田(其它还有Valhall、Eldfisk、Edda及Tommeliten油田)中最南端的一个,其构造和地层的发育与沿下伏的斯克鲁比断层的倒转运动密切相关。该油田实际上包括两个独立的背斜构造,即东霍德和西霍德。其位置在阿莫科公司Valhall油田的南部和挪威与丹麦边界的北部(见图1)。虽然西霍德的发现井钻于1974年,且在1977年就证实了在东霍德背斜的顶部有良好的含油白垩岩,但由于评价钻井程序得出的结论是无利可图,令人失望,所以该油田的开发生产一直拖延到1990年才开始。霍德油田开发上使用的是与Valhall
简介:怀俄明希普坎宁密西西比系麦迪逊组白云岩露头的岩石物理资料显示,单个岩组的横向变化可以用三种方法进行标度,包括近随机分量(跃迁效应)、近距离结构和远距离旋回趋势(孔洞效应)。跃迁效应很大,并且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差分别为31%-39%和48%-50%。近距离横向变化反映对比长度为2—5.5m。横向上,远距离周期大约是岩石物理方差的10%,并且相对孔隙度和渗透率而言,其具有的波长分别为9.5m和42.6m(相对log10的渗透率而言,波长为16.8m)。横剖面和平面岩石物理模型以及流线模拟对流体流动的非均质标度效应进行了研究。尽管近距离变化性可以解释大多数岩石物理的非均质性,但远距离旋回趋势对流体流动特征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突破时间和波及效率的变化取决于白云岩储层中横向远距离岩石物理性质变化的大小。当远距离周期分量(孔洞效应)在总的岩石物理变化中从0增加到25%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突破时问和波及效率增加。但是,当横向远距离岩石物理变化增加超过总岩石物理变化25%(例如,从25%到50%)时,因为渗透率的空间连续性较大,就会出现相应的突破时间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当孔洞效应的大小超过岩石物理方差的10%时,应该把横向岩石物理周期性所产生的非均质性综合到白云岩油藏模型中。为了正确地表征和模拟油藏中岩石物性变化的等级,露头模拟对提供白云岩岩组中横向变化的精确定量描述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