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Sincor项目是委内瑞拉国会于1993年授权的战略性协作(与公司协作)项目,其目的是开发和开采委内瑞拉的超重原油,并把这些超重原油改为高品位合成原油以及销售这些合成原油。道达尔/比利时/埃尔夫石油集团公司及其合作伙伴选择了在委内瑞拉进行一项完整的重质原油的改工艺并配制成高品位合成原油,这些合成原油有广泛的销售市场,主要是美国湾岸地区及美州和全球的其它地区。Sincor项目的目的是生产200000bbl/d的超重原油(重度为7.7°-9°API),并把这些超重原油改为180000bbl/d的合成原油(重度32°API,含硫量低于0.1%),该项目的合作期限为35年。冷采方案优先选用了周期性蒸汽注入,其原因是基建投资费用和作业成本都较低,且采用周期性蒸汽注入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从1400m长的水平井段和利用井下泵开采超重原油,采出的超重油用47°API的石脑油进行稀释,以降低粘度并便于输送到位于油田中心集油站北部200km远的海岸附近的重油改处理站进行处理。通过大气蒸馏装置回收稀释剂,并把这些稀释剂输回到油田。实际上,质量改善装置主要由真空残余物的延迟焦化装置和馏分的加氢处理/轻度氢裂化装置组成。该方案正在按合同规定的初始计划和投资预算进行。在2000年10月到质量改善装置投产期间,应当实施一项早期开发项目,生产并销售400000bbl/d超重原油(用20000-25000bbl/d的梅萨原油稀释,不用经过任何改处理)。预计质量改善装置于2001年末开始运转,在2002年早期获得第一批商业性合成原油。技术进步(如3D地震和水平钻井技术)使该项目的成功成为可能。可以预计,在该项目的整个35年内,新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或提高该项目的盈利能力。

  • 标签: 超重原油 改质 稠油 冷采装置
  • 简介:液态烃经过低温氧化(LTO)作用后通常会增大粘度,近30年的文献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正常条件下,LTO作用可以降低重油粘度。Calgary大学的火烧油层系根据油与气的接触,设想了一种两级LTO处理方法。首先是低温处理,然后是高温处理。第一步低温处理是在一些烃类中加入氧气,产生的不稳定键在低于常温时发生断裂。一旦这些自由基形成,那么第二步的高温作用就使化学键断裂,形成短链烃。在现场条件下,该过程的第一步是在低温状态下将空气注入油层,然后开始蒸汽吞吐或蒸汽驱。对阿萨巴斯卡沥青进行了几轮实验,检测了氧气分压、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岩石和盐水的存在对于沥青的影响。在每一轮实验完成后,用气相色谱仪确定气体成分,测定pH值,分析烃类产品中焦碳和沥青的含量、粘度和密度。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粘度降低的情况;这些情况与低氧分压、第二阶段的高温作用和实验时间长等因素有关。本文讨论了实验研究,并对某一给定重油成功降粘的优化条件进行了评价。

  • 标签: 地下改质 重油 低温氧化 注气 蒸汽驱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挪威大大陆边缘一线长2000km区域内分布的上侏罗统富有机碎屑岩的地震成像资料。这些岩石被视为北海和挪威海大部分大油气田的主力烃源岩。我们研究了富有机质地层围限的薄皮重力滑脱构造的典型地震响应。最典型的构造是铲状断层,它们在富有机质地层的上段出现分支并旋转,而在其底部附近则滑脱。这种现象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可见(10,000km^2),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仅限于掀斜地区。断层的走向与沉积物质下倾移动方向垂直,因此断层的走向可用于指示古倾向。我们观察到了几类收缩构造,其埋深最大只有几百米。尽管它们不仅限于富有机页岩,但这些地层围限的构造可能有助于确定盆地中是否存在富有机层段。我们认为,粘土中有机含量的增加会减少渗透率。与压实作用有关的垂向流体流动可能在埋藏早期在渗透性较差的富有机层的底部形成流体超压。这样的超高流体压力层构成了低摩阻拆离面,拆离面上覆沉积层滑动形成了典型的薄皮变形构造。

  • 标签: 有机质含量 变形构造 页岩 滑脱构造 硅质碎屑岩 主力烃源岩
  • 简介:非均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存在两大问题:(1)对于高压气藏而言,岩石弹性能量不可忽略,不考虑岩石弹性能量计算的动态储量相对于考虑岩石弹性能量所计算的动态储量,误差高达30%;(2)储层非均性强,连通程度存在差异导致传统物质平衡法不适应,动态储量难以准确计算。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的地质与动态特征,应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并评价岩石有效压缩系数;划分连通单元,根据连通单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形成了以连通单元的划分为基础,实测压力梯度约束下的流压折算与全生命周期压力历史拟合相结合,全生命周期不稳定试井分析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与异常高压物质平衡法综合应用的非均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及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评价,为非均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非均质性 高压气藏 动态储量 连通单元 井间干扰 外围补给
  • 简介:油气的成本效益和有效生产取决于准确的油藏描述和储层评价,而油藏描述和储层评价取决于所使用的岩石物理模型。涎水浊积砂岩地层的薄层性质使得这种砂-泥层序地层的岩石物理评价愈加困难,尤其是当泥是以分散泥和结构泥或离散层存在时更是如此。为了预测油藏动态,了解储层中的泥分布性质是必要的。采用Thomas-Stieber交会图是一种常用方法,它常与自然伽马和孔隙度资料一起使用来确定泥分布。据我们所知,还没有根据地层各向异性测量值来评价泥分布的方法。层状砂-泥岩地层是用宏观各向异性来描述的。多分量感应仪器和交叉偶极横波声波测井仪能给出地层宏观各向异性的直接测量,提供描述泥分布的其它信息。在本文中,我们从理论上和用实际资料探索由测井资料得出的弹性性质计算出地层的宏观各向异性。我们已经研究出一种模型,它能够正演计算出弹性波速度和各向异性比。弹性波速度和各向异性比是砂岩-孔隙度、层状泥含量和分散泥含量、砂岩骨架弹性性质和泥弹性性质的函数。我们的计算结果清楚地表明:●孔隙度和泥含量对纵、横波速度有不同的影响;●横波速度强烈地依赖于泥岩分布,而具有不同极化度的横波速度上的差异可能与泥分布(层状或分散、结构)有关;●纵波速度对泥分布不敏感;●纵、横波速度比主要受孔隙度和泥含量的控制;这也许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体积控制的关系式解释Castagna的“泥岩-线”成立。我们已经对深水沉积环境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根据这种横波方法能够识别层状泥质地层和分散泥质地层,给出砂岩储层性质评价。各种弹性性质与泥含量(由核测井曲线得到)的交会图证实了层状泥和分散泥的分离类似于经典的T

  • 标签: 各向异性 横波速度 层状泥质砂岩 正演模型 反演模型 泥质含量
  • 简介:俄罗斯采油量和最终采收率稳步下降,这首先与难采储量比例增加而使正在开发的储量结构变差有关。只有大规模采用提高采收率技术,并且这些工艺不仅具有高效性而且尽可能在俄罗斯国产注入剂基础上才可以提高难采储量开发效果。因此,在提高油层采收率工艺中研究怎样利用被俄罗斯国内化学工业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阳离子聚合电解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阳离子聚合电解质 采收率 储量 粘度 原油 注聚合物技术
  • 简介:振幅分析在地震勘探中尤为重要。在地壳地震学中,亮点和流体或者基于成因的熔融特征是振幅研究的依据。通常,反射信号的复杂性随反射层深度增加而加大。原因之一是越向下传播,反射界面地形越复杂;之二是复杂盖层阻止地震波向下传播。而且从震源到反射界面再向上到接收器的传播途中有较大扩展空间。在后一种情况下,地震波“累积”了复杂性,势必有大量能量散失。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散失能量方法,用来估算已知盖层统计参数中所散失的能量。这类信息既可以校正散射造成的振幅损失,还可有效地估算反射系数和AVO走向。

  • 标签: 振幅分析 地震勘探 地壳地震学 反射信号 散失能量 振幅损失
  • 简介:砂岩型铀矿成矿目的层中的渗透率和粘粉含量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研究和地浸开采的主要物性参数。利用综合测井资料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砂岩型铀成矿目的层粘粉含量确定、渗透率计算等物性的非均性研究工作,将定性分析引入定量计算,并在已知地区进行了检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 标签: 综合测井资料 渗透率 粘粉质含量
  • 简介:位于阿拉斯加北斜坡的Kuparuk河油田是北美洲最大的油田之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在它的C砂岩中,该砂岩是浅海相砂岩,具有强烈的生物扰动和复杂的成岩作用特征。菱铁矿的含量变化很大,导致渗透率、孔隙度和毛细作用变化很大。C砂岩中的矿物学、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电缆测井解释是相对简单的,它提供了粘土、菱铁矿和海绿石含量,并说明了岩心的非均匀性。由于孔隙度一渗透率交会图中点的分布极端分散,要计算实际的渗透率曲线是非常困难的。在用测井孔隙度估计渗透率的地方,关键的孔隙度-渗透率转换关系是糟糕的,因为其结果没有再现岩心分析数据中存在的极端分散状态。油藏描述的最新研究,要求重新估价渗透率模型,以便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按比例放大来预测需要的特性,并输入到地质孔隙模型中使用。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预报渗透率的新方法。它以密度测井(RHOB)和岩相为基础,随机选择数据子群的岩心体积密度值。对每隔半英尺的测井深度点,岩心体积密度值是随机重复选择的,多次重复直到滑动时窗内的平均密度值,在标称的0.05g/cc的预置容限内,与RHOB测井曲线匹配为止。然后,把与选择的岩心体积密度值对应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当作为每个深度点选定的最后结果。这个方法复制了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值的统计分布,获得了各半英尺深度点的数值。我们把测量深度转换为SSTVD,并将0.5ft取样间隔按比例放大为1ft和2ft取样间隔。按比例放大的渗透率值与逐井分析的岩心塞得到的kH相匹配,也与从观察许多井的最大流量得到的kH一致。在提供与其他测量的渗透率值匹配情况下,按比例放大的渗透率值也可用在地质孔隙模型上。

  • 标签: Kuparuk河油田 非均质储层 浅海相砂岩 渗透率 电缆测井
  • 简介:本文对伊朗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页岩进行了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镜下研究(岩石评价热裂解,光导-uv显微镜)。研究发现: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至29.4%重量百分比之间(平均为1.2%),表明有机碳含量总体上为较差至适中。Shemshak群下部的上三叠统页岩主要为低氧一缺氧环境下的海相/湖相沉积,TOC平均为0.7%。Shemshak群上部的托尔阶-阿林阶页岩的沉积环境为有氧一低氧的较深海,其TOC值最低,平均为0.3%。Shemshak群不同段层的碳页岩显示了最高的TOC值,平均为14.2%。最高温度(Tmax)值介于439℃至599℃之间,平均为300℃,表明有机在深埋藏和活跃的沉积后构造活动中经历了高温。氢指数(HI)-Tmax关系图显示:表明存在蚀变有机的Ⅳ型干酪根,其HI平均值非常低。孢粉相的特点是,无定形有机占主导地位,它们绝大多数来自于海相-非海相浮游植物的降解。上Shemshak群生烃潜力很低,而下Shemshak群则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重要的有效烃源岩。后者在地质历史上可能在研究区的部分地区(例如,Tazarh地区和Paland地区)生成了数量可观的油气。晚三叠世早期(基梅里造山运动早期)古特提斯海道的封闭,以及随之而来的伊朗板块和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碰撞,导致厚厚的硅碎屑沉积物沉积在构造活跃的隆起前缘(Alavi,1996:Seyed—Emami,2003)。厚厚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广泛分布于伊朗中部、东部和北部(Seyed-Emami,2003)。该群地层厚度最大达4000米,不整合上覆于中一下三叠统Elikah组碳酸盐岩之上,而中侏罗统Dalichai组泥灰岩和灰岩则不整合上覆于Shemshak群之上。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Shemshak群的沉积环境为海相-陆,包括湖相、河流-三角洲-深海相、

  • 标签: 有机质特征 碎屑沉积物 中侏罗统 上三叠统 山脉 伊朗
  • 简介:从分析钻孔中自然电场的形成机理出发,详细论述了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征、形态及其与砂岩中泥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计算砂岩中的泥含量,并用实例进行了论述。为进而研究其孔隙度、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 砂岩 形成机理 孔隙度 渗透性 泥质含量
  • 简介:砂岩电导率的Waxmnn-Stairs和双水模型说明了由孔隙盐水和粘土矿物交换阳离子形成的两个导电通道,而阿尔奇(Archie)方程描述的是不舍泥岩石的电导率特性。这些经验模型在解释均匀储集岩的电测井响应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些模型并不能明确预测与岩石结构、孔隙空间中的流体空间分布、润湿性或粘土矿物分布有关的电导率。为了得到饱和盐水和饱和油气的粒状泥岩石的确切孔隙几何形状,本文通过计算与粘土矿物有关的过剩电导率定量说明了岩石物理、结构和流体因素对泥硅碎屑岩电导率的影响。我们构建几个孔隙级综合模型来代表均匀泥砂岩,这些模型包括压实、胶结和分散粘土矿物分布的构造影响。将孔隙空间中与这些粘土矿物分布有关的阳离子指定为随盐水矿化度变化的有效电导率。两相不混溶流体呈几何形状分布在孔隙空间,与毛细管压力和排替循环一致。Waxman-Stairs地层因子和电阻率指数是由随机步的后期扩散渐近线计算出,随机步被强制在由孔隙水和粘土矿物交换阳离子所形成的导电空间内。本文中研究出的完全明确的孔隙级几何方法可以根据岩石电导率为粘土矿物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粘土矿物的阳离子交换量、流体饱和度和盐水矿化度的函数准确地计算均匀泥砂岩的岩石电导率。我们说明了:过剩电导率中的明显变化是能用含水饱和度、矿化度和粘土矿物分布的实际微扰观察到。

  • 标签: 泥质砂岩 电导率 粘土矿物 单相模拟 两相模拟 模型参数
  • 简介:CO2地封存四维地震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CO2驱油效果.注入CO2过程中,储层中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压力变化导致储层弹性参数及地震响应发生相应变化.从理论上讲,储层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不变的,所以两次四维地震属性相减得到的成像显示,消去了油气藏静态性质(如构造、岩性等),得到的是油气藏的流体动态成像(如压力、饱和度等).本文采用的加拿大Weyburn油田CO2地封存项目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两次三维勘探数据采集时间分别是1999年(Baseline)和2002年(Monitor),CO2封存量为280×104t.首先,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Gassmann方程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计算替换前后其速度和振幅等属性的变化,以此约束实际地震属性的筛选;然后,在对两次观测的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四维地震匹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两次观测地震数据的地震属性筛选与对比分析,利用两次地震属性的差异,识别注入CO2后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最后,以盖层重复性为指标,标定储层,提取储层的不同属性,同时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结果,得到一个能更好表现其流体变化的属性.

  • 标签: CO2地质封存 四维地震检测 属性分析 储层标定
  • 简介:本文通过对粤北地区潜火山作用及其形成潜火山杂岩体特征研究,认为区内燕山晚期的潜火山作用与区内富铀矿的成矿在物源上、空间上、时间上具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下庄岩体西部的竹筒尖地区是今后找矿的重点地区。

  • 标签: 潜火山作用 粤北地区 富铀矿 成矿 花岗质 特征研究
  • 简介:经多种方法综合测试,原称的白土初步确定为富镁粘土,其物理化学性质、地质特征、产出环境与青海湟中的镁粘土较相似。类比证明这种矿产在陶瓷、耐火材料、冶金、涂料、玻璃、橡胶、造纸业、抗菌杀菌、化肥工业等方面均有较广泛的用途。

  • 标签: 镁质粘土 综合分析 矿化特征 用途探讨
  • 简介:尽管有证据说明方位变化衰减是波在裂缝岩石中传播的特性,各向异性物质之间界面处的平面波反射系数的计算一般忽略方位变化衰减的可能性。本文把计算反射系数的方法扩展应用到了具有频率相关性质的物质的情况中,并且研究了用最近得到的理论描述的物质的PP反射系数。在许多例子中频率效应是明显的。在由岩石物理因素控制的频率下出现转向的情况下,当频率增大时,高和低振幅方位能够突然反转90度。

  • 标签: 频率效应 AVO响应 岩石 裂缝 相关方 反射系数
  • 简介:尽管有证据说明方位变化衰减是波在裂缝岩石中传播的特性,各向异性物质之间界面处的平面波反射系数的计算一般忽略方位变化衰减的可能性。本文把计算反射系数的方法扩展应用到了具有频率相关性质的物质的情况中,并且研究了用最近得到的理论描述的物质的PP反射系数。

  • 标签: AVO响应 岩石 裂缝 相关方 频率 反射系数